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易蓉 文图
3月24日清晨七点,天元区栗雨街道浅塘社区,52岁居民王慧芳扛起锄头,拎着辣椒苗,向着菜地走去。“这块菜地可比阳台花盆痛快多了!”她弯腰挖土,不久前种下的黄瓜苗上还带着晨露。
△“城市菜园”里,居民们忙着开垦种菜
两米开外,是同小区居民老张。“我的菜地里又种了茄子,到时候换着尝尝。”老张说。
原本不熟悉的两人,因为种菜而成了“菜友”,渐渐熟络起来。
他们口中的菜地,正是浅塘社区刚开放的“城市菜园”。
2个月前,这里景象截然不同:“种菜族”争地盘,私搭乱建,焚烧堆肥,甚至撬开绿化带种菜,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面貌,其他居民是怨声载道。
每年因种菜产生的纠纷至少发生两轮:春种时,社区就会接到各种争地盘的纠纷投诉;秋冬季,居民焚草沤肥又会引起一波投诉。有社区工作人员曾翻出台账:一年里12345热线接到相关投诉30多件,邻里纠纷调解中70%涉及毁绿种菜。“环境要干净整洁,居民也有种菜需求。”这个难题常年困扰社区工作人员。
转折发生在今年春天。
中环大道及其周边环境启动综合治理,沿线这些闲置地该如何有效利用呢?
绿化美化土地的后期维护成本大,不适用;但放任居民乱种,又影响环境……考虑周边很多社区是从农村社区变为城市社区,很多居民仍有种菜愿望,在多方支持下,决定将闲置地改造成“城市菜园”,浅塘社区是试点之一。
人多地有限,如何分?分给谁?怎么管?
△浅塘社区“城市菜园”菜地摇号认领现场。
街道、社区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最终,由社区将闲置空地统一平整为“城市菜园”。目前,浅塘社区一期已平整菜地60亩,按照60平方米/块为固定单位,划分为123块菜地,每块菜地都有编号,有意愿种植的居民可报名,社区以“摇号”方式随机认领,菜地收取5元/平方米/年的管理费,60平方米的菜地可以一个人认领,也可以多人“拼团”,共摊管理费。
“管理费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菜园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等。社区安装监控,可免费提供农具、驱鸟神器等,也可提供实惠的有机农肥等有偿服务,大家还能在微信群交流种植心得。”浅塘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避免环境脏乱差,“城市菜园”立起了公约,居民要签承诺书,公约对灌溉、施肥用药、农具使用等环境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确保菜园整洁美观。
目前,已有83块菜地被认领,曾是投诉焦点的菜园里,正发生着某种“光合作用”。
居民圆了都市田园梦,不用再与管理人员玩“猫鼠游戏”;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了融洽居民关系的“钥匙”。“现在经常有居民主动跟我们‘拍胸脯’——‘社区有什么事,一句话,我们绝对配合’,特别真诚,特别可爱。”浅塘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更具说服力:目前关于社区卫生环境的投诉为零,经估算,社区绿化率将提升10%,厨余垃圾日均减少0.2吨。
“城市菜园”里还长出了“副业”。修摩托车的黄师傅在社区种菜群里公布了联系方式,提供代种、施肥浇水、翻地等服务。“一天工钱120元,两天就翻完60平方米的菜地。”他说。
春光正好,小菜园里黄瓜秧、辣椒苗、豆角藤正你追我赶地生长着,这片曾经的城市“伤疤”,正生长出最抚凡人心的春景。
编辑:李毅哲
二审:李卉
三审:高晓燕
天下事
天下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