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明的城堡屋顶和远处的商业楼
在贵州黔西南州的兴义市东郊,
一个农民耗时六年,耗资十多万,
以家里的祖宅为基础,
徒手搭起了一座10层楼、23米高的木质小楼。
屋子的主人陈天明,
曾是国内最早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高材生”,
如今回到老家种地、养鹅、喂牛。
晚上就爬到八楼,
在不足3平米的空间里读书、过夜,
过着“摇摇晃晃的日子”。
刘明在植物园中
2008年汶川地震后,
村子里的房屋大面积倒塌,
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85后汶川小伙刘明,
35岁,不上班,也不结婚,
花光所有积蓄,
和父亲一起在自家的宅基地上
建起了一座6000㎡的植物园。
收集的原生物种超2000个,
给川西的野生植物建造一座庇护所。
不同角度的红色城堡
从兴义市区出发15分钟后,我们的车子驶上通往梨树坪的小路。远远就能看到陈天明的红色城堡,和背景的钢筋森林形成鲜明对比。
陈天明在楼上和我们打招呼,小跑下来帮我们搬设备箱。经过一条狭窄的石子路,我们来到了陈天明家的院子,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陈天明每天都会接待几批游客,有的只是在门口拍个照,有的会进来和他攀谈一番。
今年夏天,陈天明的弟弟给城堡挂上了灯笼和霓虹灯,夜幕降临之后开始闪烁。常常有不知情的人深夜造访,把这里当作农家乐或者废弃的游乐园。
这里原来叫永兴村,陈天明长大的地方,曾经有2000多户人家,他家所在的二组如今只剩下他的“城堡”和零星几处平房。方圆20亩地都是陈天明一家的使用区域,他挖了水渠和鱼塘,种下柳树和芭蕉,三米多高牧草围成一圈,城堡矗立在正中央。
城堡的一楼是祖上三代留下的老瓦房,陈天明靠自己的想象,将它拔高了20米。父母和弟弟住在一楼的老房子里,而他自己从2019年开始,每建一层楼,就向上搬一层。
五楼书房
左:六楼茶室 右:七楼卧室
刚开始盖楼的时候,陈天明没有那么多艺术考虑。房子盖成城堡的形状,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木材市场的合成板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太压抑,所以城堡是红色的;内部更难说有美感,长长短短的木头毫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布满钉子又缠着铁丝,二三楼的地面布满了鸽子粪便。
盖着盖着,他把过剩的自我意识也放在里面,五楼以上慢慢多了一些情趣。
阳台上种了十几盆绿植
南部五楼的阳台上摆放着十几盆绿植,吊兰、紫罗兰、玉树、龟背竹、仙人掌……他喜欢植物,在杭州跑闪送的时候,他在花鸟市场买了几盆兰花,装点15平米的出租屋。
书房里摆着成堆的旧书,都是他从二手书市淘来的。楼里还挂了起码好几十幅字画。五楼北部挂的两幅书法——“惠风和畅”和“惟吾德馨”,是他在杭州认识的书法家送给他的,分别出自《兰亭序》和《陋室铭》。
“自己房子也简陋,确确实实简陋。至于德那块我们就不谈多少,道德是自我约束,法律是约束别人,道德是不能拿来约束别人的。”
城堡在工地和商业住宅楼中间尤为显眼
站在城堡上往外看,远方是成片的安置区和商业住宅楼。贵州是新晋的旅居胜地,兴义也建起不少新楼盘。来自上海、北京的退休老人,只要花50万就能买下四室两厅的养老房。
