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新婚之夜第一次醉酒(图)
2008年03月06日 15:31党史博览 】 【打印
相关标签: [周恩来]

周恩来的第二次醉酒,是在1954年初出席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之前,在莫斯科发生的。

周恩来1月1日到莫斯科,为日内瓦会议作准备,同苏联协商有关事项,统一会议上的步调。经过会谈,双方达成一致看法后,由苏联同志草拟具体方案,由总理回国向中央汇报协商情况。临行前的晚上,为庆祝会谈胜利结束,苏联以赫鲁晓夫的名义设宴招待周恩来总理。

赫鲁晓夫起来讲话了。话很简短,几句便开始敬酒,那些苏联领导人也都跟着起立举杯。苏联人的热情豪爽是没得比的。中国人敬酒,一般是谁敬谁喝;苏联人则不然,赫鲁晓夫敬酒,咕咚一口干杯,那些跟着举杯的主人,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等人都实实在在地"咕咚"干杯,我们的总理便也不能不"咕咚"了。

外交礼节,人家敬了酒,你就不能不回敬。所以总理也得讲几句,也得回敬,眨眼工夫,又响起一片"咕咚"声。

周恩来神采飞扬,脸上红光流溢,反应敏捷,思路仍然清晰。他幽默地将酒杯上下颠一颠,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的:中国、朝鲜、越南一起出席这次国际会议,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就是一种胜利。"

周恩来没有马上干杯,举着酒杯进一步说:"这次会议如果能解决某些问题就会有更大的收效。我们是想经过努力,解决一些问题的。"他的讲话又赢来一片喝彩声,紧接着是更热烈的敬酒、干杯、拥抱......

这时周恩来的脸色已经不再是红光流溢,而是悄悄地转向了苍白。可是敬酒还没完,继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之后,莫洛托夫又向总理举杯:"这次日内瓦会议,我们俩将并肩战斗。为我们的友谊合作,干杯。"

周恩来虽然脸色有变,风度却依旧,点头微笑,贴近莫洛托夫说:"我们的友谊很久了。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我来参加了。那次我见到了你,你还对我们代表们讲了话。你是老大哥,我们要向你们学习。日内瓦,中国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还是第一次,缺少国际斗争的知识和经验,还要继续向你们学习......来,为我们共同奋斗干杯!"

这时,宴会厅已经乱了。那时中苏友谊亲密无间,无须更多的注意,主人客人完全融为一体,苏联人自己跟自己也互相干杯,多数人都离开了席位,互相转着敬酒、聊天,谈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李维汉从法国回来时,周恩来还托他给邓颖超带来一封"情书"。于是,邓颖超被感动了,回了一封恳切的信,对周恩来的求爱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们的恋爱关系就这样在通信中确定了。1924年,周恩来归国,1925年,党组织把邓颖超由天津调往广州,此时他们已经有5年未见面。

现在见面了,结婚了,周恩来的高兴喜悦之情自不必言;高兴而喝多了,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新婚之夜大醉,又不让蔡大姐走,这不能不算失态。在这点上,邓颖超同周恩来有点矛盾是正常的,喝酒,特别是喝大酒,确实容易伤身。邓颖超从身边中央领导同志的情况得出一个结论:喝大酒比嗜好抽烟还要伤身。

周恩来的第二次醉酒,是在1954年初出席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之前,在莫斯科发生的。

周恩来1月1日到莫斯科,为日内瓦会议作准备,同苏联协商有关事项,统一会议上的步调。经过会谈,双方达成一致看法后,由苏联同志草拟具体方案,由总理回国向中央汇报协商情况。临行前的晚上,为庆祝会谈胜利结束,苏联以赫鲁晓夫的名义设宴招待周恩来总理。

赫鲁晓夫起来讲话了。话很简短,几句便开始敬酒,那些苏联领导人也都跟着起立举杯。苏联人的热情豪爽是没得比的。中国人敬酒,一般是谁敬谁喝;苏联人则不然,赫鲁晓夫敬酒,咕咚一口干杯,那些跟着举杯的主人,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等人都实实在在地"咕咚"干杯,我们的总理便也不能不"咕咚"了。

外交礼节,人家敬了酒,你就不能不回敬。所以总理也得讲几句,也得回敬,眨眼工夫,又响起一片"咕咚"声。

周恩来神采飞扬,脸上红光流溢,反应敏捷,思路仍然清晰。他幽默地将酒杯上下颠一颠,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的:中国、朝鲜、越南一起出席这次国际会议,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就是一种胜利。"

周恩来没有马上干杯,举着酒杯进一步说:"这次会议如果能解决某些问题就会有更大的收效。我们是想经过努力,解决一些问题的。"他的讲话又赢来一片喝彩声,紧接着是更热烈的敬酒、干杯、拥抱......

这时周恩来的脸色已经不再是红光流溢,而是悄悄地转向了苍白。可是敬酒还没完,继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之后,莫洛托夫又向总理举杯:"这次日内瓦会议,我们俩将并肩战斗。为我们的友谊合作,干杯。"

周恩来虽然脸色有变,风度却依旧,点头微笑,贴近莫洛托夫说:"我们的友谊很久了。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我来参加了。那次我见到了你,你还对我们代表们讲了话。你是老大哥,我们要向你们学习。日内瓦,中国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还是第一次,缺少国际斗争的知识和经验,还要继续向你们学习......来,为我们共同奋斗干杯!"

这时,宴会厅已经乱了。那时中苏友谊亲密无间,无须更多的注意,主人客人完全融为一体,苏联人自己跟自己也互相干杯,多数人都离开了席位,互相转着敬酒、聊天,谈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