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4:51:32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开始拔节,黄淮海、西北进入返青起身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9.7%,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各地因苗施策,有序开展田管作业。
在安徽颍上,种植户们正在对冬小麦追施水溶肥。安徽省今年应用智能预测预报系统,为20万个新型经营主体和60多万名农机手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还开发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预报预测产品。
河北石家庄的430万亩冬小麦已全部返青,在藁城区北营村的麦田里,5台自走式打药机正开展喷洒作业,和往年不同的是,它们配备了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能够边作业边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
今年我国继续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其中水肥一体化作为主流增产技术,在更多地块得以推广。在青岛即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将水肥一体化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的同步、精准输送。
新疆今年实施“总量控制+弹性配置”供水模式,坚持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粮食生产用水得到有力保障。在水肥一体化上,重点推进智能水肥决策系统与滴灌网络的协同作业。
新疆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称:“我们的高标准农田50%都实现了自动化灌溉,根据作物需水的规律或土壤的墒情自动开启,这种灌溉方式就可以构建合理的增产群体。”
全国已春播粮食超3500万亩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3500多万亩,进度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早稻育秧过半,栽插近一成。
浙江宁波今年计划播栽早稻35万亩。黄家埠镇的这家水稻育秧中心用上了智能协同的四轴机械臂作业,每隔15秒就可以精准抓取10个秧盘,效率从普通流水线的每小时1600盘提升到每小时2200盘。
江西1800多万亩早稻育秧也已陆续开始,当地已推进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1357个。在南昌这家合作社,最新一代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启用,一天可以提供500亩大田的秧苗。随着这样规格统一、适宜机械移栽的秧苗大范围推广,当地的机插率也大大提升。
目前,东北地区也进入了备耕的大忙时节。为了筑牢粮食生产根基,黑龙江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亿亩,其中保护性耕作2670万亩以上,计划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69万亩。
央视网2025-03-31 10:04:31
新华社2025-03-31 10:02:44
央视新闻2025-03-31 10:02:08
人民网2025-03-31 10:01:37
万象“耕”新绘“丰”景 各地多彩春耕画面拼就“三农”丰收盛景图
央视网2025-03-31 09:59:09
央视新闻2025-03-31 09:58:32
人民网2025-03-31 09:57:56
人民网2025-03-31 09:57:38
人民网2025-03-31 09:57:23
央视新闻2025-03-31 09:54:31
新华社2025-03-31 09:53:52
中国新闻网2025-03-30 21:44:08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30 21:43:27
绿“锁”沙海育新机——新疆阿克苏地区创新治沙模式 走出绿富同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日报网2025-03-30 21:42:05
通讯丨“我们应该多走动”——格陵兰岛旅游业界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新华网2025-03-30 21:41:00
新华时评丨“关税大棒”破坏贸易秩序——美国何以成为全球“风险源”②
新华网2025-03-30 21:40:23
央视新闻2025-03-30 21:38:56
【外专谈中关村论坛】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中国在人工智能合作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30 21:38:11
新华网2025-03-30 21:37:27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非洲候鸟”
新华社2025-03-30 21:36:28
中国新闻网2025-03-30 19:45:13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大棚“蔬”写乡村新途景 小多肉开出“致富花”
央广网2025-03-30 19:44:24
央视新闻2025-03-30 19:43:36
央视新闻2025-03-30 19:42:02
央视新闻2025-03-30 19:41:08
三里河2025-03-30 19:40:17
各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让“科研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央视网2025-03-30 19:39:37
央视网2025-03-30 19:38:18
人民日报2025-03-30 19:37:02
央视新闻2025-03-30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