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特朗普要让对手觉得他是疯子,演法很多,包含突然饰演“君子”。
大陆有学者说,对特朗普,中方应“君子动口不动手”,我听了都捏把冷汗。如果对方“动手不动口”,甚至表演起君子呢?那中方是否不动手也不动口?
我曾说,美方长于战术,短于战略,中方恰好相反。为了弥补战略失误,特朗普会更加丰富其战术性策略,其中包含明显自我矛盾的作为,让对手摸不透其真实意图。
2024年12月,特朗普与其团队在对华态度上明显谨慎,甚至偶尔会释出善意。因此中方也不能排除,美方今后四年,也有可能对华采取更细致的两手策略;态度柔软,但下手更毒。
例如,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反向操作,主动承诺美方“明确反对台独”,甚至对中方进一步“隔离台湾”的作为不表示反对,也不做反制,借此换取中方在其他议题上的让步,这种手段该如何应付?
再例如,在科技战方面,特朗普若放行美企在中国投资设厂,同时欢迎中资在美国投资设厂,甚至允许中芯这类的芯片厂在美国本土使用先进制程设备,生产尖端芯片;但另一方面又以高关税切断中国制芯片进口(含第三方转口)以实现完全脱钩。这种手段如何应付?
中国人都知道“绵里藏针”是啥意思。美方当然会对华使用软硬两手,但特朗普很可能远比拜登更娴熟地操作“软硬互换”,意在让中方还不了手,也还不了口。
诚然,特朗普团队做不做得到这一点尚属未知,但若中方早早决定“动口不动手”,无疑在推动美方推出更细致、更弹性的战术,让你哑巴吃黄连。
我完全同意大陆学者所言,“中国应该探索一个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让世界与我们一起合作”,所以我才重复说,“中方的战略正确”。
然而,当正确的战略受到外部尖锐挑战时,就需要推出多样化的战术,以确保自身持续向战略目标推进。反制当然是战术之一,只是比起反制,有大陆学者更倾向实施“规避”战术,认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即能占据“道德高地”。
按其论,规避战术依赖中企“采取避免关税壁垒的措施”,例如转口贸易。那么,特朗普若开放中企在美投资设厂,对企业而言是不是规避关税最佳途径呢?即便中企在美设厂,风险是不可测的,但不能说对中企全无吸引力。
2018年,特朗普签署“中国经济侵略”备忘录之后,宣布对一系列中国货物征收进口税,每年税额约500亿美元。 路透社
这就给了北京一道难题:战略上希望中美合作,但又不能无视风险。而美国开启投资大门,门后有什么陷阱,中国是无法掌握的。若拒绝,对方就说是你要脱钩,不是我。
绕了一圈结果发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这就是绵里藏针。不要低估特朗普的战术弹性,此公就算朝令夕改也能脸不红气不喘。仅用纯粹的战略思维,很难应付这种对手。
所以才说,战术要求多样化。规避是一条路,反制也是一条路,不能用前者来否定后者,反之亦然。我们常批评美国的“零和思维”,自己不能在战术上犯了非此即彼的毛病。
不反制会发生什么事?很简单,会被世界各国视为软弱,被人民看成“不作为”。尽管这种直观感受不尽然正确,但谁真有兴致去琢磨“只争千秋”的大迂回思维呢?
而要证明规避战术是对的,恐怕要经过好几年。这期间因被视为“软弱”而遭各方“软土深掘”的损失,加上人民对政府信心的流失,真能让形势逆转吗?或是,只会增加更多隐患?
如果中方希望拉拢进自己“生态圈”的国家认为中国软弱,总是屈服于美方的霸凌,我们又如何期待这些国家加入中国队?
