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2024年度经济学家
他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连续创业者,30多年来参与创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领导创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以及北京大学英国校区等多个著名教育和研究机构。他更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等专业领域深入研究,讲授的“经济学原理”成为最受北大学子欢迎的启蒙课程之一。他持续关注现实问题,坚信经济规律的力量,在纷繁变迁的大时代里守正出奇。
在《中国新闻周刊》 “2024封面人物”录制现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被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两年金融专业遇冷的趋势?
“金融确实曾经非常热,现在有退潮之态。”随后,海闻话锋一转,金融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行业,是一国经济的血液系统。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创新、产生新行业,也要靠资本市场去支持和冒险。“暂时的现象不意味着金融行业的衰落,金融行业仍然需要最优秀的人才。”
一位与海闻共事多年的北大汇丰商学院教师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谈起,经济学的专业训练让海闻坚信理论和逻辑的力量。他创建和发展北大汇丰时,总能跳出眼前表象,将问题放在更长跨度的历史或国际环境中观察。
2004年,海闻到深圳创办北大深圳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前身)时,深圳GDP刚过3400亿元,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置身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北大汇丰商学院不断为经济发展输送年轻血液,这所商学院的二十年成长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腾飞的一个缩影。
“经济学主要是分析,而不是预测。”海闻说,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共存,甚至挑战会更多一些。而他要做的,则是搭好平台,培养更多有影响力的经济学人。
运用比较优势
2004年,暂别创办十年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到深圳,从零开始组建北大深圳商学院,在海闻看来,这一挑战颇具诱惑。
海闻做事喜欢“与众不同”。CCER首届双学士毕业时,北大还没有院系举办毕业典礼的先例。海闻在征得学校同意后,专门从美国的大学买了一套学士服和学位帽带回国,找到浙江乡镇企业仿制了300套衣帽运回北京,举办了国内自1980年实施《学位法》以来最早的穿学士服的毕业典礼。
在事业选择上也是如此。2004年夏天,考察完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后,海闻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到深圳办高等教育,能做哪些不一样的事?能做哪些能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事?至于办学中必然遇到的师资、生源、与本部关系、与所在城市关系等挑战,反倒不是左右创业抉择的关键,只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用经济学术语说,这叫专注于比较优势。年少尚未接触经济学时,海闻已经不知不觉这样做了。
海闻1952年出生于杭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在金陵大学读无线电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时,海闻还在东北边境农村下乡。他最初也准备报考理工科,但考虑到自己从小对文史哲的兴趣和日常积累的知识,海闻判断,选文科能有机会考上更好的学校。当时的高考是先报志愿后考试,海闻经过冷静分析,大胆地选了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最终,他如愿被北大录取。
大三夏天,和海闻同班同宿舍的易纲被公派留美学习,激发了海闻的留学念头。海闻说,他们那一代学生出国的目的就是学习先进经济学理论,了解发达国家的体制与政策,借鉴其经验教训,学成后回国参与国家建设,“出国是为了回国”。
选择留学还有另一重考虑,“进北大后才发现优秀的学生太多,留在国内考研或工作,自己并不比别人有太多的优势,我应该找一条不同的赛道”。海闻说,当时公派留学名额有限,而他有不少亲戚在美国,两位舅舅曾提出,如果海闻有机会去美国深造,会提供支持,这算是海闻的“比较优势”。于是,1982年大学一毕业,他就通过自费留学的方式也去了美国,在加州攻读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选择与众不同并不意味着比别人更轻松。”海闻回忆,当时国内大学生毕业都是根据计划分配工作,他是恢复高考后北大本科毕业自费留学的第一人,完全不清楚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初到美国时,海闻英语不好,无法胜任助教助研这样的岗位,只能到餐馆、图书馆打工,最奔波时一个暑假同时打了四份工。
更大的挑战来自专业学习。海闻本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美国读的西方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对数学要求很高,而当时国内经济学不学数学,难度可想而知。经管类专业教学对英语和数学严格要求的特色,也延续到了后来海闻对商学院的管理中。
1994年,已经在美国高校任教的海闻决定回国,同林毅夫、易纲、张维迎等海归经济学家一同发起创建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海闻说,他回国自设的使命之一是在中国高校推动当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时隔十年,选择去深圳再度“创业”,海闻希望在改革开放前沿对高等教育进行更多探索。北大深圳商学院刚创办时,国内数得上名的商学院已有二十多所,大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最具经济活力的深圳却一所没有。尤其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家素质亟须提升,城市产业亟须升级,深圳具备创建商学院的必要条件。
“在深圳办商学院的独特优势是离香港近。”海闻说,利用这一比较优势,北大与港大合作,开创了国内研究生教育史上首个不同学科互补的全日制“双硕士”项目。两所世界名校强强联合的金字招牌,很快帮这所年轻商学院在激烈竞争中打开了局面。
海闻介绍,商学院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去行政化、引入“预聘—长聘”(Tenure-track)制度、教授参与招聘与教学科研管理、行政为教学科研服务等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新制度。“新学院不存在历史包袱。”在海闻看来,得益于这一优势,北大汇丰创造了很多中国商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第一次”。
创新商学教育
为探索高等教育改革而来到深圳,海闻确实获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最初是在商学院内部革新。“深圳的高等教育不应简单复制中国已有的模式,应该在改革中发展。”海闻举例,商学院内部彻底去行政化,在学院建制方面不设系、尽量减少行政单位和决策层次。在行政管理上,商学院取消了行政人员的寒暑假,采用带薪年假制度,以保证学院的正常运营。此外,在财务上实行学年而不是日历年的预算决算制度,确保学院运行正常和资金安全等。2008年,汇丰银行捐资支持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北大“深圳商学院”冠名为北大“汇丰商学院”。海闻在学院推行全英文教学,学生入学面试、上课、作业、论文、答辩等都使用英文,相当于在校内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环境。