2018年,永兴村3500亩地被当地征用,计划建设一个文旅项目。因为不满意赔偿方案,包括陈天明在内有40%的人家一直没有搬。文旅项目不到半年就烂尾了,上千亩土地荒了好几年。已经搬离的村民也陆陆续续回来开荒、种菜,已经复垦了七八成。
2021年初,陈天明家的房子有不少被有关部门强制认定是“违建”,为此,他一直在打官司,一审二审都败诉了,这个月底还要开庭。“我对大自然的暴风雨已经无所畏惧,对于人世间的暴风雨也应如此。”
这座因为突发奇想、拼凑出来的“怪楼”,象征着某种坚持和执念。他常常改变城堡的布局,调整爬楼路线,每天在不同时间、从各个角度记录下城堡的模样,频繁更新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
在“城市包围农村”的必然里,他想坚持得更久一点。
以下是陈天明的讲述。
2018年,改造前的老瓦房
2023年春天,造到六楼的时候
我1982年出生在这里,一楼的老瓦房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读初一的时候,我帮着我老爸又盖了一座平房,全家慢慢搬到平房去住。
到了2018年的时候,老瓦房有十来年没住人,檩条都腐蚀了,屋顶也漏水,我就决定给它重新翻个顶。翻顶的时候突发奇想,能不能顺便再增加一层。忙了一年,盖了二三层,从第四层开始就是搞着玩了。
到了2019年底,已经建到了第五层,我又突发奇想搬进去,体验一下住得高是什么感觉。
我把一格当作书房,做了个书架和书桌,另一格当作卧室,放了一张木床,整整住了两年,都安安稳稳的。空闲了就看书,《全球通史》,大部头3000多万字的,都看完了。
需要蜷缩着才能上下楼
刚搬到第五层的时候,觉得这里已经够高了。但是住了两年过后,又想要再拔高一点,闲来无事就开始建第六楼,又在那里住了差不多两年。
今年上半年都住在第七楼,这时再回到五楼就觉得完全矮了。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想要在三伏天住在第八楼去看一下,我就给它封起来,在里面住了90多天将近100天。三伏天结束过后又回到了第七楼,把八楼的墙又拆空了。
每一层的生活整体上是类同的,不同的是心情。在四楼、五楼的时候,下面有人来,有点什么声音,还容易听到。到了六楼以后,因为我是近视,楼下的世界对我来说都是朦胧的,哪怕是熟人来了我都看不清楚,隔绝感更强一点。
城堡外观全貌
建这个房子,我第一就要保证它不被风吹倒,肯定要做好充分的科学准备。气象数据我要查的,我们这里不会有台风,历史记录最高的风就是9级。
我不会画图纸,全部就凭空设想,因为也简单。我大学的时候还学过解析几何,那种空间想象比这个复杂多了。楼越高,面积就越来越小,材料花得也不是很多,只是拿材料上去费劲一点。
房子每层的中部比南部北部都高半层,错开的,更稳固。顶上几层不住的时候我就把墙拆掉,风直接可以穿过去。
今年给城堡装上了固定绳
今年五月份,我们这里有三次大风大雨,市区里面很多树、围墙、玻璃、卷帘门都被吹倒了,我这里还是安稳的。
那时候我住在七楼,明显能感受到晃动,还是会害怕。我还做梦梦到我的房子被吹倒过了,一醒来过后还是安然无恙。但是我就有那种胆量,哪怕是倒了,我都要在屋里面。更何况我知道屋子的结构,最多是把一些板子吹下来,框架我还是有很大的自信的。
五月份一过后,我又继续加固了很多次,拉起了绳子,还费了不少劲搬水桶、抱石头上去,把整个楼压得很重的。以后再吹这样的风,完全一点都不怕了,因为经历过了。哪怕十级风它都不可能会吹倒,晃动那肯定还是会存在的。
就像一个人一样,你看起来觉得他危险,但他不是一个危险的人,是不是?
