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消亡论”中,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什么?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文科消亡论”中,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pixabay)

最近我试用了一款AI软件,给它输入主题和相关要求后,几秒钟就能生成一篇文章。这种文章怎么说呢,确实面面俱到行文流畅,但一个常年写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缺少灵魂。所以测试完后,我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如果我们继续写些套话、空话,可能真的要面临淘汰。但对于真诚写作的人来说,至少在AI真正拥有“灵魂”之前,文字的意义仍然无法被消解。

AI究竟能不能代替人的写作,这很像一个隐喻。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文学科是否还有位置,这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最近有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等不少国内外高校都在大幅压缩文科专业,“文科消亡论”再次上了热搜,也让我这种文科毕业生周期性地感到尴尬和落寞。

弄清人文学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探讨文科会否消亡的前提。大学中文系老师都会告诉你,文学是“人学”,其实人文学科本质上都是关于人的学问。也就是说,如果理科的终极是揭开宇宙的秘密,并让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那么人文学科是在研究人,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人作为万物之灵,实在是太难以捉摸了。尖端物理学已经能证实中微子、暗物质的存在,但一个大活人站在你面前,你却无法确证她(他)究竟爱不爱你。医生可以用药物抑制你的生理痛楚,但却搞不清楚,丰衣足食的你为什么会内心如此煎熬。

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尝试用哲学沉思的方式,用文学抒情的方式,用史学总结的方式,用法学规范的方式,去认识人、理解人、引导人、克制人,于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有了大学里的人文学科。可以说这些学科的奥义,是人类几千年自我探究的结晶,说到这里,文科到底会不会消亡,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大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社会发展对学科进行调整,其实可以理解。但学科调整和轻视人文学科其实还是本质不同的两件事,很多人担忧的正是后者。

科技发展使得物质极大丰富,但有时候丰富带来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大的欲望。于是人的精神底线越来越失守,功利主义成了处事圭臬,什么能赚钱就学什么,什么能成功就干什么。如果大学里没有了人文学科的反思和内视,被教育者的人格能否健康成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能否很好完成,都是问题。

所以大学调整学科,如果出发点是让文科教育更精准、更适应时代,值得赞许。但如果出发点是认为“文科无用”,以至于在大学的带动下,全社会也都弥漫此论调,则非常值得忧虑。我们之所以要对这个话题反复论说,并不只是要维护文科生的那点自尊,而是有远虑存焉,这也是为什么几年前清华大学校长要给新生推荐《瓦尔登湖》的原因。

如果时代是一辆列车,那么它飞驰得越快,乘客们越容易站不稳,现在我们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在人类发展史上,之前的几千年其实人们的生活状态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进入现代社会,人一天接受的信息可能比过去一个人一生都多。人的血肉之躯真的准备好接受信息轰炸了么,或者说我们的心灵进化真的能跟上技术的飞速迭代么,这都是很值得探究的课题。

在技术进步、物质丰富以后,人们发现焦虑、孤独这些情绪反而比匮乏时代更为挥之不去。人将何以自处,答案可能无法从技术中寻找,而只能通过自省的方式化解,而这恰恰是人文学科探究的范畴。或许在当下,大学里人文学科不但不应“消亡”,反而应以通识教育的方式贯彻于教育的全过程。而在大学以外,人们更应该保持跳出世俗生活,寻找精神休憩居所的能力。

毕竟,人不是机器。毕竟,即使是机器,还需要一套稳定平衡的操作系统。

(文/于永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