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科技玩转春耕,“新”丰景更唤“新食尚”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站内

【地评线】飞天网评:科技玩转春耕,“新”丰景更唤“新食尚”

无人机植保、“指尖”智能巡田、农业“外卖”服务、智慧育秧……春天里的时代乡村,处处洋溢科技创新赋能的腾腾热气,一派“科技春耕图”景象生机勃勃,见证了活力澎湃的乡村原野,必将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粮食增产稳产注入强劲动力,昭示端牢大国饭碗的信心与底气。所见,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新时代乡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粮食安全与大国饭碗吃下了“定心丸”,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新”丰景更唤“新食尚”,“舌尖上的浪费”永不可行。从科技玩转春耕的图景,观照时代中国万千气象是立体、层次、饱满、全面的,更读懂和预见丰收中国的喜悦场面就在前方。由此,让不少人滋生奢靡浪费的心理,自认为丰收中国有科技创新的加持,浪费一点“小小意思”、图个喜庆“无可厚非”,诸如盛宴变“剩宴”、仪式性浪费、“套餐”式浪费等问题现象,加重了社会不良风气传播,更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极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掣肘与隐患。故此,“新”丰景更须“新食尚”,共同托举粮食安全的坚实堤坝。

科技赋能藏粮于技,更应节约粮食藏粮于“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节约意识和道德约束是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精神动力。事实上,诸如“年年有余”的仪式与心理,让浪费有了理所当然的“借口”;再如,打包羞耻感,让浪费成为潜意识的“托辞”。近年来,尽管国家从立法、监督、宣传等各方面发力,但还是未能完全杜绝餐桌浪费的现象,一方面折射铺张浪费之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须久久为功、紧盯不放;另一方面暴露出理念里的浪费更须蠲除,切实让勤俭节约烙印成集体共同的价值底座。

掀起时代“新食尚”,让每一滴汗水都不被辜负,人人都是节约粮食的第一责任人。一滴汗水凝结一粒粮食,科技创新引领“新”丰景,背后包涵无数科研专家与农民群众的汗水与辛劳,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理应成为社会共识与自觉行动。故此,从商家、服务员,到市场监管部门,再到家庭和个人等等,都应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融入到工作职责中来,比如少一些道德绑架式的推介与宣传,摒弃加重公众浪费心理的“暗示”;再如,让“打包”“光盘”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少些“光盘可耻”“打包难为情”等心理负担等等,众人划桨行大船,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筑牢钢铁防线。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一粒粮食虽小,14亿粒粮食却重若千钧。时代滚滚前行,劳动精神与勤勉创造的价值不容被吞噬,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理念,与科技赋能加持形成互动,真正让丰收中国的底气更强、信心更足。从春天里出发,由田野上点燃,守护“科技春耕图”,更须时代“新食尚”生长出触角,共同珍惜每一粒中国粮,把中国碗端得更牢。(段官敬)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