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明显异化的“水赛”,不仅无法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增进也毫无助益,并增加经济负担,还会无形中强化一种“走捷径”甚至“弄虚作假”的思维习惯。
朱昌俊丨媒体评论员
“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即将迎来寒假的大学生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竞赛通知”。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充斥着以低门槛、高获奖率为噱头的一批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这类竞赛被称作“水赛”。“水赛”已经衍生出“竞赛生意”,机构通过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获取不菲利益,也助长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功利心。
受访者展示某全国广告赛获奖证书
©潮新闻
近些年,中小学“山寨赛事”“竞赛生意”等话题已经引发了诸多关注和讨论,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赛事已被明确纳入了黑名单。却不想,如今大学生也在被各类“水赛”包围。
从调查来看,这些“水赛”主打的就是一个“各取所需”——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赛事拿奖、加分,主办方则是图谋大学生的报名费。据调查,这些“水赛”有的报名费高达千元。而一旦打上“国际”名头,报名费会普遍上浮,甚至不少“水赛”已经衍生出二次消费。比如学生获奖后,如果需要纸质版证书还需额外支付15元,成本不高的硬壳证书则需花50元购买,带硬壳的证书+奖牌需支付70元。很明显,这是妥妥地把赛事做成了生意。
为了最大程度吸引学生参与,或者说“割韭菜”,“水赛”的获奖率也是异常之高。业内人士指出,有些大学生学科竞赛奖项比例达参赛总人数的50%以上,甚至有的赛事所有参赛者都能得奖。有的赛事更是对参赛者资格、参赛作品规格等无任何要求,相关人员对参赛作品也不做任何形式的诚信审核,导致奖项署名虚假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了解了这些情况就不难发现,这样的“水赛”在大学校园大行其道,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形式主义的闭环。主办方随便找个理由设置一个赛事,赚取学生的报名费,然后发放证书;学生则拿着并不具有含金量的作品去参赛换来获奖证书;学校又将这些获奖证书作为奖学金、保研的加分依据——貌似每个环节都是在完成一种机械式、形式化地参与。因为,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较真”,这样的“水赛”就很难如此轻易地完成“收割”了。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学校方面对这些赛事的评价,要真正拿出严肃的标准。道理很简单,一旦这类含金量可疑的赛事无法随便换取加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然下降。对此,学校在对赛事的审核上,就应该多一些重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号和预期。
要知道,这类明显异化的“水赛”,不仅无法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学生也没有完整、投入地体验竞赛的过程,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增进毫无助益,并增加经济负担,而且还会无形中强化一种“走捷径”甚至“弄虚作假”的思维习惯。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该任由这样的赛事横行。而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至关重要——不仅要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参赛,也应该主动将“水赛”排除在各种评选、加分项目之外,防止一些含金量不足的竞赛在保研、奖学金等评选中浑水摸鱼。
同时,面对各类“水赛”的泛滥,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加大规范力度,做好相应的资质审核,并及时发布风险提醒,揭露“水赛”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