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在桂东县桥头乡红桥社区,被云雾笼罩的茶山,春山又见人,且闻人语声。
正是春茶采摘时,53岁的村民李瑞英指尖轻捻,采下嫩芽,然后娴熟地将其放入背篓。
“我采茶三天了,每天能采四五公斤,已经卖了八九百元。”李瑞英笑呵呵地说。
山城桂东,茶叶和蔬菜,织出群众好“钱”景。
桂东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殷殷嘱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把茶叶产业和蔬菜产业等农业“两辅”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不断探索以农业“两辅”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不断推动产业兴、乡村强、群众富。
茶园生金
采茶、卖茶、制茶,这就是桥头村民的日常。
桥头茶市开市三天,70岁的尚义村村民杨冲保卖了三天。“我家的茶园出芽较早,产量也行。鲜叶卖了三天,收入有500多元。”他说。
和杨冲保家的茶园不同,红桥社区居民李本宏在马坪山种植的上百亩茶园少有嫩芽。“这个茶系本地土茶,且是生态种植,所以出芽稍晚,采摘期估计还要一个星期。”他说。
李本宏是桂东玲珑茶手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牵头成立了桂东县宝宏云雾茶业专业合作社。2024年,该合作社生态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加工云雾茶20多吨,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桥头茶叶品质优良,慕名而来的外地茶商不少。“这里的鲜叶不打农药,品质有保证。”江西省遂川县高坪镇茶商郭金荣说,她每年都要来桥头收购茶叶,2024年收购了500多公斤。
据桥头乡纪委书记朱桥介绍,桥头乡已将茶叶产业列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目前,全乡拥有培育茶叶加工企业6家,发展茶叶加工户61户,带动27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年产干茶75万余公斤,综合产值达1.6亿元。
一片叶子,绿了山岭,兴了乡村。
桂东县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强产区、做优品牌,形成清泉镇、桥头乡2个茶叶专业乡镇,打造“万亩玲珑茶叶观光园”“三十里茶叶走廊”,建有清泉观光园、夏丹鹅颈茶园、桥头红桥茶园、甘坑茶园等4个标准化示范茶园。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有11家茶叶规模加工企业,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3家,茶叶生产产值4.1亿元、加工产值3.21亿元。
“像桥头、清泉等茶叶主产区,家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户户采茶卖茶,能赚钱能致富。”桂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存雄感慨而言。
蔬菜富民
高山有好菜,这个不假。
下午4时许,在桂东欣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荣生态农业”)的寨前新桥蔬菜基地,57岁的新桥村民陈晓荣和另外几个村民正忙着打包蔬菜。
“摘菜、分菜、打包等,已经做了五个年头了,每月有两三千块钱收入。”陈晓荣知足地说。
在一个蔬菜育苗棚,早育辣椒的秧苗有三四公分高,晚育辣椒还在点籽。育苗主管何月容既要对辣椒秧苗进行移盆,又要对晚育辣椒进行点籽,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两个蔬菜育秧棚,仅辣椒秧就有2000万株,不仅能满足企业自身的种植需要,还可为当地村民提供秧苗。”欣荣生态农业负责人向瑞红说。
“这个地方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因为有这些前提条件,所以我们种出的菜既好看、又好吃。”种了26年蔬菜的向瑞红感慨地说道,一定要把蔬菜种在合适地方。
9年前,向瑞红从老家衡阳来到桂东流转土地种蔬菜,主打辣椒、香芹、包菜等高山蔬菜。9年来,他凭借桂东与生俱来的“凉”资源,打造了欣荣生态农业的“热”产业。
2024年,欣荣生态农业发展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815亩,建立高山蔬菜基地9个,销售高山蔬菜273万公斤,高山蔬菜远销深圳等地,且供不应求,解决了2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以高山蔬菜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桂东县全面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桂东县十分重视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初步形成了沤江、寨前、大塘、东洛、沙田、四都等主要蔬菜生产区,走出了一条“大户订单销售、小户依靠大户”的高山蔬菜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目前,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超5.12万亩,年蔬菜产量12.6万吨、蔬菜产值2.24亿元,带动了当地3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服务惠民
“来,来,来!品品我们的云雾茶!”桂东县宝宏云雾茶业专业合作社,李本宏待客热情。来自广东的刘姓客商刚呷了口茶,随即脱口而出:“这茶,真香!”
茶香自有“秘笈”,李本宏和盘托出:“靠的就是这台冷冻烘干机,这是县农业农村局扶持我们的,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有了它,就能最大程度保证茶品茶香。”
在欣荣生态农业,“校地合作产业振兴创新研究基地”“桂东县高山蔬菜产学研示范基地”2块牌子格外醒目,这是桂东县政府分别与湘南学院、郴州市农科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结晶。
向瑞红记得,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新建基地大棚缺少资金,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协调银行提供信贷资金4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2022年年底,突降大雪,大棚难以承压。他当时在长沙出差,难以赶回处置。县乡村及时调集140多名干部,帮助企业除冰扫雪,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下午5时,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工作人员李振标的手机响了。“当前,春耕春管正紧,农企和农户或多或少都有资金需求。为此,各大银行都在主动作为,提前介入,了解需求。这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接不少银行方面打来的电话。”他说。
同时,桂东县还制定出台了《桂东县蔬菜生产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等支持性文件,对欣荣生态、醉氧高山生态农业等茶蔬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积极排忧解难,强化技术指导。加强茶蔬种植技术队伍建设和培训。与湘南学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院所携手产学研,帮助解决蔬菜轮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信贷资金近亿元。
政策扶持、送技入户、银企搭桥……一项项惠民服务,有力推动了桂东的茶叶产业和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