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平湖市西北部的钟埭村,只见村落内的民居白墙黛瓦、依水而建,自然景观优美宜人,路旁树木成荫、郁郁葱葱,河湖纵横交错,碧水滢滢。再移步钟埭村文化礼堂,发现这里集纳了便民服务中心、竹编文化馆、家宴中心、礼堂书屋、民情茶室等公共服务载体。
钟埭街道钟埭村坚持以“党建引领谋发展、美丽富裕新钟埭”为总体目标,按照“抓党建、强基础、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铸就“党建兴村、经济强村、生态靓村、文明新村”,全力推进全村文体、养老、公共交通等各项公共服务健康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周密部署并全力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十年风雨兼程,浙江省委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接力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千万工程”。“千万工程”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引领浙江乡村实现了全面振兴。通过这一伟大工程,浙江成功描绘了一幅“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壮丽画卷。
深化党建引领,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党建引领。浙江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强的组织基石。
在德清,坚持以党建引领青年入乡发展集成改革,坚持从青年需求出发,全力打造与城市对标接轨、错位互补的乡村空间,让每个青年都可以在乡村生活有所盼、事业有所成、心灵有所栖。去年以来,累计引进青创项目286个,新集聚入乡青年3565名,培育现代“新农人”4374名、其中青年占比达六成以上。
在绍兴市越城区,发布农业全产业链党建“六增计划”,积极探索兴村共富链实践路径,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兴村共富的深度融合,打造农业高质、农村和美、农民富足的亮眼名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组织是保障。党建引领,锻造乡村振兴“组织引擎”。
凝聚各方力量,构筑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形成多元化、协同化、高效化的乡村治理格局。
在嘉兴南湖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向深度广度拓展,切实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创设书记训练营、书记擂台赛等平台,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守护乡村平安。
在宁波市鄞州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注重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凝聚群众长效机制,推动权限下放、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切实提升了乡村治理整体效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浙江各地以“党建+产业”模式,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致富路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以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
比如湖州市安吉县,作为“中国白茶第一村”,溪龙乡黄杜村党组织主动和邻近的后进村干溪桥村开展党建联建,帮助其发展白茶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30多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感慨,“是党建联建串起了资源,推动了邻近村庄、强村弱村抱团发展。”
又比如宁波镇海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整合资源力量打造“共富工坊”产业指导中心,依托党建联建对接村企两端供需、串联上下游产业,推动“共富工坊”从“分散布局”向“规模集约”转变,实现以产兴村、以业富农。
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变革的生动缩影。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下,中国乡村正展现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迈向繁荣富强的坚定决心和光明前景。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浙江省将一如既往地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