2018年4月5号的上午,我当时在杭州跑闪送,突然接到家里面通知,说我们村要拆迁,因为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回来。后来又闹疫情,六年以来一直没有再出去。
4月8号凌晨3点多钟到家的,到处都是废墟,院子里面二十多年的桂花树和十多亩承包地的石榴树全被推毁,围墙被推倒,路都被建筑垃圾埋掉了,第三天才慢慢刨出一条小路来。
大片的牧草都是陈天明家种的
后来这块地一直荒着,三五十亩都没人用。地里全是石头,没有泥土,只能长野蒿。我们家是第一家来开荒的,把石头从土里挖出来,建筑垃圾捡回来就存着,后来都用来盖楼了。
见到泥土之后,我们又把牛屎粪鸭屎粪鸡屎粪拿去倒在里面当有机肥,肥力还是提高了一点点,不然现在草长不了这么好。
复垦花了两年的时间,先是种了一些菜,陆陆续续栽了很多芭蕉树。2019年的时候挖鱼塘,我亲自人工挖了三四个月,晒得黑黑的,瘦了10多斤。鱼塘挖好就插柳树,牧草已经栽了有三年了,一年亩产两三万斤,专门用来养牛,嫩的割来喂鹅也非常好。
家里的各种动物
家里有好多动物,两头牛,八九百斤的,十一条狗,十五只鹅,六只土鸡,三只兔子,一只猫,二楼还养了十几只鸽子。
一开始想看看能不能养来卖,前两年经常性地卖鹅卖鸭卖土鸡蛋,但是投入也多,场地建设都要上心。今年还是给它们散养着玩了,不想那么辛苦,何况也不一定有回报。
这半年我在鱼塘边上搭了好几个棚子,有时候就坐在下面,泡茶,看书。待的时间久了,好多鸟儿都飞到这里,它们以为这里没有人。
每天割牧草喂牛喂鹅
挖鱼塘
去年12月份的时候,一次性建了七八九层。前几个月又在九层上面建了一个小平台,算是第十层,只有一平米大。
这里视野广阔,一楼没风的时候,这上面都会有风,晴天的时候在上面吹风很爽。大中午的话就待不了多久,一般是到了傍晚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我要是闲了,就在上面待个一个小时。
只有五楼的时候,我还给这个楼起名叫“望霞阁”。其实五楼的高度比第十层差了将近10米,在这里望朝霞和晚霞都比五楼好很多。朝霞从这个方向升起来,晚霞从那个方向落下去,飞机起落也都可以望得到。
在南京农业大学时的影像
我的专业叫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系。我们是学校第一届,全国除了我们就只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之类刚开了一年。除了要学数学系的基础课程,比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还要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我们也要学,一开始学最基础的C语言,再往上就要学C++,学java。
城堡里的旧书堆和书画
老早在大学的时候其实就很喜欢农村生活,到了大三下半年我就没有学习了,大四就回家创业养牛,最后也没有获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
养牛失败之后,因为要还助学贷款,2006年12月底去上海打工,天天满大街去跑销售,计划每个月存1000块钱,两年把助学贷款给它还掉。
我现在的状况其实是以前很向往的,农业生活也好,人际关系也好,都尽可能都简单一点。就连兴义本地的高中同学约我出去吃饭聚餐,我都不去。
之前有媒体给我取的标题是“他的自由23米高”,可能我也不觉得我的自由只有这么一点。只是站得更高一点,隔绝感更强,独立感更强,那种自由感可能也更强一点。
刘明在植物园
刘明父子的植物园藏在川西岷山的峡谷之中,这里距离“5·12汶川地震”的震中仅有13公里,也是进入川西高原的起点。
靠近的路途中,群山连绵无尽,天空低垂,云雾好像触手可及。傍晚时分,山区的野猴经常出现在园区附近逍遥。
植物园的入口是一本书的模样,嵌着并不工整的马赛克字样——“植物改变世界”。在这个外卖都无法送达的村子,“世界”的概念显得庞大,但又可以十分具体,植物参与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从氧气、食物到生活必需品,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入园处3米高的“植物界八仙”
