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S093)共同推出《水脉·命脉·国脉》专栏并有奖征文,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优秀投稿,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家武的文章《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水是生命之源,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战略性举措,承载着解决中国“北缺南丰”水资源矛盾的重任。自2014年12月12日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还为沿线城市和乡村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体现了我国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的到来,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历史性工程的认知与理解,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对未来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启示。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战略意义与成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启动以来,克服了极为复杂的自然环境、技术难题和社会协调问题,汇聚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核心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的现实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不均、东多西少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华北地区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筹划、设计与施工,南水北调中线最终通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将长江水引入华北,特别是北京、天津等政治经济重镇,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张,保证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
(二)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调不仅是解决水问题的工程,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据统计,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0亿立方米,惠及了包括北京、天津、郑州等在内的26座大中城市和200多个县市区。这一工程的完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供应,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的不仅是水资源的调配,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因水资源不足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在长时间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
二、南水北调精神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仅是一项庞大的水利项目的胜利完工,更是“创新、协同、绿色、共享”的精神体现。南水北调精神是时代赋予我国水利工作者的崇高赞誉,是推动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创新精神:跨越技术难关,迎接水资源配置新挑战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体现了我国在水利建设领域的巨大创新精神。工程涉及多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长距离的输水、山区的隧道建设、复杂的水质保护等,而这些问题的突破都离不开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从“引江济淮”到“河道疏浚”,再到各类配套水利设施的建设,每一步都凝聚了创新智慧。这种技术创新精神不仅推动了工程建设,也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协同精神:跨省跨区域合作,合力解决水资源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这不仅是水利部门的单一行为,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省份的协调与合作,从前期的资源调研、方案设计,到后期的调水实施,跨区域的协同作战成为这一工程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施工期间,多个省份密切配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体现了我国在重大工程中推进协同合作的能力。
(三)绿色精神:节约水资源,推进生态优先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南水北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比如,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输水过程中的水质保障、沿线地区的生态修复等,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科学设计与贯彻,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四)共享精神:为民生福祉提供保障,推动社会公平
南水北调工程还有一个重要精神内涵是“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实施不仅是为了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更是为了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与福祉。通过调水解决民生用水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乡,南水北调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体现了水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社会价值。
三、推动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化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南水北调精神依然是推动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应加强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管理与优化,推动水资源的精细化调配。除了保障沿线城市的用水需求,还需要在调水的基础上探索更有效的水质保护与水量分配机制,做到节约用水、合理调度,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推动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的成功表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依靠各地的协调与合作。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中,应加强省际、区域间的协调合作机制,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保障跨区域的公平使用与合理分配。同时,积极推动水资源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注重水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注重水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强化水生态保护的意识,提升水资源的环境友好性,加强水源地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缩影,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一。从创新到协同,从绿色到共享,这些精神在南水北调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