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江 韩凤祥
1861年1月,清朝咸丰皇帝批准设立总理衙门,派恭亲王奕-等管理衙门事务。同年3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东堂子胡同成立。总理衙门下设立“同文馆”,设在总理署衙院内东部,称东所。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年间开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最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直属总理事务衙门。同文馆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起初课程只设英文,后来陆续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到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同文馆还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
清朝政府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坚持学习西方,开始兴办“洋务”和“西学”。清王朝为巩固统治政权,听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们的主张,在教育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举办学习“西文”和“西艺”的近代学校。
清政府举办京师同文馆的目的,是培养满族翻译人才,以便在与外国人办外交时“不受人欺蒙”。当时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外交条款规定:中外交涉条约均用英文书写,只在三年内可附用中文。并规定: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为正义。因此,开办京师同文馆有着极强的“急用现学”目的。
开始时京师同文馆只设英语,后来逐渐增加了俄、日、法、德等语言。四年后,京师同文馆开办科学馆,学习科目增加了算学、天文、化学、物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学等,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学生修业年限为八年,计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二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由此看出同文馆最初几年偏重外语,后几年增加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每月有月考,三个月有季考,年末有岁考,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考试优等的保升官阶,次等的留馆继续学习,劣等的开除出馆。由于考试严格,学生淘汰率很高。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开始时只有学生10人,均为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后来逐渐增加到120人左右。学生入学资格要求颇高,须是有科名,如举人、贡生或由此出身的五品以下年龄30岁以下京外官员才能入学。学生不但公费,膳食、书籍、笔墨纸张等均由馆内供给,每月还发给薪水银10两,考试优等者另有奖赏。到后来学生的年龄限制也有所放宽,有的学生已是抱上孙子的爷爷了。
京师同文馆的开办,在京城保守的士大夫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京城一时间谣言四起,前门大街当时贴出了这样的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未同而言,斯文将丧。”“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还有以俚语笑骂同文馆是“胡胡闹闹,叫人都从了天主教”。至于大臣上奏反对设同文馆者更是不可胜数,以至于朝廷选派校长竟没人愿去。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紧随其后,外国传教士在广州、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纷纷开始设立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示范。1902年近代学制颁布后,京师同文馆并入了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这是北京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教士丁韪良对同文馆的总结。
(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对外经贸卷·海关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赵振江 韩凤祥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