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成都19岁女大学生失联事件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聊聊成都19岁女大学生失联事件

没有什么可以将你击倒,

除非你自己选择了放弃。

01

世间最遗憾的事情,

就是看着鲜活的生命突然消逝。

02

等了十几天,

奇迹还是没发生。

2024年12月31日

跨年夜当晚。

当大家沉浸在热闹迎新时,

成都19岁大学生姜某突然失联。

最后的轨迹显示:

当晚她独自离开学校,

在30多公里外的大桥处,

徘徊了两三个小时后彻底消失。

十几天来,

有人怀疑是自杀,

有人怀疑是拐卖,

各方力量彻夜搜寻,

可最后没等来奇迹。

13日警方发布通报:

姜某的尸体在江中被发现,

排除他杀的可能。

警方也公布了调查报告,

基本还原了事情经过。

出事那天是期末考试。

但姜某因为考试作弊,

被监考老师发现了。

于是辅导员把她叫到办公室,

批评教育了25分钟。

随后,

她回宿舍待了两个小时,

然后打车去了江边。

期间她对舍友说:

害怕因为作弊被处分,

害怕影响自己专升本。

有的时候,

生死就是一念之间。

最后的监控显示,

姜某在桥头的一家超市

待了半个小时,

借了充电宝,

买了方便面

直到超市关门了她才离开。

走出超市后,

还遇到两个熟人,

但谁也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我想那时她一定很挣扎,

但凡有人拉她一把,

她就不会选择这条路。

可她的离去,

是一个谁也没想到的悲剧。

我们很难去说是谁对谁错。

怪那个抓作弊的监考老师吗?

可他不过是正常履行职责罢了。

怪那个辅导员吗?

他也没当众羞辱,

而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

如果他不管教作弊,

是不是也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谁也没想到,

一个微小事件,

竟能引发如此沉痛的悲剧。

03

回顾最近几年,

类似的悲剧越来越多。

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

在补考中作弊,

老师收了他卷子跟手机,

让他签作弊承诺书。

结果他情绪崩溃,

给母亲留了一句:

“妈,对不起,

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从学校教学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广西大四男生小田,

因有8门学科挂科

无法顺利毕业,

清空手机所有信息后离校出走,

失联4个月后遗体在江中被发现。

河北邯郸一初三男生,

在超市偷拿东西,

超市老板告诉班主任,

班主任找其单独训话

并拍视频发给家长,

两小时后男生跳楼身亡。

不仅是学生时代,

有人毕业了,

也很容易因为一些小问题,

从而陷入极端。

之前一位20岁姑娘,

因退租时房东要扣2000多块押金,

和房东发生争吵后,

选择服毒自杀。

很多人想不明白,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动不动就跳楼。”

“一言不合就自杀。”

“一点小事至于吗?”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可是向内深究,

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伤害自己,

这些孩子其实是陷入了情绪困境。

04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

叫心理顺应力。

指的是:

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处理能力。

回顾无数案例不难发现,

这些选择极端方式的孩子,

他们的心理顺应力都很薄弱。

当遭遇挫折和问题时,

他们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

在他们眼中,

犯点小错,天就要塌了;

考砸一次,这辈子毁了;

被骂一句,活不下去了;

稍有不如意,人间不值得。

他们完全不知道

如何消化压力、解决问题,

只能任由情绪将自己吞噬,

用自毁的方式来逃避问题。

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家长们应该警醒。

布拉夫曼说过一句话:

“真正成熟的父母,

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相比较培养出一个

考试成绩与做题能力很强的孩子,

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

拥有强大心理顺应力、

情绪管理能力

和挫折应对能力的孩子。

05

在《圆桌派》里,

马未都曾提出一个理念:

“我们要养出一个厚脸皮的孩子”

因为我们这一生,

会经历很多很多事情,

不可能不遇到挫折,

不可能不犯错,

不可能事事都让你顺心。

冲突和波折无法避免,

如果一个孩子“脸皮太薄”,

一句批评就受不了了,

一次挫折就自我怀疑,

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

那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坎,

就足以摧毁生命。

人生里那么多的坎,

孩子会过得非常辛苦。

所以我们要把孩子,

培养成一个皮糙肉厚的人。

这里的皮糙肉厚,

不是一个贬义词,

而是说要培养孩子的“逆商”。

什么是逆商?

