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天前,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在阿拉木图举行,金华6家企业与哈方签约,总金额超3.44亿美元。
024月12-13日,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在金华举行,600余位国内外嘉宾共探数智化赋能产业带出海新路径,56家浙企现场发布153个新品。
03金华是全国电动工具生产和外贸出口重要基地,2024年实现规上产值573亿元,产业链总产值达800多亿元,约占全国1/3、全球17%,出口比重达90%以上。
04浙江省商务厅巡视员梁志良表示,政府将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并大力支持“港廊链”创新出海模式,希望未来可上升为战略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
05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分享金华产业带依托数智化实现跨境突围经验,其自有品牌CROWN在“一带一路”30多国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脉链数字化平台全球已有15个区域服务中心,50多个售后网点,以及3.5万家终端门店。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9天前,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市举行。其间,浙江金华6家企业与哈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超3.44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KRIN集团董事长Rustam
9天后,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的舞台上,哈萨克斯坦KRIN集团董事长Rustam身姿挺拔,详细介绍着哈萨克斯坦的市场特点及需求。他言辞恳切地说,中哈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KRIN集团将全力以赴,为中国企业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满足中国企业的各类需求,携手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现场
4月12-13日,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在浙江金华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沙特、智利、德国、孟加拉、印尼等各国产业生态伙伴代表,以及国内知名跨境平台、产业带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各界嘉宾等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化赋能产业带出海的新路径。
海外客商代表
56家浙企现场发布153个新品
全球每10把电动工具中有5把烙刻着“中国金华”的印记。金华,作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凭借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正迎来出口高质量增长的加速期。
金华是全国电动工具生产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从1974年全国第一台角向磨光机诞生,到现在全市有电动工具规上企业465家,2024年实现规上产值573亿元,产业链总产值达800多亿元,约占全国1/3、全球17%;拥有整机产品200余种、零配件2000余种,产业链本地配套率70%以上,出口比重达90%以上,涉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数智化成为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产业带正从“性价比优势”向“数智化供应链+品牌创新”升级,而跨境电商平台、数字化服务商与产业带的深度协同,是突破传统贸易壁垒的关键。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理事长刘建华分享了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巨无霸”企业在逐步形成,电动工具的智能化的和广义化加速发展,行业外知名品牌正挺进电动工业行业等九大新变化。“与其卷价格讨好世界,不如打磨自身品牌价值。”刘建华认为,当下行业国际市场存在知识产产权、准化建设、知名品牌偏弱等问题,但提升品牌竞争力才是关键。
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梁志良也表示,政府将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并将大力支持 “港廊链”创新出海模式的探索。希望未来这种新的出海模式可上升为战略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创新发展。
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分享了金华产业带依托数智化实现跨境突围的实践经验。他表示,中国独有的供应链优势为产业带企业出海至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新机遇。商家借助产业带公共品牌抱团出海,形成透明、共享、共商、共建、共赢的出海新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下午的产业集群品牌发布会上,铭普工贸、泰福泵业等56家浙企,发布了153个新品。
今天,仍然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第一天
“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化波澜壮阔旅程的第一天。”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业务拓展及区域管理负责人杨钧掷地有声地说。这是他基于多年行业深耕,对中国品牌出海蕴藏的巨大潜力满怀信心的直观表露。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杨钧
中国拥有联合国所有产业的全部工业门类,40%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各地产业带是支撑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硬件。在杨钧看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机遇源源不断地涌现,正为中国品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铺就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道路。
过去9年,杨钧借助亚马逊全球开店工作的契机,见证了中国跨境电商从外贸发展的新业态,逐步演变为如今的新常态,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而金华在这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者。2024年,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业务稳健前行。销售额超百万美金的中国卖家实现了55%的增长,销售额超千万美金的卖家更是增长了60%。在跨境电商的赛道上,金字塔结构中的塔基不断拓宽,塔尖和腰部企业也在茁壮成长,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全球站点售出的商品件数同比增长超20%。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彰显着中国卖家在全球电商市场的强劲实力。
三分天下,中国品牌当占几成?
“全球市场像是一块待分割的蛋糕,未来十年,中国品牌将在这场切分中斩获更大份额。”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预测。他对中国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让产业带里的所有工厂都有了走向国际化的机会”是他的目标,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情。
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分享金华产业带依托数智化实现跨境突围的实践经验
据了解,脉链前身是1983年成立于浙江省永康市的皇冠电动工具,以OEM、ODM业务起家,深耕电动工具行业30多年。其自有品牌CROWN(皇冠)已在“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2018年,皇冠正式改名脉链,转型服务商,通过将自有品牌CROWN(皇冠)开放共享,探索产业集群品牌出海模式。截至目前,脉链数字化平台在全球已有15个区域服务中心,50多个售后网点,以及3.5万家终端门店。
“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中国制造业拥有很多天然优势。”徐伟强说,在未来发展中脉链将持续打磨“廊”的建设,复制成功的“港”模式,加强“链”的共建,为更多中国产业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与范例。
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秘书长赵勇分析指出,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都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流程不顺畅以及成本高等痛点。脉链搭建数字化平台,为各行业供应链量身打造了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这意味着,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要涉及于供应链管理范畴,都能从脉链的成功实践中借鉴经验,提升自身整体运营效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下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