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8:04:46新华社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历史,滚滚向前。
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玉珍奶奶的肖像(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在西藏山南市桑耶镇一栋整洁的藏式民居外
年过90的玉珍老人坐在石阶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
街道上车来车往,孩子们嬉戏打闹
这个场景
对历经世纪风雨的玉珍老人而言
曾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旧西藏
身为农奴的玉珍居无定所
冬夜寒风呜咽
一家人蜷缩在发霉的毯子里
虱子横生的破毯子是全家唯一的御寒物
“农奴主说我们天生就该像牦牛一样劳作。”
年少的玉珍靠给领主纺羊毛线换取糌粑
“纺锤从早转到晚,只为换一捧糌粑。”
玉珍奶奶的身份证(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农奴主催债的皮鞭声在风雪中回响
在感受不到温暖的日子里
父母因为没钱治病,先后离世
那是玉珍最痛彻心扉的记忆
玉珍奶奶和孙子在自家聊天(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孙子照看着玉珍奶奶回屋(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1959年,西藏开启民主改革
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
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玉珍在西藏民主改革时分到了田地和房子
和玉珍一样的百万农奴第一次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孙媳妇在给玉珍奶奶敬茶(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孙媳妇在帮助玉珍奶奶整理头巾(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如今玉珍家的日子过得红火
孙子开了一家甜茶馆
街坊邻居每天都会来喝茶吃面
玉珍奶奶在自家的茶馆里和孙子及邻居喝茶聊天(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位见证世纪变迁的老人说
“现在的日子比甜茶还香甜
真想让阿爸阿妈看看今天的好光景。”
玉珍的故事,如雅鲁藏布江奔涌的浪花
诉说着雪域高原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新天地的沧桑巨变
玉珍奶奶(中)和孙子、孙媳妇合影(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只有经历寒冬的人
才知道春天的温暖
如今
西藏的翻身农奴
早已过上了
祖辈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策划:赖向东 储国强
统筹:费茂华 晋美多吉
记者:晋美多吉、丁增尼达、庄云凯
图片编辑:王海燕、钱一、林革、樊雨晴
新媒体编辑:章磊、刘金海、邱少煜、郝建伟
中国经济网2025-04-03 13:20:28
央视新闻2025-04-03 13:19:54
中国新闻网2025-04-03 13:19:25
央视新闻2025-04-03 13:18:36
新华社2025-04-03 13:16:50
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信息系统遭境外网络攻击超27万次 攻击源大部来自美国
央视新闻2025-04-03 13:15:54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是制造中心更是创新引擎——访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
新华网2025-04-03 13:14:53
工信部:新电动自行车标准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都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红星新闻2025-04-03 11:50:30
国家消防救援局:电动自行车火灾总量明显下降,今年一季度1863起
红星新闻2025-04-03 11:49:32
北京日报2025-04-03 10:52:58
中国经济网2025-04-03 10:51:48
求是访谈2025-04-03 10:51:23
人民网2025-04-03 10:50:33
光明网2025-04-03 10:49:46
央视网2025-04-03 10:18:57
解码粤经济丨全球首发的广东时刻:经济第一大省如何“量产”科技“爆款”?
大湾区观察2025-04-03 10:05:19
人民网2025-04-03 10:03:23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这个姑娘,她要成为“一棵树”
光明日报2025-04-03 10:02:41
法治日报2025-04-03 10:00:35
新华网2025-04-03 10:00:01
央视新闻2025-04-03 09:58:54
新华社2025-04-03 09:57:30
听音乐、赏美景、品美食……“颜值”变“产值”激活乡村春日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2025-04-03 09:56:08
多个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发展再添“硬核”实力
央视网2025-04-03 09:55:03
环球网2025-04-03 09:53:48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⑥】“后街经济”聚人气 拓展城市消费新空间
央广网2025-04-03 09:52:52
央视新闻2025-04-03 09:21:16
人民日报2025-04-03 09:20:46
人民日报2025-04-03 09:20:17
新华社2025-04-03 0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