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天眼”巡空、“梦想”扬帆……一项项“中国创新”如浪花般奔涌,每每令世人惊叹。科技创新的每一步,不仅是中国科研事业上的进步,更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竞争力增强的体现,能够更好地赢得历史主动。新时代新征程,要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需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增强科技人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面对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增强科技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方能让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逐渐变成现实。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强国的“主力军”,要立足国家发展的大局,锚定自己的责任坐标,掌握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方能把握历史主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科技人才“锐意创新”的进取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支撑,要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就需要发挥高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引导、支持科技人才创新,不断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增强进取心,方能在自己的行业领域不断向上攀登,成为科技创新的“尖子生”,更好地实现科技攻“尖”、产业向“新”、生态更“优”,添力高质量发展。
增强科技人才“久久为功”的韧劲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科技创新中推动事业的发展,既要科技人才敢当“弄潮儿”,也要看到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沉得下身、定得住心,保持韧劲儿。文章指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科技人才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肯下苦功夫,静心笃志攻克科学难题,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展现青年风采。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要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