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遇湖南 “湘”遇世界丨铜锣声传两万里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乡”遇湖南 “湘”遇世界丨铜锣声传两万里

  编者按: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洞庭自古鱼米之乡,新时代的湖南正以扎实的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璀璨未来。国际在线湖南频道特推出《“乡”遇湖南 “湘”遇世界》系列报道,通过生动鲜活地报道湖南“三农”工作的万千气象,向世界讲好湖南“三农”故事。

“坛下乡东升村到加拿大的距离,大概1万公里……”罗冬元从手机上查出这段距离后,悄悄记在心里。

虽年至古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耒阳市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罗冬元,每天的活动区域几乎都在自家的冬元锣鼓厂里,而这万里之遥,则是自己制作的铜锣所去的远方。

铜锣声响,万里山海也不再遥远。

 一锤定下千年音

猎猎冬风,刮走了大地留存的温度,而罗冬元的铜锣厂里,热火朝天,炉火把工人们的脸庞烤得通红。

选料、配料、融水、制坯、锻打、剪边、成形、淬火、冷作、抛光、定音……一面铜锣,十多道流程,罗冬元已重复半个多世纪。

成语“一锤定音”,便是来源于铜锣制作时,最后一锤决定铜锣的音色。

“乡”遇湖南 “湘”遇世界丨铜锣声传两万里

定音工序 摄影 李芳森

锣如纸薄、声若惊雷,便是个中上品。“将本地出产的铜矿和锡矿,按一定比例混合铸造,铜锣的响度和硬度都会提升。”在罗冬元看来,坛下铜锣历经千年却声名愈显,关键之一,在于原料。

另一关键,便与坛下铜锣的起源相关。

“从小就听爷爷说,张飞驻军寨下仙,把北方的冶炼技术带到了我们这里。”罗冬元从家门口向远方望去,指出了这座坛下乡最高峰的方向,也指出了自己所做铜锣1700多年的历史传承。

2021年,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的殊荣,冬元锣鼓厂,由此成为该技艺的保护单位。

  两万里外闻锣声

在罗冬元的记忆里,一个锤子、一个铁毡、一个风箱、一个炉子,便是父辈制锣的全部工具。“小时候,父亲和伯伯一起做铜锣,一天只能做两三面。”

虽在炉火旁长大,但罗冬元对于儿时铜锣最深的记忆,却是村上的皮影戏台上,能调动情绪的铜锣声。

“办铜锣厂虽然挣不了大钱,但祖宗的手艺传承了这么多年,需要有人继承。”1996年,遵循父亲心愿的罗冬元,创办冬元锣鼓厂,纯手工制作铜锣。“纯手工打造产量低,第一年的产量只有300面。”

为提高效率,罗冬元首次将空气锤、剪边机、压铸成型机等机械化设备引进到了传统作坊里,并进行自主发明与改良,成功摘取了5项专利成果,铜锣的制作效率也得以提升。

“乡”遇湖南 “湘”遇世界丨铜锣声传两万里

空气锤锻打 摄影 李芳森

“地域不同,铜锣的规格也会有差异。”在罗冬元的印象里,以前的坛下铜锣基本上只在长江以南销售,为拓宽市场,罗冬元在北方各地走访、学习,并将当地的铜锣带回来研究,逐渐打开了全国市场。“现在找我买铜锣,只要说省份和数量就行。”

如今,罗冬元的铜锣年产量已突破5万面,产品种类更是拓展丰富至100余种,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11个直销点,其产品不仅畅销于全国各地,更是成功出口。

“铜锣的用途从当初的通讯工具,如今发展成为文化产品。市场也越来越大,不少还‘出了国’。”罗冬元从童年皮影戏表演中的铜锣声中找寻到商机,预计今年销售约400万元,同比去年有10%的增长。其中,海外订单占比20%,主要出口至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最远销往了万里外的加拿大。

如今,罗冬元已把工厂最重要的“定音”工序交给了儿子罗建文,第七代传承人也在锣声里不断成长。(文 李芳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