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县府大院 火了舒城旅游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红了县府大院 火了舒城旅游

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图为去年1月30日,“00后”郭昊在舒城县汤池镇三江码头进行无人机航拍。“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第一次看到自己用无人机拍摄的家乡风景时,郭昊由衷感叹。 新华社发

机会终于轮到我们了舒城有很多好的旅游资源,但名气却不够响亮,“我们很着急,这次县政府大院火了,机会终于轮到我们了!”舒城县规划展览馆馆长陈军建议,现在做文旅宣传要抓住一个点,这次县政府大院的爆火,展示了舒城的包容、朴素,在宣传时应该不断强调县城的这一特质。图为舒城县政府的大门数十年如一日敞开着。 李欣欣 摄

邀全国朋友到舒城一游今年10月,隔壁安庆桐城的六尺巷火出圈了,佘海燕组织了一批文旅推广大使一起到六尺巷去,在视频里喊出“来桐城六尺巷,邀全国朋友到舒城一游”。尽管有网友在视频下评论“隔壁兄弟你这是来挖墙脚啊”“你是会蹭热度的”,但佘海燕觉得,只要有助于旅游推介,就应该大胆尝试。图为佘海燕给舒城的出租车司机进行旅游培训。 李欣欣 摄

最近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小县城突然在网上走红,起因是一段15秒短视频,介绍舒城县政府大院可以“随便进”,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

  在该视频的评论区,网友纷纷@舒城文旅,催促“泼天的流量赶紧接住”“有啥景点,赶紧宣传”。“接流量”的压力瞬间给到了负责“舒城文旅”账号的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短短7天时间,舒城文旅的视频账号密集发布了17条短视频,并多次配文“舒城文旅来接流量啦”,虽然网友对视频风格褒贬不一,但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佘海燕自认,文旅部门“没有拖这波流量的后腿”。

  17条短视频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努力:11月18日,“县政府大院走红”的首个周一,佘海燕为录制《舒城欢迎你》的歌曲,和中心另一位副主任王金双在县城电脑一条街的小录音室磨了10个小时直到半夜;“95后”谈森在上海出差,回舒城的火车上一刻不停地剪辑旅游推介短视频;中心最年轻的“00后”刘诺晚上从家里赶到办公室,找素材、剪视频……

  自去年淄博烧烤走红后,各地文旅部门被推到大众视野中,为推广当地旅游、打造城市IP,竞相“卷”视频、“卷”话题、“卷”热度,努力程度堪比创业公司。互联网时代,城市话题的出圈走红具有一定偶然性,如何在流量到来时,迅速反应、有效转化?而“流量现象”带来的困惑又如何化解?我们在舒城寻找答案。

  县城突然火了

  舒城火得有点出人意料。

  最开始是一名自媒体博主将舒城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的视频发在网上,博主是舒城人。11月15日,隶属《皖西日报》的“掌上六安”微信视频号转发了这条短视频,两天后,这则视频忽然火了,大量网友点赞转发,评论量猛增至数千条,在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4000万。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座原本很安静的小县城热闹起来。出租车司机们发现,乘客中多了不少外地游客,一上车便要求去县政府大院门口打卡;县政府附近的美食店,如勇芳麻辣烫、糍粑夹肉小吃摊出现了很多新客人;县政府大院门口,不少人架起手机,直播的、拍视频的,络绎不绝;院内食堂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前来打卡体验的人的队伍一直排到了食堂外面,菜单上标着馒头0.5元、胡辣汤1元、米饺1元……

  张严是舒城本地人,从事自媒体运营两年多了。家乡突然爆火,让她激动不已,不仅在政府大院门口协助其他媒体做直播,推介舒城的美景美食,还一遍又一遍告诉网友:“我们不是一时作秀把门打开,我是土生土长的舒城人,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打从我记事起这个门就这样了。”

  一时间,似乎这座小城里的每个人都盼望着县城能稳稳接住这波流量,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打个“翻身仗”。毕竟舒城身在安徽,省内的“旅游界顶流”如黄山、九华山等风头太劲,舒城的万佛湖也是个5A景区,但要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对此,舒城县规划展览馆的馆长陈军颇为感慨:“这十多年,舒城的旅游虽然也在发展,但重点还是放在工业上。”他觉得,舒城有很多好的旅游资源,但名气却不够响亮,“我们很着急,这次县政府大院火了,机会终于轮到我们了!”陈军建议,现在做文旅宣传要抓住一个点,这次县政府大院的爆火,展示了舒城的包容、朴素,在宣传时应该不断强调县城的这一特质。

  舒城一位年纪在40岁上下的出租车司机则认为:“舒城不但有山有水,更有小兰花、万佛湖鳙鱼、咸挂面,特产太多了,可惜宣传还远远不够。”

  在全国各地生活、求学的舒城人更是趁着热度在朋友圈、社交平台上竭力地介绍自己的家乡,迫不及待地想为家乡“代言”。

  11月18日这天,佘海燕一上班,就听到舒城火了的消息。这两年佘海燕曾设想过无数个可能会火的话题,但从没想过“县政府大院随便进”这件事会成为网上爆点。毕竟作为舒城人,从佘海燕记事起,县政府大院的门一直可以自由出入,当地人习以为常。

