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武汉江岸:打造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地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武汉江岸:打造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地

新华网武汉1月12日电(刘晓丽、唐燕海、童黎)截至目前,完成技术合同登记384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50家,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瞪羚企业16家;打造武创院“惟楚荟”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与科创产业赋能平台,落地3个创新平台项目……近年来,武汉市江岸区围绕涉江治水、绿色环保、人工智能、新材料、医工交叉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科创经济,近日交出亮眼成绩单。

江岸武汉人工智能大厦。新华网发

  重创新 科技转化成果丰硕

1月6日,在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长江设计集团牵头的“大型高扬程升船机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长江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等12项科技成果获奖。

长江设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成果是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的结晶,已应用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乌东德水电站等国家重大项目。

2024年,江岸区举办“武创荟”科技成果转化绿色环保专场活动等4场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项目签约2352万元。此外,江岸区建成湖北省首家专利转化运用中心,组建科技网格服务队伍,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35亿元,较2023年实现翻番。

  搭平台 吸引科创主体聚集

日前,位于江岸区岱家山科创城孵化器的武汉仪方达科技有限公司在与国外行业龙头企业竞争中胜出,收到来自湖北新宜化工有限公司的“水煤浆在线浓度仪”采购合同。

仪方达公司生产的检测仪。新华网发

武汉仪方达科技有限公司3年前入驻岱家山孵化器,其浆体密度(浓度)测量、智能远程运维及生产物流AGV综合解决方案等产品可应用于化工、新能源、智慧水务等行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园区目前聚集了智能机电、数字环保等科创企业260余家,可以说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摇篮。”岱家山科创城总经理助理邓培说。

利用武汉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江岸区把创新作为城区转型发展的主导战略,科技硬实力不断增强。

2023年7月,江岸区引入“武创院”平台,截至目前,武创院已在江岸区引育落地近10个项目。

武创院院地合作部部长魏洁介绍,武创院与江岸区建立深化合作以来,科创实践和科创项目多点开花,与江岸区联合打造的岱家山智能传感创新中心,加速智能传感上下游产业集聚,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武创院新一代港航技术与装备研究所与江岸区就新一代航运大脑项目落地达成合作意向,将有效提升江岸绿色船舶产业、航运交通系统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武创院“惟楚荟”平台诞生地。新华网发

此外,江岸区联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共同打造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平台长江金岸·武汉人工智能大厦,自2023年正式运营以来,已有近20家科创领域拔尖企业入驻。江岸区金翊2035产业园建立不到3年,已聚集数十家重量级龙头企业及120余家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类企业。其中,30多家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

  优服务 打造创新创业热土

引进成立4支科创产业基金、总规模11.6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打造“金桥面对面”品牌,建成58个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近年来,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江岸区致力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不久前,《江岸区创新发展“彼岸计划”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出台,要求加快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汉口科创服务业聚集区、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地。

为此,江岸区将实施“五大行动”,积极对接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促进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筛选一批有创新性的种子企业,助推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团队“一事一议”保障体系,支持牵头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成果和项目转化,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撑作用,推动硬科技攻关。此外,实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制造等未来产业布局行动,加快培育新质动能。

江岸区“彼岸计划”发布现场。新华网发

为进一步支撑“彼岸计划”落地,江岸区还出台科技创新“岸九条”政策,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瞪羚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集聚工程”“科创企业陪伴工程”,支持组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引育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加速平台,实施“科创人才引育工程”“应用场景示范工程”等,根据不同项目给予20万至1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江岸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岸区将继续以科创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科创经济和数字经济,把江岸建设成为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