据此,有三个思维陷阱需要警惕:
盲点一:既然对手是错的,为何我也要犯同样的错误?因此针锋相对的反制不是好办法。
这在逻辑上似乎说得通,但在现实上不通。现实是,唯有让对手认知自己是错的,双方才能回到正确的轨道。而方法就是以眼还眼,对手有痛感,方能判断对错。
更重要的是,按美国的政治体制,给它未来才见真章的“长痛”其实是无感的,因为它会换届。如果下一届政府才会感到痛,这一届政府又怎么会在意?换言之,中方的战术务求短期有效,争取让这一届美国政府就要有痛感。
“不争朝夕,只争千秋”这话并不适用于当前的中美博弈,“既争千秋,又争朝夕”才符合现实。因为中方的政治与政策有连续性,美方不见得有,而后者大可借此累积“朝夕之胜”以达成“千秋之胜”。只要美方确保朝夕之胜能最大程度迟滞中方的千秋大业,就够满足它的千秋梦了。毕竟,一届政府最长也就8年,8年即千秋。
以上两例并不是说特朗普会照做,只是想要强调他可能会用类似手法,一方面给中国想要的,另一方面向中国要更多。我们不能再将特朗普想象成一个只会挥拳的对手,他也会视需要给予拥抱,而且往往是各方觉得不太可能的“示软”,让人以为他真是疯子,然而实际上不是。装疯卖傻的目的是掩饰自身的弱点或恐惧。
因此,中方只需要紧盯美方的弱点,不被“表演”所迷惑,直来直往捏其要害,有时就是上策。与其避坑,不如让对手认知自己也会被拉入坑。相信大陆的美国专家应该都同意,特朗普表面很好斗,但根本不想闹到鱼死网破。
对手是错的,我方亦可将错就错,提早显现恶果,让对手去避坑,再顺势将其拉到正确的轨道,而不是让自己始终处于防守、闪避的被动状态。
盲点二:特朗普偏好孤立主义,因此会走向封闭。
正确地说,特朗普只信“特朗普主义”,所谓特朗普主义就是“什么主义都不能束缚特朗普”,包括孤立主义。
大陆学者的共识是,未来四年中美不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技术之争,这判断是正确的。正由此,我们必须假设特朗普是理智的。其想实现“再工业化”,当然自知:仅靠掠夺其他国家的技术,或强逼他国投资美国是行不通的。他的产业政策必须确保美国具有工业发展的合适土壤。
因此,特朗普可能更正视中国在工业能力上的优点,并企图找出符合他竞选承诺的合作之道。于此,引进中资补强基建,促进本土就业是方法之一,不是天方夜谭,只是合作模式可能与中方习惯的路径有所不同。而中方既然意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一概回绝特朗普伸出的手。
重点是,中方想打造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不能假设美国不想。事实是,美方当然也想,但负债累累的美国,想达标就得大力引进外资,并鼓励本土资本投入制造业。不难想象,特朗普也想打造美国的“红色供应链”,而其服务业实力远胜目前的制造业,因此引导服务业投资建立新制造业,顺理成章。
换言之,美国或将不会用国库的钱来实现“再工业化”,而会让民间资本投入此事业。产业政策依靠“国财”或“民财”,各有优缺点。一般而言,民财激发创新的能量较高,国财较能确保产业不会走偏。
如果美方的产业走向由美企主导,外界就很难再说特朗普在走孤立主义路线。事实上,这也比较适合美国的小政府文化。若如此,相较于拜登的“小院高墙”,今后美企与外资的合作自然会更积极,合作对象也不排除中资。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美国的外资,不到1%用于建立或扩大制造设施,近97%是购买股票(2018年)。这是特朗普考虑“再工业化”的重点层面。如果美方希望引进新外资,必然希望用来做实业,而不是搞金融股权。那么,哪种资本最擅长搞实业呢?中国资本肯定在前三名里。
因此之故,断定特朗普政府的“再工业化”是走向封闭系统,中方只要坚持开放就可以坐等他国求合作,这是一个危险的假设。
美国的国际企业或资本不会喜欢封闭系统,事情交给他们办,就大概率会走向开放。特朗普的挑战在于,如何既开放,又能使本土工人获益,且也不让中国技术超前。按此思路,特朗普若哪天与中方洽谈有条件的产业合作,就不奇怪了。