当时海闻也担任着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职务,很快将“改革”推广到了整个深研院。在新校区中,他推动了很多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北大深研院的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包括生物、化学、医学等各个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包括了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等专业。汇丰商学院也强调经济、金融、管理、传媒之间的交叉研究和教学。
“要跟本部形成差异,专注于应用学术研究。”海闻说。北大本部有很强的基础科学研究,深研院则可以发挥深圳产业的地域优势,发展应用性学术研究,如生物制药等。
同时,海闻特别强调和坚持国际化办学。在主持深研院工作期间,他邀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杰弗里·雷蒙到深圳创办了中国唯一既培养中国法律硕士,又提供完整美国法律教育(J.D.)的北大国际法学院。
2017年,海闻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加盟北大汇丰商学院,并担任“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萨金特亲自设计和主持学院经济学博士项目,并每年在学院参与多场宏观经济领域的国际研讨会。
国内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商学院办学模式,商学教育本身早已发生多次迭代。在海闻印象中,最早的商学院教育强调生产管理的有效性,而后转向对人的管理制度的设计,现在则越来越重视对商学人才的全方面培养,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有道德要求。
“诚信、守则、荣誉、责任、理想、境界等,都是未来领袖和商界精英最重要的素质。”海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强调,企业家在发展企业时,不仅要有个人行为底线,还要将社会责任、对人类的贡献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果和1994年回国创办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历对比,海闻认为,经济学以理论创新为主,而商学更侧重于实践与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生不用很多,主要招收对理论研究特别感兴趣又很有研究潜质的学生,而商学院则需要培养很多人,各行各业都需要。“一流商学院应该吸引很多优秀的学生来学习,把他们培养成创新创业人才和精神文明楷模,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18年,汇丰商学院在英国牛津郡创办了首个自有校园、自主管理、自授学位的中国大学海外校区,把教学科研平台搭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
“这是多年坚持国际化办学和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海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教育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派人到国外学,到引进外国学校到国内合作办学,如今北大汇丰商学院能走出国门,到高等教育非常发达的英国牛津郡建立校区,也是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推向新的阶段。
“搭台的人”
海闻说过,自己很幸运,他们这一代经济学者赶上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这个历史性机遇为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只要有过硬的专业和理论水平,可做的事情非常之多。”
海闻回想上大学时,课堂上的西方经济学仍只讲“流派”,没有讲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经济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缺少优秀的学者,主要是因为缺少培养高水平学者的平台。”海闻当初选择回国,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想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他也是这样做的,先后参与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中国经济学年会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等平台。
为全力以赴筹建和发展北大汇丰商学院,他暂且放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回顾过,海闻在创办商学院之初曾和他透露,等七十岁以后再续学术生涯。但实际上,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研究从未停止过。
从大学开始,海闻的兴趣就集中在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长久以来,他一直在探索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如何顺利从传统经济转型到现代经济?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他逐渐对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理论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他。
“中国仍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过程,‘起飞’还未真正完成,一段时间内保持超5%的中高增速都是有可能的。”海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他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始终保持乐观。但正如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一样,海闻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能否成为现实,既取决于国内的改革开放能否持续和深入、国际的经贸合作能否不断发展,也取决于国内外的政治、科技、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作为经济学者,他始终秉持经济学专业的观点,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创业创新并推动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政府则应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人们发挥创造力。同时,政府应该关注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承担起消除贫困、 保障基本住房、医疗、教育等责任。“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他从来高度一致,绝不随波逐流、东摇西摆。”与海闻相识三十多年的北大国发院教授周其仁这样评价。
在北大国发院三十周年庆典的圆桌会上,黄益平问海闻,曾经说过的七十岁以后再做学术的承诺,还作不作数。海闻说目前看来,可能得推到八十岁之后了。
如今海闻已经卸下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的职务,但仍保持着“空中飞人”的忙碌状态,经常往返于深圳、北京和英国牛津,继续为商学院发展而奔走。
他身份众多,是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也是备受企业家推崇的创业领袖。问及他最喜欢的身份,海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是一名经济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创业者。
海闻认为自己是“搭台的人”,“不一定每次都非要自己在台上唱戏不可”。他认为,作为一个团队的组织者,应有牺牲精神,他希望“能把优秀的学者组织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能够去做一些事情,多影响一些人”。
发于2025.1.6总第117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海闻:经济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创业家
记者:李明子
编辑:闵杰
运营编辑:马晓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