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世界大海”里游泳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如何在“世界大海”里游泳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2017年,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倘若说全球大市场是大海,那么对外开放就如同在大海里游泳,与风浪搏击。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随时都有疾风骤雨,稍有不慎就会呛水甚至溺水。“善泳”的浙江如何游在前列、持续争先?

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平台能级,建强开放枢纽,创新外贸模式,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这背后,是怎样的新思考?

1月1日,利比里亚籍“欧洲精神”轮靠泊宁波舟山港岑港港区外钓油品码头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正如有学者所说,“世界文明史就是一部开放史”。

自新航路开辟、新大陆被发现以来,世界连成整体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15、16世纪,欧洲从全球贸易和掠夺中攫取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二战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先后借助产业转移的浪潮快速实现经济腾飞;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从“三来一补”起步加入全球分工,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直至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工业体系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一再证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

而浙江也用走“开放路”的实践证明了,开放是必选项而非可选项,向开放要空间是突破发展天花板的不二法门。《之江新语》中提到:“浙江土地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要有效解决我省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10.18万平方公里区域面积上做文章,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2004年,浙江翻开了开放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会后一个月,省委、省政府即提出要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开放大省”跨越,全面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

“开放”是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内涵。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对外开放“桥头堡”,浙江必须要进一步走出去,拥抱更多机遇,攀上更高能级。前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提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不久前,浙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如今,600多万浙商在省外创业,200多万浙商在境外创业,将这条“开放路”越走越宽广。有学者就曾形象地比喻有“三个浙江”,即除了浙江本身,浙江人在省外再造了一个浙江,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浙江。

2024年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吉利展台 图源:新华社

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逆全球化的势头愈演愈烈,特别是美西方一些国家不希望中国深度地融入世界。随着特朗普的强势回归,美国很可能仍将高举“美国优先”的大旗,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道路。然而,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面对西方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人主张“既然国际形势不好,中国又拥有全产业链,不如关起门来自己发展”。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始终是在开放状态下进行的,就像在浙江,作为全球知名小商品集散地的义乌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关系,其发展关乎超过110万户经营主体以及3200万名产业工人就业。“关门造车”已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当前,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等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中国已深度嵌入世界市场的运行链条。从过去的“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到如今国产大飞机“爆卖”、在手订单超万亿元,更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组团出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同频共振。

虽然美西方一些国家在有意排挤中国,但很多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并没有停步。比如斯泰兰蒂斯集团和零跑汽车联手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意大利费列罗集团在中国的首家研发中心落地于杭州,等等。可以说,庞大的市场、稳定的治安、丰沛的人力等,吸引众多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投下“信心票”。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坚持开放合作,赢家实则是参与其中的每一方。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像浙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10年间,累计对外投资备案额就达到1152.07亿美元,增幅超10倍。可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意味着机遇和利好。

1月1日,满载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驶出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比起40多年前的开放,今天的开放“难度系数”更高了,也就是说,在“大海”里游泳的难度更大了。如果过去的开放是为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追赶西方的现代化,那么今天的开放,则需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解答好“现代化何以中国”等问题。如何在“世界大海”里游好泳?要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何以为“强”?笔者想到三句话。

练就更加高超的“泳技”。进入“世界大海”,就意味着贸易的规则、制度、标准等“泳技”都要向高标准看齐,这个过程离不开更深层次的改革。就像人一样,到更宽阔的水域中去游泳,就需要更强壮的体魄、更过人的技能。比如,浙江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中提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三最”要求,这个“最”对应的就是全球标准。如果还能在某些领域拿出一套专属的“标准泳姿”,那就意味着拥有了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可以应对更多不可预知的风浪挑战。

把自己嵌入“流动的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需要高水平的对内开放作支撑。“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国生产要素齐全,像东部地区在资本、数字、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的土地、能源等资源则更为丰富,这些要素一旦充分流动,将进一步打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堵点,激活更加强大的发展引擎。因此,对浙江来说,把自己嵌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去,通过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无疑可以创造崭新的、更强劲的发展机遇。

既能踩“油门”也会踩“刹车”。门敞开了,不少风险可能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南非曾号称是非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然而因为在开放中取消了贸易壁垒、放开了金融保护等,使得国际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冲击了本土制造业,甚至导致经济出现倒退。

我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风险,特别是在金融、意识形态、信息数据等领域。如果盲目开放,一味踩“油门”,可能会加速破坏性资源涌入,带来安全失防的风险。于浙江而言,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让“油门”和“刹车”相互协调、彼此配合,将开放和安全统筹起来,坚守安全底线、及时研判风险,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上,既有狂风骤雨,也有风平浪静。置身于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何以面向未来?答案也许并不难找:唯有改革、唯有开放。

各位读者:关注公号后可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最新推文。评论区留言在本文发布24小时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一套《浙江宣传》书籍。您认为“泳技”该如何提升?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提案离我们遥远吗

一场山火烧出了什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