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这几把刷子不得了!“刷”出百亿元大市场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这几把刷子不得了!“刷”出百亿元大市场

自动播放

新华社合肥12月13日电(记者马欣然、贾稀荃、傅天)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真有几把刷子”!这个藏在大别山余脉里的小镇,凭借着“几把刷子”,硬是将原先养家糊口的小手艺,“刷”成了拥抱国际市场的大生意,还把自己“刷”成了行业规模全国第一的“刷业之都”。

准确地说,源潭镇有三把刷子:环卫刷,占全国九成以上;工业刷,七成以上;民用刷,近两成。这三把刷子,总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约7500万美元。

这是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这是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小毛刷“刷”出“新名堂”

在中国人的口语中,形容一个人本领出众,往往会说他“有几把刷子”。源潭镇的这几把刷子,名副其实。

收猪鬃、做毛刷,本是源潭镇一些农户养家糊口的副业。上个世纪70年代,镇上一些农户将收来的猪鬃,做成简单的刷子,再背到四川、广东等地去卖,勉强能混口饭吃,补贴补贴家用。哪承想,这些走南闯北的“背包客”,竟“刷”出了一个百亿元产业的雏形。

如今已是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徐焰苗,当年也和妻子开了一家小作坊,手工制作毛刷。他说:“手工刷子技术门槛低,一把鬃毛、一个钻头,就能开工生产。大家都是简单模仿、重复劳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低水平内卷,所以一定要做出‘新名堂’来。”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查看刷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查看刷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为了掌握制刷的先进技术,十多年来,徐焰苗每年都会去德国、意大利等地,了解制刷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市场动向。

先进的技术理念,让徐焰苗把“一把鬃毛、一尺木柄”的简单毛刷,做成了高技术含量的精细产业。他的公司相继与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今年研发总投入达300万元,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今天,走进徐焰苗的公司,3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工序。一摞摞英文包装的纸箱在货车前码放整齐,等待装车运往波兰。

从满足市场到引领市场,刷子在变,徐焰苗的事业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的徐焰苗,已从走南闯北的毛刷小商贩,成了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的负责人。

这是源潭刷艺小镇客厅内展出的刷子产品(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这是源潭刷艺小镇客厅内展出的刷子产品(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从刷床刷墙,到刷盾构机大飞机

到了安庆,到了潜山,“源潭刷艺小镇客厅”是必到的打卡处。家庭清洁的软毛刷、防静电的鸵鸟毛刷、兼具导电功能的碳纤维毛刷、用于光伏面板的清洁刷……从家用到企用、从清洁到抛光,成百上千、功能各异的刷子,整齐摆放在展厅里。

“源潭刷从最初扫床刷墙、擦鞋拖地的低端产品,发展到今天的高端刷丝、液晶显示屏刷滚等中高端产品,甚至还被用到隧道盾构机、远洋舰艇、大飞机等‘国之重器’。”说起源潭镇的这几把刷子,解说员周婧语气里充满自信、自豪。

“与普通工业清洁刷不同,热熔条刷重量轻、密度高、不掉毛,专门用于液晶面板生产过程清洁,售价能达到普通条刷的2倍到3倍。”周婧指着一把刷子告诉记者,这种刷毛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3万根,属于刷子中的高精尖刷,是源潭镇刷业“向新向高”的代表性产品。

12月5日,工作人员在安徽保之林刷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12月5日,工作人员在安徽保之林刷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刷出干净·刷来财富·刷新高度

跨境电商的兴起,让源潭镇刷子“走出去”多了一条新路子。2021年,源潭镇依托刷业集群,建起了刷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帮助电商企业由“小乱散”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

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免水免电免租金,目前已孵化了26家企业走向国际,一期入驻率已达100%,二期项目将于2025年元旦后开园。

如今,越来越多的源潭刷子企业加大了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从国内各电商平台到Temu、TikTok Shop等海外跨境电商,“90后”黄雪玲服务的13家店铺“橱窗”中每款刷子的构图、颜色都拍得很考究。黄雪玲说,上个月,她与越南公司签订了9000万个缝隙刷订单,合同金额超过1700万美元。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刷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工作间内拍摄刷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刷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工作间内拍摄刷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几把小刷子,不仅带动源潭镇一半人口就业,也吸引了3万多名外来人口到这个山区小镇创业。一批高学历的“刷二代”“刷三代”陆续回乡兴业,因刷而生、因刷而兴的“小镇吸引力”,还在与日俱增。

从“一把鬃毛、一尺木柄”的小毛刷,到刷液晶屏、大飞机,源潭制刷人肯钻研、爱琢磨,把谋生糊口的小小刷子,做成了百亿元的大产业。

源潭镇的刷子,刷、刷、刷,从源潭刷到安庆,从安徽刷出国门,刷出了干净、刷来了财富、刷新了高度。(视频报道员:宋若伍、程西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