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
总台记者 杨光:我现在就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祭广场,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
拉响防空警报
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上午的时候,来自社会各界的8000多名代表胸戴白花,默然肃立。随着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现场全体人员向死难者默哀。
在1937年的那场浩劫中,有30万无辜同胞在南京惨遭侵华日军屠戮。我现在所在的纪念馆本身也是一处当年遇难者遗骸的集中掩埋地,馆内至今展陈着从1984年到2006年期间发掘出的遇难者遗骸,因此纪念馆本身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之一。
自2014年开始,我国以立法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方面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所有人:“国行公祭,祀我国殇!民族之痛,永不敢忘!”
默哀结束后,16名礼兵向公祭台敬献花圈,来着南京市的8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了“和平大钟”。伴随着钟声,3000羽和平鸽展翅高飞,一方面寄托了对死难者的无限哀思,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和对和平的不懈追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
在仪式现场,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家属。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今年90岁,叫刘民生,他也是今天唯一到达现场的幸存者。
其实在这几年的公祭仪式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幸存者年纪越来越大,能够来到现场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在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个照片墙,上面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位幸存者。其中亮着灯的是仍然健在的幸存者,而熄灭的代表已经逝世。截至目前,仍然健在的幸存者仅有32人,其中年纪最大的101岁,最小的86岁。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在祝福这些老人健康长寿的同时,近些年来,纪念馆也在积极开展幸存者记忆的数字化保存工作。实际上随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对那段黑暗的岁月也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从纪念馆的参观人次上也能感受到。
就在去年,纪念馆的参观人数突破了600万人次。相信每一位参观者在参观过后,记住的不仅是暴行的残酷、民族的伤痛,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
新华社2025-01-25 21:38:0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5-01-25 21:00:41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55:53
新华网2025-01-25 20:55:06
新华社2025-01-25 20:54:11
促进民间交流、开展更多合作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对蛇年有哪些期待?
央视新闻2025-01-25 20:50:2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49:29
新华网2025-01-25 20:48:05
央视网2025-01-25 20:35:3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5:19
大市场看中国年 | 云南:斗南花卉购销两旺 满城皆是“年味”香
央广网2025-01-25 20:32:3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0:12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8:38
新华网2025-01-25 20:27:53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27:1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4:43
人民网2025-01-25 20:20:15
“巨无霸”列车上线、车站爆火出圈……今年春运还有哪些新变化?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9:06
新华网2025-01-25 20:18: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7:21
中国铁路2025-01-25 20:16:23
多地遭遇今冬最强雨雪天气 相关部门“以雪为令”全力保障春运安全
央视网2025-01-25 20:14:17
13.8万亿元、792万名……多组数字背后尽显消费市场活力足、需求旺
央视网2025-01-25 20:13: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1:51
自导自演迎新春 歌唱当代好生活!火热“村晚”点亮春节“仪式感”
央视网2025-01-25 20:10:35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2:48
“二十六,去买肉”,健康吃肉有妙招!【健康幸福过大年】(7)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1:56
人民网2025-01-25 17:52:56
石榴云2025-01-25 17:52:06
人民网2025-01-25 1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