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1日讯(通讯员 杨怡 记者 汪雨晨)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浙江“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通过全产业链打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将建成单条产值超十亿元、超百亿元的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分别达到135条和12条,全产业链产值增长3.5%以上、达到3300亿元;到2027年底,建成单条产值超十亿元、超百亿元的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分别达到150条和20条、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方案》提出,要坚持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形成“产”的链条、提升“富”的成色,加快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集群成链、业态类型丰富、优质优价凸显、利益联结紧密的“土特产”培育发展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聚焦产业提级,强化省市域协同,形成“一县一业一方案”,构建链群融合新格局;聚焦品质提升,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品种保护利用,推广绿色高效的生产养殖模式,完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推动产品供给新增长;聚焦加工提标,结合实际优化农产品加工布局,加快构建初级产品品质评价体系,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改力度,加速创造产业增值新动能。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此外,《方案》明确,要聚焦流通提速,夯实冷链物流基础,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仓储物流中心,开拓国内外市场渠道,全面拓展市场配置新空间;聚焦品牌提能,实施浙江名优“土特产”品牌IP建设等行动,打造特色品牌矩阵,打响“浙农优产 百县千品”名优“土特产”宣传推介品牌,培育“土特产+乡村文化”“土特产+特色餐饮”等新业态新形式,引领消费升级新需求;聚焦联农提效,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模式链条拉动,进一步优化平台赋能联动,推进乡村经营,统筹片区组团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及新业态创造,全方位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径。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