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超车甩掉特务 徐贵轩陪程潜智斗白崇禧(图)
2009年06月23日 08:59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新闻背后】

程潜的衣服,老人保存了41年

程潜留给他的那件衣服,徐贵轩老人已经整整保存了41年。

6月10日,记者去探望徐贵轩老人,老人家让女儿小心地从柜子里捧出这件衣服。是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整整齐齐地叠着,被一条枣红色的大围巾包着。衣服和围巾都带着历史的气息。

“这件衣服,是1968年颂公的夫人托人带回长沙送给我的,讲要留给我穿,也算个纪念。”老人家的手轻轻抚摸着这件衣服:“我穿过几回就没有穿哒,舍不得穿嘞,每次我崽女搬家,我总是自己拎着,不让别人碰,夏天也会拿出来晒下。”

“这件衣服领子,送过来的时候就是磨损的,他穿了很多年。在那个时候的国民党高官里,颂公算是很朴素很简朴的。”老人家告诉记者。

老人家说,现在每次见到这件衣服,总会想起颂公。“他去世的时候,我没钱买车票到北京去看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是我心里的一个最大遗憾。”

在跟随程潜的20多年里,徐贵轩用他的机警和忠诚,尤其是在长沙和平起义中做出的默默贡献,为他赢得了程潜的高度信任,“长沙和平起义之后,上头好几次要调我走,颂公总是不同意,他讲,徐贵轩跟我咯多年,一来他做事蛮有分寸,二是他家里有咯多小孩,婆婆子又身体不好,他还是呆在长沙照顾他们好些。”

长沙和平起义后,程潜离开长沙前往北京工作,就把长沙家里的钥匙交给徐贵轩看管。程潜一家人很喜欢吃橘子,每年他长沙家中橘子树结果的时候,徐贵轩就会把橘子摘下来,给他们一家人寄上几箩筐。程潜的女儿程瑜,如今远在大洋彼岸,却至今难忘徐贵轩曾寄给他们的、带着浓浓乡情的长沙橘子。

【记者手记】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

徐老爷子并不是第一次走进媒体的视线。

作为为数不多的长沙和平起义的重要见证人,嗅觉敏锐的媒体总会找到他那儿去。但是,徐老爷子以前总是摆手,说:“噢,这事我不记得了。我不知道。”经历过某个年代的人,内心深处总是对外界保持着一种小心和谨慎。这是我们爷爷辈特有的某种生活态度。

这一次,徐老爷子愿意接受采访,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程潜女儿程瑜的牵线搭桥。程瑜,是他敬重的颂公生前最疼爱的女儿。另外,我也跟老爷子说,我不想以记者身份去看您,我就想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去听您讲讲过去的事情,您平时怎么跟您的儿孙讲述的,您就怎么跟我讲讲吧。老爷子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来访。

于是,在城北一所干净整齐的居室里,88岁的老人,眼睛清澈,思维清晰,他缓缓的讲述,就像一杯泡到恰到好处的黑茶。

我静静聆听,认真记录,心里荡漾着幸福。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尤其是像徐贵轩这样有着特殊经历的老人。跟他聊天,你不知道何时才会翻到最后一页,每一页都是精彩,每一页都让你不忍跳过。他的笑声里藏着故事,眼神中装着天涯,偶尔的一声叹息,更是那怀旧的九曲长廊。

稿子写好后,我送过去,请老爷子核实里面的年份、人名。老爷子拿到稿子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为了不耽误我的交稿时间,老爷子拿了个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反反复复地阅读,核实里面的细节。老爷子弓着背趴在桌子上的背影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撰文 首席记者 谭琳静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