就是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

以及摆脱困境的能力‌。

06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我有几点小建议。

首先,

要避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之前有条新闻:

江西赣州一15岁少年

留下遗书在水库里自杀。

从他的遗书中发现,

他很努力地学习了,

但知道自己的成绩太差,

不可能考上高中,

他觉得这样的自己太失败了,

现在是父母的累赘,

未来也只会是社会上的败类,

所以最终选择去死。

你看,

他思维的底层逻辑太单一。

或许是家长老师长久以来,

对他的评价标准只有学习。

成绩好,处处闪耀;

成绩差,一无是处。

但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依赖单一的评价标准,

那一旦这个标准出现偏差,

自我价值体系就很容易崩塌。

所以家长要帮孩子,

构建多元化的支持系统。

比如,

一个孩子不仅成绩优秀,

还热爱绘画,擅长篮球,

并且品德良好,乐于助人。

如此一来,

即使学习上遭遇挫折,

他也能从绘画、篮球,

以及他人的认可中获取力量。

他不会过分在意,

学习这一条线的暂时失利,

因为其他美好的事物,

都能支撑他相信:

自己不是一无是处,

自己活着依旧有价值。

多条腿走路,才能走的更稳。

07

其次:

相比如何去赢,

家长更要教孩子如何漂亮地输。

之前发生过一件事:

一名14岁初三学生,

一直成绩都很优异。

然而有次模拟考中,

发挥失常,成绩大幅下滑。

这次失败让他难以接受。

他觉得自己一下,

从优秀学生沦为了失败者。

于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不吃不喝,不停自责。

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接下来的日子精神萎靡,

对学习和生活都失去了兴趣,

最终陷入严重的抑郁。

其实这个孩子很优秀,

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输不起。

身边很多孩子都这样,

一旦遭遇挫折,

立刻陷入懊恼、崩溃、内耗。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

首先要理解和陪伴,

要和孩子站在一起,

帮他们排解情绪,

而不是再对他们批判。

然后更重要的是,

要帮孩子把思维模式,

从情绪导向转为问题导向。

举个例子:

一样是考试失败,

有些家长只会责骂孩子

怎么考这么差,

一定贪玩不好好学习。

这就是在传递情绪。

但有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冷静分析,

错的题是因为粗心,

还是不懂某个知识点?

找到了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带着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

更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

犯了错也是一样,

就像开头的考试作弊,

有些孩子只觉得天塌了

整个人陷入慌乱和恐惧中。

但如果在问题导向的思维下,

孩子就会明白:

事情已经发生,

当务之急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是和老师道歉求情,

还是好好复习准备补考,

总有一个办法能解决问题。

什么是“漂亮的输”?

是先接受:

没有谁能够一直胜利。

不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快速地从内耗中挣脱。

冷静分析原因,

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只有这样,下一次才不会输。

08

只有情绪稳定的家长,

才能帮孩子对逆境“降敏”。

我身边有位家长,

平日里极为情绪化,

总是一惊一乍的。

哪怕芝麻绿豆大的小事,

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

有次孩子不小心摔碎一个碗,

她瞬间暴跳如雷,

对着孩子大声吼叫,

指责孩子的粗心大意,

仿佛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

孩子被吓得瑟瑟发抖,

这样的场景在她家并不少见,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遇到问题首先怪自己,

根本无法冷静地应对。

一个经不起事的家长,

培养不出能担事的孩子。

我想起之前看过一段话:

小时候觉得,

上学迟到是天大的事,

初中时觉得,

考试考砸了天都塌了,

高中时觉得,

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恋爱时觉得,

分手了再也不会幸福了,

但现在回头看,

很多事,

放到整个人生里微小如尘埃。

那些曾以为天大的事,

不过是成长的阵痛罢了。

早晚都能解决,

什么都会过去。

重要的是你自己不把它当事,

重要的是你对这些逆境脱敏。

没什么可以将你击倒,

除非你自己放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