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温纳瑞斯第三次回美国探亲,然而在美国仅仅待了不到半年他就返回了中国。也曾经有人问温纳瑞斯:“美国经济那么发达,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到美国去,你怎么没有选择在美国安度晚年呢?”温纳瑞斯深有感慨地说:“美国是个只认‘钱’的国家,人情味淡薄,有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当悲惨。我在中国有妻子儿女,有外孙女,还有那么多关心过我、照顾过我的好朋友,我生活得很好,我为什么要回去呢?至于回国探亲也是应该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再不回去看看不行了。亲戚朋友一个个都没有了。中国有句话叫‘叶落归根’,我的根在中国,我要死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我的骨灰将来要洒在黄河里……”
温纳瑞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比尼克松总统早20年到中国,我比尼克松更荣耀!现在中美建交了,我和所有的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都很高兴,伟大的中美两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携起手来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未了的心愿
在中国度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使得温纳瑞斯这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在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他喜欢喝“老白干”,喜欢抽济南当地产的“大鸡”牌香烟,喜欢喝茉莉花茶,每天吃的主食也是米饭和馒头,很少吃黄油面包。
温纳瑞斯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0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期间,学习的主课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列主义理论等课程。大学毕业后,他又多次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的书籍,他的书桌上摆放着翻旧了的《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周恩来选集》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书籍,他还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对中国各种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熟稔,让记者觉得他可以去做一名教社会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授,而忘了他是一名美国人。
2001年8月,在《齐鲁晚报》任记者的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偶然听说了温纳瑞斯的经历,于是让朋友带我找到了温纳瑞斯,对他进入了深入采访,写成了长篇通讯《一位选择了中国的美国老兵》,发表在了2001年8月24日的《齐鲁晚报》上,我在文章中提到了温纳瑞斯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篇报道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重视,当即在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组织部门研究温纳瑞斯的入党问题。山东省委组织部的两位领导同志随后和我一起来到温纳瑞斯家中,对温纳瑞斯入党问题进行考察。由于温纳瑞斯当时仍是美国国籍,而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加入中国国籍,有关部门认为温纳瑞斯保留美国国籍对国家和社会更有利,温纳瑞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愿望没能实现。随后,我又写出了报道《一个美国老兵的追求》,刊登在了2001年8月30日的《齐鲁晚报》上。
多次接触后,温纳瑞斯和我结成了忘年交,他和我一起喝茉莉花茶、喝老白干酒,抽济南产的“大鸡”牌香烟,他直呼我的名字“康鹏”,我也毫不客气地喊他“老温”。我还先后以《一位美军战俘在中国50年的传奇人生》等为题,写出报道刊发在《检察日报》《中华新闻报》《当代生活报》《金剑》《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多家报刊杂志上。由于当时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前夕,作为唯一一名仍生活在中国的原美军战俘,我的有关温纳瑞斯的报道也因此引起海外不少媒体的关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多家通讯社和电视台也纷纷对温纳瑞斯进行了专访。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有关领导也将此作为重点选题,准备将温纳瑞斯的经历整理成一本纪实图书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献礼。随后,该出版社的两位编辑找到我,确定由我执笔把温纳瑞斯的传奇经历写成一部书,然而却遭到了温纳瑞斯的婉拒。原来,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编导在采访温纳瑞斯时,曾向温纳瑞斯提出把他的经历整理成书的想法,温纳瑞斯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既然答应了别人,我再答应你们,那不就成言而无信了吗?”他表示,“除非那位编导不准备为我出书了,我才能答应你们。”
在温纳瑞斯去世后,他的妻子白锡荣找到我,说中央电视台的那位编导因病一直没能对温纳瑞斯进行采访,出书的事也就没影儿了,希望我能整理一下老温留下的资料,看看能不能写成一本书以作留念。然而温纳瑞斯已逝,离开了他这位当事人,仅凭着他留下的一些有关他的新闻报道和零星资料,想出一本纪实书籍实在是不太可能,只能作罢了。
温纳瑞斯的去世非常突然。2004年,温纳瑞斯的家人在和我电话中聊天时,提起“老温”因腿病住进了医院。几天后,我突闻噩耗:身体一向很好的老温在吃过饭后还和家人、护士有说有笑,突然间却呼吸急促,经抢救无效去世。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一下子愣住了,我原准备去医院看望他的,可还未没来得及老温就已去世,这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康鹏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