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塑“制造重镇”》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重庆:重塑“制造重镇”》

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有这样一件“镇馆之宝”——一台可产生4000吨压力、重达500吨的大型液压机。这台液压机于1972年在四川汽车制造厂安装投用,全国仅生产了2台。

这是一台来自三线建设时期、能代表重庆工业实力的“遗产”。它所折射的,是重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制造业崛起之路。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2024年12月23日重庆市委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制造”一词频频出现:“要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瞄准先进制造业促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无不彰显重庆作为中国极具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基地所肩负的新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重庆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一个新的“制造重镇”正在重塑。

“制造”重镇

在人类工业史和城市史上有过这样一次史无前例之举。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外工业产业向着交通发达、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便利的地方集结。然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浩浩荡荡地从东部、北部地区纷纷迁往偏僻闭塞的西南、西北地区,数百万名建设者从富饶之地钻进崇山峻岭、大漠戈壁,书写下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壮丽篇章。

这就是新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就是按照当时我国地理区域,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一线为沿边沿海地区,二线是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区域,三线涉及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

重庆是三线建设覆盖范围最大的中心城市。在时代感召下,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及北部地区迁至重庆,为国“铸剑”。

重庆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有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兵工厂,机械工业配套能力强,原材料工业发达,特别是制造业需要的钢材品种齐全;要素条件好,长江黄金水道、成渝铁路、川黔铁路等交通要道联通各地,境内水量丰沛,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人才集聚效应强,从1964年到1966年,涉及原煤炭部、冶金部、化工部等10余个中央部门的企事业单位从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12个省市内迁到重庆地区,内迁职工超4万人。

1965年,上海、江苏、辽宁等地的仪器仪表及配套企业内迁重庆,组建四川仪表总厂(现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数千名职工与青年知识分子脚踩荒坡、白手起家,投身国家仪器仪表工业基地的火热建设。

“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要!”1966年春天的嘉陵江畔,口号声嘹亮。那一年,川仪一厂在重庆市北碚区拔地而起,实现“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还在几年间建起20余家分厂。遥远天际的火箭上、深藏地下的油田里,都有川仪厂研制的仪器仪表。1984年,川仪七厂研制的弹性元件产品助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升空。

1974年,在重庆市长寿县(现重庆市长寿区)的长江边,我国首个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四川维尼纶厂(现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正式开建。筑厂房、立高塔、架管廊,外国专家带着先进技术从大洋彼岸奔赴而来,200余名化工专业高校毕业生、3000余名知识青年加入建设大军,一座“天然气化工之城”从无到有,崛起于大西南。197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一则新闻让全国人民沸腾,“四川维尼纶厂打通全流程开始试生产,年产维尼纶丝四万五千吨,织成布,全国平均每人一尺”。

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三线建设铸就了“重庆制造”的坚实底盘,助力重庆拥有我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奠定了重庆坚实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基础,显著增强了重庆的科技实力。而在三线建设中展现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精神特质,已内化为巴渝大地的文化基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智造”恒业

企业总是随着时代变迁潮起潮落。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大规模“抢滩”中国市场,企图凭借强势资本、技术优势、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等一举占领中国市场。此时,一些在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由于市场应变能力不足,跟不上外资、民营企业的轻快发展步伐,产品技术、质量遭遇瓶颈。

“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不相信我们留不住人才、不相信我们造不出世界级产品!”这一呐喊,成为重庆老三线建设企业的干部职工的共同呼声。

四联集团将资源最大限度向技术中心、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形成以技术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新格局。广大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有人半夜从简陋的架子床上醒来直奔试验室,说是梦见了新的解决方案。

几年间,智能控制系统、智能调节阀、分析仪等新产品相继问世,四联集团多款智能产品实现数字化升级,填补了多个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频频“出海”竞逐国际市场。

2023年11月,四联集团旗下的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接到紧急任务——“国和一号”核电机组使用的某款国外汽机旁路调节阀出现严重故障,经过多次维修仍无法正常运行,亟须替换阀门。该公司迅速成立专项组,各部门协同作战,联合科研机构攻关,仅5个月便实现供货,保证该核电机组顺利试车,为“大国重器”提供了关键支撑。

“起源于三线建设,发轫于改革开放,历经风雨洗礼,四联集团已成长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领跑者。”四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善斌说,“今后,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高度,让更多主力产品走向世界。”

“逆袭”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身上。1998年起,川维化工公司锚定从“多”到“尖”的目标,全力投入科研创新,开发出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工化纤产品,逐渐确立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开发全球单台(套)产能最大的天然气乙炔炉等专有设备;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成为VAE(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产品国际标准第一起草单位,VAE产品连续21年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同样诞生于三线建设时期的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陷入低谷,如今也迎来蜕变。国产大飞机C919有五成以上的铝合金材料由该公司生产。其加工锻造的7050铝合金厚板,被称为“行业内最难铸造的铝合金之一”,曾经只能依赖进口,但现在已经实现完全国产化。

“质造”重塑

经济发展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对的是“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近年来,受“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发达国家推动产业链回迁、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重庆制造业逐渐陷入“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相比于广东、浙江等地区,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差距明显;全市尚无规模上万亿元的产业集群,规模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数量也相较不足;上榜“2022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名单的重庆企业仅10家,且排名均在100名以后……

重庆制造业,该去向何处?2组数字成为解锁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密码”——“33618”和“416”。

何为“33618”?重庆聚力打造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6个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

何为“416”?重庆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排名全国第二,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近五成,己二酸产量居世界第一,氨纶产能居世界第二……巴渝大地上数字车间、智慧工厂蓬勃兴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新产业快速增长,生物制造、前沿材料研制加速布局,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正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眼下,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在重庆叠加,为重庆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这样的机遇,吸引了世界著名的高端制造业强国——德国的目光。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大背景下,近年来,重庆与德国有关城市的合作日益加深。

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首站落地重庆,传递出深化双方合作的重要信号。朔尔茨一行当天参观了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德国博世集团与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立。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朔尔茨饶有兴趣地体验了氢动力模块装配,并竖起大拇指点赞。

“重庆现代化建设势头良好,营商环境优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朔尔茨说。

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朋友”进入重庆制造业市场:1月,德国克诺尔集团轨道系统重庆生产基地在重庆市铜梁区投产;2月,世界500强德国利勃海尔集团齿轮加工机床及自动化系统总装生产基地落户重庆市永川区;6月,重庆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德国累计在渝设立94家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25家,包括汽车企业12家、装备企业7家、消费品企业4家和化工企业2家。

为何众多德国制造业企业看好重庆?

“重庆是中国西部的制造重镇和中欧班列的起点,与德国的产业联系紧密。”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有着相似的“产业基因”,德国有关城市的工业支柱和发展方向与重庆的制造业特点高度契合,“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话题,这更显示出重庆‘智造’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2024年11月底,2024重庆民营企业100强、2024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数量占2024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比例为54%,较2023年增长5%。

在这份榜单中,一些企业的成绩格外亮眼: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成为重庆重返“汽车第一城”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飞机棉”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成为全球第3家、中国第1家能够自主生产“飞机棉”的企业;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创新,率先成为“单芯片跨域融合”产品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这份榜单所彰显的,正是以“制造”为“家底”、用“智造”创未来的重庆“内涵”。

从作为战略后方的“三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线”,重庆制造业在市场变化中奋楫搏浪,与时代同频共振。一个重塑的“制造重镇”,正在向“新”而行,拥抱世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