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到来之际,浙江各地张灯结彩、喜庆祥和。人们赏民俗、品非遗,年味十足。同时,得益于来华签证措施的持续升级,今年春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涌入中国体验浓浓年味。
非遗闹新春 热热闹闹过大年
春节申遗成功,文成太公祭成为代表性内容入选。下午,在文成南田镇,一场盛大的巡游活动热闹举行,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2支舞龙队伍,舞龙队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手中的金色巨龙昂首腾飞,2.5公里长的巡游路上,站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大家共庆新春佳节。
游客 夏建兵: 带我儿子过来感受一下这边的氛围。很震撼!第一次看到,非常有意义。
今天,建德梅城古镇焕然一新,红色灯笼高高挂起,广场上,舞鲤鱼灯、舞龙灯、跳竹马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只见“鲤鱼”灵动,“龙身”腾空而起,引得游客驻足拍照。古街上,非遗文创集市同步开张,投壶、毽球等宋韵活动吸引了不少人排队体验。
建德市梅城镇鲤鱼灯表演者 王雪珍:大家很喜欢看,我们舞起来也很激动,很开心,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游客 张琼之:春节申遗成功了,我感到特别骄傲自豪,我也特地打扮了一番,穿着宋韵的服饰来逛集市。
非遗迎新春。在诸暨市马剑镇,社区舞龙队的100多个村民舞起一条200米长的板凳龙,长龙从文化礼堂出发,沿着乡间小道在村里游走,为沿线群众送去新年祝福。运河边的德清新市,色彩鲜艳的雄狮在古镇街巷中穿梭,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游客,开启了一段寓意新年好运的“走运”之旅。
游客 陈林芳:我觉得这里非常热闹,过年的氛围感也很强。我觉得他们特别用心,让我们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
在金华金东区,喜庆的旋律中,近三百名当地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人围坐在一起,欣赏婺剧、戏曲变脸、传统舞狮等金华特色民俗表演。其中,曾搬上过杭州亚运会主题活动舞台的省级非遗项目金东蛇拳迎来了现场阵阵掌声。
金华外来务工人员:我还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感觉特别开心。
精彩表演让人大饱眼福,岭下肉圆、汤溪葱花肉等金华人逢年过节特色美食,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来自第二故乡的温暖。
水乡年味浓 外国友人共享中国年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体验浓浓年味。今天上午,一支来自马来西亚的旅游团来到西湖,乘船畅游。得知春节申遗成功,刘亦得就提早组织一家8口人,到杭州感受中国年的味道。
马来西亚游客 刘亦得:春节已经是申遗为全世界的春节了,所以我们就想来这里感受一下。
从事贸易工作的林凯贤,两个多月前刚来过杭州,当时没能好好游览。他决定春节期间带着父母、子女,来杭州过年。林凯贤的父亲林福德今年76岁了,是旅游团中年纪最大的。一路上,他仔细看、认真听。
马来西亚游客 林凯贤:看看中国的风景、风味,我们马来西亚的春节跟中国的不一样的。
接下来,这个18人的旅行团还将到宋城、安吉等地过新年,并感受浙江特有的宋韵文化。旅行社也做为大家准备了特别的惊喜。
杭州超悠国际旅行社导游 陶战军:晚上我们再吃一个正宗的年夜饭,也准备了很多的伴手礼、新春的贺卡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让他们感受一下真正的年味。
年味满满的,还有桐乡乌镇景区。眼前这个泰国旅行团是首次来到中国就恰逢春节。
泰国游客 珊娜:很热闹,大家都出来玩,出来消费。体验到了中国过年的味道,很温暖。
今年,乌镇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推出了6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场,借助“AI”技术,栩栩如生的机器人、机器狗正向游客们拜年行礼,法国游客弗朗索瓦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上前与机器人互动,并用相机将乌镇的“科技年”记录了下来。在书画体验区,新西兰游客尼禄正向老师学习书写“福”字。
法国游客 弗朗索瓦:在这里过年我很开心,这个机器人很好玩,很有科技感。
新西兰游客 尼禄: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这样的过年节日氛围,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它美得不可思议。
这个春节,乌镇景区预计将迎来超过2万名国外游客,较去年增长一倍多。
终审:袁 爽
责编:张歆宜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