  但此时已容不得佘海燕多想,她马上打电话给正在上海朱家角推介旅游的中心工作人员谈森,让她赶紧制作一条介绍舒城旅游的短视频,并叮嘱她,排除一切困难,一定要快点发布。

  当日上午谈森在朱家角参加一场旅游对接会,下午回舒城的高铁上,她打开手机里的剪辑软件,为这条视频找素材、配文字、挑音乐……“舒城火了,舒城文旅来接流量了”这句画外音一下午都在高铁车厢里回放。

  工作人员刘诺则在办公室里剪另一条视频,佘海燕要求她尽快制作一条宣传舒城美食的短视频。至于佘海燕自己,下班后立马赶到电脑一条街的一间录音室里,和另一位副主任王金双共同录制《舒城欢迎你》,为短视频里的几句歌声,前前后后在录音室待了十多个小时。

  文旅部门的突围

  尽管部分网友对舒城文旅的反应速度、视频质量等并不满意,认为“流量接得还不够好”,但佘海燕觉得中心并没有“拖这波流量的后腿”。

  作为负责旅游宣传工作的文旅干部,佘海燕是第一个直面压力的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她应聘为大学生村官,2016年调入当时的舒城县旅游局工作。那时,旅游局是一个“冷门单位”,一共只有5个人。别人听说她在旅游局工作时,都以为她在旅行社干导游。十多年里,佘海燕经历了文旅部门从冷门机构变成今天的“显眼包”,在她的印象中,从2023年开始,这种转变格外明显。

  去年下半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舒城文旅账号的粉丝量一直在8.5万左右上不去,佘海燕颇为焦虑。为了扩大宣传力度,今年上半年,舒城县选出了20名文旅推广大使,佘海燕利用周末带着大使们去舒城县各个乡镇采风,鼓励大使们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宣传人文历史、美食美景、当地特产。

  今年10月,隔壁安庆桐城的六尺巷火出圈了,佘海燕组织了一批文旅推广大使一起到六尺巷去,在视频里喊出“来桐城六尺巷,邀全国朋友到舒城一游”。尽管有网友在视频下评论“隔壁兄弟你这是来挖墙脚啊”“你是会蹭热度的”,但佘海燕觉得,只要有助于旅游推介,就应该大胆尝试。

  互联网上热点变化速度很快,最近这两天,“县政府大院随便进”这一话题逐渐冷却。舒城文旅账号也投入新的热点中——“给舒城在外地的大学生送家乡特产”,发预热视频、评论区抽奖、和网友互动、联系食品厂商……“这一波又涨了2000粉!”只要聊到账号涨粉,佘海燕总是很激动。

  不只是舒城,各地文旅部门几乎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流量焦虑”。有业内人士认为,文旅部门如此受到关注可以追溯到2023年初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当时淄博市因为“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新闻突然爆红,淄博市文旅部门反应迅速,很快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旅产品,并通过新媒体和各类活动卖力推广,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现象级话题;去年末,哈尔滨旅游凭借“南方小土豆”“尔滨”等话题火出圈,成为去年冬天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更有天水麻辣烫出圈后拉动甘肃旅游、《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古建游……一个城市的某个热点,几乎可以带动一整个城市的文旅产业。

  随之而来,文旅部门压力陡增。今年11月,浙江龙泉在上海长三角文博会期间搭建起精美的文旅推介展馆,浙江龙泉文广旅体局局长李文秀曾向记者透露:“那几天有的同事忙病倒了。”

  近年来,龙泉提出“全面复兴剑瓷之都”,青瓷和宝剑是龙泉最独特的文旅标志,整座城市的建设中都极力融入剑瓷元素,大街小巷、交通枢纽、城市绿道随处可见剑瓷造型。尽管做了无数努力和创新,游客来龙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但有些人对龙泉的印象仍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的剑瓷文化中,龙泉依然像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藏”:“这个小城从交通上面确实没有上海、杭州等城市那么方便,对于愿意‘跋涉’而来或自驾来的人群,这里特别适合,但目前在精准推送方面,尤其是线上推介,还需要再发力一些。”

  热度过去之后

  流量接住了,游客被吸引来了,真正的问题才刚开始显现。

  以舒城为例,县城火了后,舒城的景点推出“免门票至年底”的优惠活动。但社交平台上,去一些景区体验过的游客评价有好有差,有人夸赞“风景秀丽”“鱼汤鲜美”,也有人吐槽指示牌太少、旅游项目较单一等。显然旅游营销不是万能的,要留住游客,除了旅游资源外,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服务接待、购物娱乐都需要提升和完善。

  今年,舒城提出,要让舒城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想吃好“旅游饭”,完善文旅体系建设是关键。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段平树今年新上任,他之前在招商中心工作,带着招商经验来做文旅,深感任务艰巨:“要筹措资金、招引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近两年,不少城市都在探索“爆红”之后,流量带来的关注如何转化、落地。以哈尔滨为例,去年末“尔滨”火出圈后,今年便紧锣密鼓地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并赶在冰雪旅游旺季到来之前,于12月5日开放;今年夏天,南京的小吃夜市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后,南京市商务局主动探索市中心的夜市模式,尝试在繁华的新街口商圈打造了一条汇集小吃、文创等各类外摆摊位的夜市。

  “接流量并不只是字面意思,最关键的是如何转化流量,对一个地方来说,突然爆火之后,其实是一次特别好的机会,从政府机构到各个产业,都可以重新审视本土的文化、旅游等资源。”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庆军建议,各地在重营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挖掘本地的优势、特色资源,如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美食节庆等,“我们自己传统的、文化的、地域的资源,有太多是可以去转化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