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余晖
4月14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长胡衡华,一同前往“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在指挥大厅,袁家军主持召开现场调度会,随机抽查相关工作情况。
袁家军还认真观摩实战演练,并逐一点评。他提到,当前,数字重庆建设已进入加快形成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
他还提到,聚焦城市治理最现实、最紧迫、最急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突出多跨协同,强化实战实效,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全面跃升,不断增强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能力。
几个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超大城市治理。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2024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3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7%,这也是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三分之二。
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展,城市结构的日趋复杂,也给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200万常住人口,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对于超大城市来说,人口聚集、资源集中,有利于产业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传统条块分割、靠人盯守、事后应急的治理方式,越来越难以应对。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第二,数字化。
重庆探索的抓手就是“数字化赋能”。
2023年4月25日,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自此拉开了数字重庆建设的大幕。担任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是袁家军、胡衡华。
什么是数字重庆建设?
数字重庆建设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加快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整体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重庆设定的目标是——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
按照重庆的部署,要建设“1361”整体构架,具体指的是:
其中的“3”,指的是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市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区县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镇街基层治理中心。
第三,主轴。
这几年来,数字重庆建设持续加速。
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重庆数字赋能指数,已达到87.6%,位居西部第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赛迪顾问”,发布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榜”和“活力榜”,重庆分列“前十”和“前三”。
当前,重庆正锚定“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能力。
在今年1月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上,袁家军说,“重点领域基本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他还提到,进一步深化理解三级治理中心是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的“主轴”,着重抓好数据归集共享、应用上线、应用贯通、应用实战,推动实现三级治理中心生成、传递、转化、检验数字重庆基本能力。
袁家军、胡衡华此次前往的,就是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据央视此前介绍,中心包括1个市级中心、41个区县(开发区)中心、1031个镇街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基层治理体系整体重构。
市、区县、镇街三级高效联动,大幅提高了城市运行和治理效率。例如,依托三级治理中心高效的预案设计,渣土车冒装违规事件的办理时效,从以前“按周计”提升为“按小时计”,事件处置率从20%提升到90%。
第四,观摩实战演练。
在指挥大厅,袁家军主持召开现场调度会,随机抽查相关工作情况。
会议实时联线巫山县、渝中区、永川区、合川区等区县治理中心,开展危岩地灾处置、高楼消防、森林灭火、防汛抢险等实战演练。
江北区、市公安局分别就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和“全民反诈”应用作交流发言。
袁家军认真观摩实战演练,听取发言,并逐一点评、提出工作要求。
他说,要聚焦解决制约城市安全、平安稳定、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发挥三级治理中心主轴作用,坚持边建边用边完善,加快构建三级贯通、五级联动、多跨协同、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推动基本能力全面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