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源远流长,荆楚大地丰富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生动展现了长江文化的绵延卷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文明基因和共有精神家园。讲好长江故事、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社科理论界、文博考古界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发扬历史主动,深耕细作、多出成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11月29日在武汉举行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之“文化长江”分论坛上,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重庆市社科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如是说。
围绕“守正创新,推进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题,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着力深化考古探源,挖掘长江文化富矿;强化整体保护,厚植长江文化根基;推动活化利用,弘扬长江文化魅力;探索文旅融合,绘就长江文化盛景。
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熊召政从《家住长江边》创作感悟出发,展开对长江文化的新思考,提出长江流域丰硕的考古文物,不逊于世界上任何文明。长江文化的强大再生力,展示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创造性和思维趋同性。讲好新时代长江文化故事,要从政治、经济、艺术等各方面把握机遇、勇立潮头。
文物,承载于实物之上的文化。文以载道,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文物,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据统计,长江沿线省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2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52项、世界遗产20多项。这些文化遗产作为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活化样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例如,对良渚玉器研究,揭示玉器不仅为古人艺术造诣的高峰,更与原始宗教、礼乐文明、国家文明有关;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深入研究,逐步还原出其反映的商周王朝礼仪等级制度,彰显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融演进的脉络;对秦汉竹木简牍文书的研究,实证古代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等重要信史;三星堆遗址、盘龙城遗址等长江流域文化遗产展示,均揭示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之水滔滔不息,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提出,坚持正确的文物展示传播价值导向、构建完整有效的文物传播利用体系,讲好长江文明故事。
以当下的“文博热”为例。陆建松说,近年来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但仍存在冷热不均、看不懂、不好看、过度娱乐化等严峻问题。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虽然展示的是历史,但落脚点是当代。博物馆展览要在挖掘阐释文物历史内涵价值的基础上,以史鉴今,激活文物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
坐落于楚故都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拥有近百名坚守文物活化利用的“文物医生”,已修复了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方北松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内出土简牍的总体情况及简牍保护修复的全流程。他说,简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加强活化利用,传承中华文脉。
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容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辐射效应,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完善区域间、部门间多跨协同机制,完善长江文化、文物、生态等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规划先行、项目牵引,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跟踪评估、专项督导。
聚焦文脉溯源,聚力文旅融合,聚集同心合力。本次活动是一次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相互启迪,也是一次厚重历史、活力当代、光明未来的相互映照。各界专家学者建言,长江上中下游高校、社科院专家学者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在加强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长江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记者 喻珮 熊翔鹤)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