塔黄塔(左),塔黄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一生只开一次花
一进园,3米高的“植物界八仙”守护在路的两侧,古怪又呆萌,“每个神仙都有一个植物法器,就像八仙过海”,刘明带着我们往里走。彩色的瓷片小径通向植物形态的马赛克雕塑——百合亭,龙胆亭,塔黄塔,“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访花的昆虫”。
园区的墙体由几十幅马赛克的植物拼贴画组成,每一种植物都成了“精”:天山沙参长出双脚,鸢尾是明艳的舞女,玉凤花变身振翅的白鸽。这些马赛克景观,只是刘明脑袋里部分幻想的具身。
植物园里的玉凤花(左)被做成了拟人化的马赛克图案(右)
植物园航拍图
刘明生于1989年,今年35岁。他个子瘦小,讲话缓慢而温吞,他打趣像自己这样的“留守青年”在村里寥寥无几。儿时的玩伴大部分都在城市定居了,孩子都有了好几个,他既没结婚,也没恋爱。
植物几乎成了他日常生活里唯一的伙伴。他白天给植物做日常养护,浇水、授粉、播种繁殖,晚饭后查阅资料,进行引种目录整理。植物不会说话,刘明也不用说话,以至于语言对于他都变得生疏。
植物园里保存着2000个原生物种,大部分都是父子两人引种繁殖的高原植物,被存放在园区里的两个大棚,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以及还未发表的新物种。
植物园里的绿尾大蚕蛾(左)和蝴蝶(右)
植物园里的光萼斑叶兰
马赛克花园里,川西乡土植物怀抱雕塑,醉鱼草、川西樱桃、臭牡丹、云南石仙桃、瘦房兰、绵枣儿……也有小动物频频拜访,红嘴蓝雀偏爱园子里的火棘果,松鼠在秋天偷吃野樱桃核,角落里,常有鬼鬼祟祟的螳螂、华丽的龙蜥属、会变色的峨眉树蛙。
“5·12汶川地震”后的村庄
建一座植物园,曾是父子两人长达十年的梦想。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村子顷刻之间成了废墟,大大小小的石块从四周的山上剧烈滚落,家门口的213国道被砸出了半米深的裂口,房子裂了四五条缝,父亲刘先友回忆道:“天摇地动,路全部断完了,啥都垮光了。”
最心痛的是刘先友种植的1000多平的珍稀兰花,在地震中几乎全部损坏。21世纪初期,这些兰花的市值一度飙升至上千万元,有的品种一棵单苗就可以卖到20万元。这是一家人离“财富神话”最近的时期。
只是神话随一场地震破灭。地震发生时,刘先友正在都江堰的花鸟鱼市采购一种特殊的保鲜袋,刘明在成都的一家发廊做学徒。村子与外界连通的唯一道路被阻断,刘先友只能从都江堰徒步走回老家,撑着一根竹竿翻山越岭,三天后,他站在家对面的山头上,看到园子里的钢化大棚碎裂,废墟里的兰花像散落的尸体,枯竭而死,他的眼泪啪塔啪塔地落下。
刘明拍摄的野生花卉
一家人在临时安置点度过3个月后,刘明陪父亲去野外拍摄植物,他看到山脊满目疮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经过的地方,物种被完全毁坏,他强烈地感到植物生存的“被动”,“灾难面前的话,人和人是可以互助的,但是植物只能呆在原地”。
从那时起,刘明和父亲筹划:给植物建造一个庇护所,如果这些植物能从高海拔的山野移植适应到低海拔地区,它们也许会获得更多生的可能。
刘明为植物做日常维护(左)、在山野中考察(右)
川西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落差高达4000米,物种极其丰富。一个小小的汶川县,就有8种不同的气候带,有超过4000个物种。
父子两人的植物园位于海拔1000米的地方,属于高海拔和低海拔的过渡地带,很适合做高山植物的过渡驯化。
植物园里的万寿竹(上);直距淫羊藿(下)
上世纪90年代,刘先友成了一名植物向导,带各地的科研人员、外国友人,深入川西考察物种。刘先友隐约觉得山里的野生植物“有观赏价值”,为了凑钱买相机给植物拍照,他上山采木耳、采药材,然后用一筐一筐的野生药材张换成一张一张的钞票,最后凑齐1000块买了一台相机。
父亲刘先友拍摄的植物,绝大部分照片在地震中毁坏
“汶川县都没啥子人用相机”,随后刘先友又配了一台脚架。每次出门,他的包里至少要装五六筒胶卷。30年里,他为植物留下了近10万张“写真”。