盲点三:对美国市场开放,与美国商界多沟通,将广大的美国商界和学术界与政府中少数极端主义者区分开来。
美国商界有两种,进口商与出口商。进口商乐于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到美国,出口商则不见得。美国学术界粗分两种,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未来哪一种学术立场会成为主流,恐怕不是中方说了算。
特朗普团队里也有两种人,极端主义者与务实主义者。这种对立的存在有助于特朗普灵活设定战术,随时改变战法。
我深度怀疑哪一个国家有能力孤立美国的极端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尤其考虑到美国现在病得不轻,其社会人民倾向病急乱投医,现在正是极端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大行其道的时候。中方绝无可能回避与这两种人交手,也很难策动美国商界造反。
拜登政府向中方挥舞301大棒,有多少美商不乐意?科技战又让多少美企哀嚎?有用吗?事实证明民企无法改变政策,孤立不了政治鹰派。
即便如此,中方向美企开放市场以彰显“有容乃大”不是不行,但此举要更有利于中企才对。例如我两度提及,来中国设厂的外企(主要是科技厂),必须使用国产零件,利用外资扶植本土企业,如此才能实现“自主但不排外”,并有利于建立“中国标准的生态系”,然后复制到海外。
一定要深刻了解到,中国强大的生产力足以让全世界企业都害怕被干倒,因此实现自主之余,必然要将好处也分享给外企,甚至外国,这才是“中国生态系”能否形成的基础。否则他国必然会对中方树立贸易壁垒,甚至投资壁垒。毕竟,人家的企业与劳工也要活,他们哪里卷得过中资?
这不是中美学者对学者,商界对商界“相互沟通”就能解决的问题。利益结构要画清楚,有利可图,别人才会愿意合作,合作以后还要确保美国工人不会受伤。这目标听起来就难,做起来更难。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理想的合作愿景,该怎么解决美国问题是特朗普的职分,中方只要准备好各种接招方案即可。
解决服贸逆差也是中方的反制手段
当然,中方也可以主动出招,因为中美贸易在货贸上中方享有顺差,但在服务贸易上却是逆差。这一点,美方总是回避不谈,中方似乎也不常谈。
在谈判桌上,服贸逆差也是中方的筹码。如果美国必须让其服务业加入“再工业化”工程,其服务业的资本也有来自中国市场的获利,换言之,中国也可以与美国服务业脱钩,以阻碍美方“再工业化”。
如果美方不愿意服贸脱钩,中方就要计较美国服务业在中国能否扶植本土服务业壮大。
中国经济势必愈来愈重视内需,内需就业岗位最多的是服务业,而消费与就业正相关,所以如何壮大服务业非常关键。那么,如何利用美国服务业在中国的投资刺激本土服务业崛起,将是不逊于技术崛起的重要课题。
对付特朗普,有时要使用“混混思维”,不能只强调“君子风度”。“混混思维”的特点就是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反应迅速,就算不讲武德也务求最快适应环境。特朗普就有这种特质,正常美国人都拿他没辙。
换言之,要应对完全执政,不受国会束缚的特朗普,常规做法可能不太管用。当黄飞鸿上了拳击擂台才知道不能用脚和肘,胜率就掉一半了。中方要在上擂台前就做出各种设想,包含平常想都没想过的手段。
大陆学者的主张,在战略层面没有问题,但在战术方法上值得商榷。学者毕竟比较君子,可以理解,我则比较了解混混。须知,台湾被“混混党”肆虐超过30年,什么下流的政治手段没见过?相较之下,特朗普还算诚实可爱,就是比较不拘一格。
总言之,这将是一轮精彩的博弈,我们的应对策略务求多样,争千秋,也争朝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