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英国近年来在国防预算上的举措堪称“刀尖舞者”,既要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大国形象,又得面对实际经济困境,这让新任国防大臣约翰·希利显然焦头烂额。他在国防改革中痛下杀手,宣布一系列退役计划,包括阿尔比恩级两栖攻击舰、23型护卫舰、波浪级油轮以及一批陆军无人机和空军直升机装备,目标是最终节省出5亿英镑。然而,与此同时,英国王室却为白金汉宫的翻修拨款3.69亿英镑,这一对比让人不禁发出疑问:英国的“优先事项”究竟是什么?
▲海陆空三军大量现役装备被裁撤
英国此次国防改革规模可谓罕见。被砍掉的装备中,皇家海军显然最为受伤。阿尔比恩级船坞登陆舰“海神之子号”和“堡垒号”被列入退役名单,这两艘舰艇原本是英国两栖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柱。虽然两舰近年一直处于低备战状态,但其退役无疑标志着英国海军登陆能力的削弱。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使英国的海军战力进一步被掏空。
23型护卫舰“诺森伯兰号”的命运同样令人唏嘘。这艘曾活跃于北极圈和波罗的海的护卫舰将在服役31年后退役,其高强度行动已经严重影响性能。而皇家舰队辅助舰波浪级油轮的退役,则体现出英国在航母保障能力上的长期困境。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亟需兼容的新型补给舰,但在短期内替代计划仍然遥遥无期。
陆军方面,“守望者”无人机项目被彻底砍掉,这款基于以色列设计的无人机在研发阶段便饱受延迟与成本超支的困扰,服役后表现平平,甚至因事故频发而屡次停飞。空军的“美洲狮”直升机和部分“奇努克”直升机虽然被列入退役计划,但至少其替代方案已经在进行中,损失尚算有限。
总之,这些装备的“壮士断腕”式退役,更多是为了腾出资源支持未来装备的采购和升级,但这一策略是否明智,还有待观察。
▲将被退役的23型护卫舰
英国当前的国防预算结构堪称矛盾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英国政府承诺将国防开支提升至870亿英镑,成为北约第二大国防支出国;另一方面,却又因财政困境不得不削减现役装备以节省资金。希利表示,这些措施是为了解决英国国防体系的“空心化”问题,但实际上,这些装备削减可能造成的战力断层和长期能力损失,未必能用未来的采购计划弥补。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英国的经济压力才是国防改革背后的真正推手。英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仅增长0.1%,财政赤字高达220亿英镑。这使得国防改革不得不以“止血”为优先,而非增强战斗力。更令人质疑的是,在对外援助方面,英国政府仍保持着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支持,如果将这笔资金合理调配,或许可以减少对本国军力的削减。
▲英媒《星期日泰晤士报》关于“斥资3.69亿英镑翻修白金汉宫”的报道
在希利忙着为削减5亿英镑而四处找平衡点的同时,英国王室却为白金汉宫的翻修拨出了3.69亿英镑。这项翻修工程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其主要目的是维护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建筑。然而,这一消息在国防预算紧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
英国王室作为国家象征,其重要性无可否认,但3.69亿英镑的巨额投入是否真的有必要?毕竟,这笔钱几乎相当于海军削减的全部节省额。更令人困惑的是,翻修期间,白金汉宫将不再承接国事活动,这使得其作为国家外交场所的功能几乎陷入停滞。
这种看似“厚此薄彼”的安排无疑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一方面是军队因资金短缺而不得不削减战力;另一方面,却为王室象征性的建筑砸下重金,给外界留下了政府优先事项不当的印象。
▲英国的大国海军梦
英国的这一系列操作,反映出其作为老牌帝国在现代国际环境中的深刻困局。随着经济实力的衰退和全球化影响力的下降,英国不得不在有限资源中平衡多方需求。国防改革虽然被标榜为“应对未来”的举措,但其实际效果可能让人怀疑。尤其是在北约内部,美国主导的军事力量已经遥遥领先,英国即便削减,也难以对整体影响力造成实质改变。
至于王室的翻修计划,则凸显了英国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在21世纪,如何平衡象征意义与实际经济利益,或许是英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削减军费与修缮宫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背后反映的,正是这个国家在定位上的迷茫。
▲熟悉的剧情: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对于英国来说,如何在有限资源下保持国防战力,同时维持国内民众的信任,是当前最紧迫的挑战。对外援助的优先级是否需要调整,王室支出的必要性是否值得重新审视,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回答。英国或许应该意识到,只有解决好内部的资源分配问题,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扮演其自诩的大国角色。否则,退役舰艇和翻修宫殿的故事,只会成为这个老牌帝国渐行渐远的又一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