1999年,世纪之交,刘先友开始尝试种植兰花。不到两年时间,他种的兰花,卖出了万元天价。一伙从云南来的人跑到刘先友的兰花基地,用枪顶着他,想抢他的兰花苗,他迅速地从厨房里拿来菜刀,跟对方对峙了十几分钟。
看着父亲走出了自己的“传奇”,刘明对“读书考大学”的传统路径产生了逆反。
16岁那年,刘明辍学后四处游历
高一下学期,刘明辍学了。辍学是一时兴起,当时正值文理分科的前夕,一个午后,他把桌仓里的书全都落到了桌面上,营造出自己在场的假象。逃出校门的瞬间,他心里响起beyond的那首《不再犹豫》,觉得人生豁然开朗。
无所事事地穷游了一年后,刘明去成都学美发。在理发店当学徒的日子,没有想象中“混社会”的自由。从早到晚,他只能在一颗颗脑袋之间穿梭,卷杠子、调染膏、洗头按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打烊回到宿舍。
半年之后,汶川地震摧毁家乡,刘明回到老家汶川。被消费支配的城市生活,相较广阔奇幻的大自然空洞乏味,刘明决定不再外出,和父亲重拾他的植物旧梦。
马赛克花园一隅
2018年,瓷片园终于开始建设,刘明喊来村子里没有外出务工的叔叔阿姨,一起建造这座“异想天开”的植物园。
大家先是把酒瓶打碎,再按照瓷片的颜色分类。然后用钢筋焊出雕塑的整体结构,再覆盖一层钢丝网。结构稳定之后,再抹水泥,贴瓷片。
小型图案有时格外耗时,比如高山植物绿绒蒿,它的茎杆上长着细小的绒刺,阿姨们就得用双轮钳把瓷片剪得细碎,然后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贴片。
刘明的设计草图
刘明没有学过画画,只能硬着头皮用彩铅再现脑海里的“植物宇宙”。虽然图纸画得歪歪扭扭,好在,村民都能会意。
花园里也有一些即兴的“神来之笔”。施工的途中,刘明曾在园区看到一只眼斑螳螂,翠绿的翅膀上有两个圆润的斑点,像两只眼睛,刘明用树枝轻轻地拨了一下它,看到它展开了从暗红渐变到透明的内翅,如同女王的华袍。他当即决定,做一个眼斑螳螂的雕塑。
人工授粉前,刘明会先给植物拍“证件照”
刘先友曾在野外考察时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失温,当时在海拔3200米的阿坝州理县三岔沟,夜晚的气温只有2-3度,一场突然其来的暴雨,让他感到大脑缺氧、肌肉不受控制。紧急之下,刘先友被两位同行的伙伴扛进了附近的山洞,生了篝火之后,刘先友才逐渐恢复了体温和知觉。
高原上有太多惊险的传闻,“很多人真的死在山上”,刘先友说起来后怕。还有一次,刘先友摔进一个山沟,目测有5米多深,下山的时候,腰椎钻心疼痛,最后用了3个月才能下床走路。
拍摄于四川省木里县的西藏珊瑚苣苔
找到心仪的植物,是每次冒险赐予他们的奖赏。不久前,刘明在川滇交界的地方,第一次遇见西藏珊瑚苣苔开满整个峡谷。这种植物的野外生存条件非常苛刻,很难见到这么大的群落,浅紫色的小花就像天上的繁星,超过上万株,非常壮观。
也有一些寻觅多年的植物,至今仍无踪迹。比如宽萼淫羊藿,一种已经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最后一次记载是在90年代,由日本植物学家荻巢树德发布,发现地点是在四川雅安的宝兴县。过去几年里,刘明和父亲去了宝兴七八次,仍旧一无所获。
刘明希望,通过杂交、筛选培育出适合平原地区的园艺新品种,有朝一日让川西乡土植物走向大众
刘明的目标是,未来5年间将植物园的物种从2000个拓展到4000个。
引种、科研的花费很大,刘明至今没有什么存款。他曾经的同学们,不少都在城市里有了百万元的房产,车子升级了两轮,肚子也因为喝酒一点点变大。面对这些“城里的诱惑”,刘明觉得“内心没有波澜”。
互联网上,35岁就像一个节点,引发的焦虑无穷无尽,裁员、房贷、二胎……这些话题对刘明来说都是陌生的,直觉告诉他,网上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假象。
刘明笃信“天生万物,各得其法”,这个古老的道理来源于他十多年日复一日的栽培经验,每一株植物的旅程迥异,从一株苗结出一朵花、一颗果,但大地从没有辜负过任何一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