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09:27:36人民日报海外版
马丁·雅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锚定长远目标,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提供新动力。”在近日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英国知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马丁·雅克是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2010年,马丁·雅克出版著作《大国雄心》。在书中,他提出,现代化不止一种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唯有破除偏见和滤镜,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社会展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自信,创造力不容小觑”
过去两年,马丁·雅克访问中国近10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印象深刻。他特别提到,电动汽车的普及,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显著影响。
“2005年至2019年间,当我造访中国时,街头巷尾常见进口汽车。然而,短短几年间,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品牌快速崛起,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上赢得了重要份额。”马丁·雅克说。中国在电动汽车及电池技术领域成为全球领先者,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制造能力的提升,更代表了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走在前列。
“中国社会展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自信,创造力不容小觑。”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快速生产和迭代能力是创新活力的体现,这些能力推动中国不断推陈出新,并将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马丁·雅克说,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风力涡轮机等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背后是中国对绿色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持续投入。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重在坚持不懈的切实行动。”马丁·雅克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克服多方面挑战,积极布局谋划并实施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进步。
“言出必行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鲜明特色,推动中国不断取得新成果。”马丁·雅克说,“面对新的发展目标,中国不是空谈家,而是行动派。”
在马丁·雅克看来,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中国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一大特点。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贡献”。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锚定长远战略目标,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提供新动力。”马丁·雅克说。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有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还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谁是经济发展的获益者等问题。”马丁·雅克说,“中国注重通过经济发展来减少并最终消除贫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为人民服务。中国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全球不平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尤具意义。”
在马丁·雅克看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世界观。
“中国式现代化没有阻止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发展。恰恰相反,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一个有力例证。”马丁·雅克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技术,助力他国推进现代化转型,实现自主发展、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贫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更多国家分享了中国现代化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世界上只有不到200个国家,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令人难以置信,这绝对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他表示。
马丁·雅克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和相似的历史经历。中国视自身为发展中国家一员,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到近年来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致力于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金砖合作机制共同标志着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那就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马丁·雅克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金砖合作机制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对新合作形式的期待。“全球南方”概念也在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放下偏见和滤镜,才能读懂中国”
“目前,世界上大约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20%。随着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会越来越看到中国的重要性。”马丁·雅克说。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表示,展望未来,中国无疑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成功,这将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多项经济指标都指向了积极方向”。
马丁·雅克表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文明交流至关重要。“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存在一种‘文明的傲慢’,认为西方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然而,这种想法已经被现实推翻。文明优越论越来越被证明是错误的”。
“要更好了解中国,去看看中国是最直接的方式。”马丁·雅克说,“许多西方人在访问中国后,他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生活在世界的中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令人兴奋。”
“放下偏见和滤镜,才能读懂中国。”马丁·雅克说,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源远流长的文化塑造了中国的世界观。透过“西方棱镜”、照搬西方理论,只会误读中国。读懂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历史和文化,并对文化差异保持开放心态。
“以开放视野,读懂中国之路。”他说,“我们应该以更广博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和人类,而非局限在一种狭隘的视角中。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及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
中国新闻网2025-02-20 21:15:57
央广网2025-02-20 21:15:10
新华社2025-02-20 21:14:32
履职一年间丨打破数据“孤岛” 他在调研中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大国重器”
央视新闻2025-02-20 21:13:21
人民日报2025-02-20 21:11:33
央视新闻2025-02-20 21:10:49
小番茄带来八倍收益 传统村落化身“手绘小镇”!看脱贫村的振兴路
央视新闻2025-02-20 21:09:18
新华社2025-02-20 21:07:42
央视新闻2025-02-20 21:06:52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2-20 17:40:28
【与你为邻】马来西亚小伙新疆冰雪游初体验:这里是古老与现代的交汇处
中新网新疆2025-02-20 17:35:47
冰雪深处:昔日苦寒地 化作金银山——文化润疆的体育实践调研之三
新华社2025-02-20 17:34:35
中国经济网2025-02-20 17:33:17
中国日报网2025-02-20 17:31:58
通讯|“鲁班工坊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鲁班工坊助力马达加斯加工业化发展
新华网2025-02-20 17:31:10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授之以渔 惠及长远——中企助力北非工程技术人员培养
新华网2025-02-20 17:30:26
中国新闻网2025-02-20 17:29:48
中国经济网2025-02-20 15:53:18
光明网2025-02-20 15:52:29
人民网2025-02-20 15:51:51
红网时刻2025-02-20 15:50:37
敲黑板!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不适,也建议做胃肠镜 | 科普时间
健康中国2025-02-20 15:47:58
新华社2025-02-20 15:33:45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新华社2025-02-20 15:33:03
央视新闻2025-02-20 15:32:27
人勤春来早 开工干劲足 山东青岛 科技赋能海铁联运 港口物流效率创新高
央视新闻2025-02-20 15:20:25
光明网2025-02-20 15:19:30
新华社2025-02-20 15:17:55
环球网2025-02-20 15:17:23
新华社2025-02-20 15: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