印度隆重纪念甘地 遇刺60周年骨灰入海 (图)
相关标签: | [甘地] |
解读
非暴力精神促进印度稳定
昨日是印度“圣雄”甘地遇刺身亡6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接受采访时认为,“圣雄”甘地的历史功绩在于为民族解放运动作出贡献,以及对印度人的精神指引。
新京报:“圣雄”甘地在印度民众心中处于何种地位?
马加力:在印度人心中,“圣雄”甘地地位非常高。他被奉为“国父”,是印度民众非常崇敬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民众常常在街头摆放甘地组织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群雕像,这足以证明其地位。印度民众之所以举行各种活动纪念甘地,根本原因在于其精神已深入民心。民众怀念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还在于其对印度人的精神指引。
新京报:时过境迁,甘地当年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精神是否已被印度现代化所抛弃?
马加力:即便在现代社会,甘地倡导的非暴力精神依然有其影响力。与其他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独立的国家不同,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具备非暴力特点。非暴力思想较早植根于印度民众心中,此外,它与印度民众的本能想法非常契合。在印度,信教群众比较多。对于暴力活动,宗教一般采取“不提倡”态度。由此,甘地提倡的非暴力精神、印度社会主流思想以及印度宗教教义,三者吻合。这就决定了甘地精神仍有“市场”。
新京报:既然非暴力精神深入民心,这是否意味着印度社会发展会顺利一点?
马加力:发展就会面临问题,印度社会同样难以避免,它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现象,生产关系、所有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依然保持相对和谐稳定,没有因为不合理现象的存在,造成社会、政局动荡,改革与发展相对平稳。这些均与非暴力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时,理应倡导公平,反对暴力。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