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老部下回忆当年看守蒋介石(图)
2009年07月02日 10:03《文史天地》2006年第4期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生平第一次见到周恩来

西安事变期间,那天正赶上王志屏执勤,来了一辆小轿车,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精神饱满,两眼炯炯有神。另一个全副武装腰挎短枪,手拿公文包,像是随从副官。穿长袍的走上前递给王志屏一张名片,王志屏接过一看,才知道是周恩来先生,平时他只知道周恩来的大名,从没有见过面,没想到周恩来就站在自己面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王志屏连忙将名片交给升娃(杨虎城的勤务兵杨鸿升),杨虎城亲自出来迎接周恩来。

那是王志屏第一次也是这辈子仅有一次见到周恩来,终身难忘。

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和共产党三位一体与蒋介石进行了“艰苦”斗争,最后达成共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后来,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没有想到,蒋介石自食其言,将张学良将军扣押了起来。

1937年6月,杨虎城被逼以“欧美考察军事专员”名义出国考察,十七路军被缩编为三十八军,王志屏所在的卫士队归入三十八军卫士连,王志屏被调回教导营扩编后的教导团工作。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志屏随部队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至1940年在山西中条山参加了六六战役、四一七战役。期间,参加了军队在中条山娘娘庙开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干训班。干训班结束后,又于1941年至1943年参加了邙山战役。1943年又先后参与了马鞍山、官道口、卢氏县的抗日作战。在卢氏县期间,又被编回三十八军一七七师五二九团一营三连,历任副连长、连长和副营长等职。

日军投降后,王志屏所在部队从卢氏县东进,先后接收了洛阳、郑州、开封,并奉命驻扎在开封南关红阳楼,保卫接收后的日军陆军医院。在接收日军投降时,日军陆军总医院的军医毛山大尉,将一只日本酒壶赠送给王志屏作纪念。现在这只酒壶还保存完好,壶身高约20公分,上半部为一层深咖啡色釉,下半部为月白色。壶身上还有一个戴皇冠的头像,头像两边和下边是几行字母。

1949年底,报纸上登载了杨虎城将军和家人遇害的消息,王志屏闻知噩耗,感觉头重脚轻几近晕倒。新中国成立后,王志屏回陕西老家务农,后又迁至河南郑州。

2005年8月20日,已91岁的王志屏老人和儿子王荣生一同来到西安,拜见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英,杨拯英今年71岁,现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杨拯英说,当年父亲的勤务兵杨鸿升(升娃)如今还健在。王志屏听后非常高兴,有生之年,他一定要见一见升娃,共同回味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梧槐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