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4月4日电 (记者李发兴)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云南省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4个类别,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各类县(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农业强县
宾川、勐海、澜沧等34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气候适宜、特色农业优势突出的县,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
云南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核心指标,将全省34个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划分为农业优势县、农业强基县两类。其中,农业优势县20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0亿元及以上。这类县已形成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具备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基础,其核心任务是进一步做强主导产业,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农业强基县14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低于50亿元。这类县产业潜力尚未完全释放,重点任务是挖掘特色资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加速提升农业发展实力。
针对两类县域的独特性,云南制定了精准的赋能措施。“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形成优势县引领突破、强基县蓄能赶超的发展格局,全面激活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动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侯斌介绍。
农业优势县主要聚焦“强链提质”,为符合条件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提供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业实际资产性投资,若满足条件,将给予一次性的奖励与补助。此外,还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积极助力高标准农田的新建与改造。
农业强基县突出“筑基培育”,对于符合条件的提升农业规模化程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的扶持。结合县域财政的实际情况,支持强基县申报中央资金,新建与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此外,还鼓励开展涉农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的技能提升与增收工作等。
——培育工业大县
安宁、楚雄、砚山等38个有资源支撑、工业基础较好、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工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贵辉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实实在在地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已成立包保服务工作组,将与州(市)县(市、区)高效联动,当好智囊、参谋、推手和帮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上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责共担。
同时,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做到产业发展协同而不内卷。省级层面,将重点推动以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以铟铂锗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以磷锂资源优势为主的新能源电池、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以智能装备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5个具有云南标识度的特色优势产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布局图,招商引资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发展优势清单、要素保障清单、政策支持清单,着力研究清楚县区到底需要什么、优势是什么、推动企业投资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再进行“上门招、精准招、有效招”。
另外,还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搭平台、帮企业、促发展”为主题,为各地搭建好平台,通过举办“政银企融资服务对接活动”“云南制造工业产品供需对接活动”等,实实在在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链生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文旅名县
大理、景洪、腾冲等28个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文旅资源丰富的县(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创新旅游业态、宣传推广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旅游是云南的“金字招牌”,也是惠民大产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丽娜说,在培育文旅名县工作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五个重点,把文旅名县培育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体验场景。
守红线促开发,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对文旅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补短板强基础,实施“景区强基焕新计划”和“小城计划”,提升改造一批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批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抓融合强创新,持续做强旅居云南、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研学旅游等业态,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构建多元共生的文旅产业生态。精管理提品质,开展县域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树品牌强宣推,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精心打造“一县一IP”,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的文旅宣传推广。
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并将于近期发布,计划通过打造旅居示范项目、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实施景区门票优惠、开行旅游列车和主题航班、推出信贷优惠产品等措施,深挖文旅消费潜力,这些配套措施将向文旅名县倾斜。
——培育口岸强县
瑞丽、勐腊、河口等12个区位优势明显、布局有口岸或重点通道、具有较好的对外交往基础,边境贸易活跃的边境县(市),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发展落地加工产业、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
培育口岸强县是云南省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俊介绍,口岸强县的重点任务是发展落地加工、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
省商务厅将坚持“小切口”谋突破,把优化口岸贸易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与企业需求、行业特点、地方禀赋有效衔接起来,创新推出强口岸贸易的政策举措。
在发展落地加工方面,制定出台云南省《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落地加工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实施对落地加工企业厂房建设、改造、租用、设备购置、国内段物流费用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培育本地企业开展落地加工,吸引外地企业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在云南“单一窗口”上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管理等特色应用。
在提升通关效能方面,坚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改造同步推进。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实施“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铁路快通”等便利化措施,对五类矿产品和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对边民互市进口落地加工企业的商品实施“直通式”通关。
在增强市场活力方面,加强对边民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规范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推动边民参与进口、运输、装卸、经营、加工各环节,推动边民合作社与落地加工企业构建稳定的供货关系,培育边民职业经理人,推动“边民变电商”“边民变达人”。引导商业银行为边民提供交易资金贷款服务,实施对边民贷款的贴息政策。创新“边民互市+合作社(互助组)+落地加工企业”等多种发展模式。推广“多地备案、多区交易”的改革试点,加强经验交流和宣传推介,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