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3月24日消息(记者张海东)近年来,青海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结合河长制、林长制深化生态保护,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步提升,共同构建起了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
视频来源:都兰县融媒中心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视频制作:张海东
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铁丝盖地区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高峰时节,近万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集结于此,停歇觅食,为接下来的北迁之旅补充能量。万只灰鹤停歇,青藏高原作为“国际候鸟廊道”的生态战略价值凸显。
都兰巴隆乡成为灰鹤迁徙途中的“驿站”(央广网发 都兰县融媒中心供图)
此外,近年来,青海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电网建设,积极打造“生命鸟巢”公益项目,在输电杆塔上安装鸟巢,为鸟类提供安全、舒适、稳固的“安居房”,探索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生命鸟巢”项目自2016年在三江源地区实施,截至目前,国网青海电力已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000多个,成功引鸟筑巢2600余窝。
三江源地区“生命鸟巢”为猛禽筑建了“家园”(央广网发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供图)
如今,从青海湖畔到三江源头,从茫茫大漠到祁连山麓,在青海各地都可以看到野生鸟类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
天下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