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专访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人文交流是白中交往的重要基础
中新社记者 曾玥
“我喜欢孔子学院。”白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前副总理托济克微笑着说,“它帮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近日,托济克受邀来华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此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近日,白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前副总理托济克在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王紫儒 摄
2006年,时任白俄罗斯驻华大使的托济克代表国家与中方签署中文教学合作协议,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白大孔院”)作为该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10年后,托济克履任白大孔院外方院长。多年来,他切实感受到“中文热”在当地持续升温。据他介绍,目前白俄罗斯有7所孔子学院和8个孔子课堂(含下设课堂),10余所高校、约16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变化。”托济克说,得益于白中关系的高水平发展,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兴趣浓厚,也拥有许多增进彼此了解的平台和机会。
2023年,中白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称,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扩大文化等领域合作;双方将继续支持两国青年学习对方国家语言,扩大语言教学合作,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设立的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和在白俄罗斯开设的孔子学院;双方将共同努力在白俄罗斯建立区域汉语研究中心。
“人文交流和合作是白中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托济克认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两国深化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添砖加瓦。
在白大孔院的50名教职员工里,一半是白俄罗斯人,另一半是中国人。托济克以此为例指出,两国教师组成了一个大家庭,通过日常交往建立起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深厚情谊。
“每一个人都是各自民族的小分子,彼此的人际交往又扩散到各自的亲友关系中,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网络和情感纽带就自然构建起来了。”托济克说。
与此同时,他强调:“孔子学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来都不是中国影响力的工具,也从来没有把任何中国态度和价值观强加给任何人。”
“孔子的名字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和平、仁爱和高尚。”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托济克在西装翻领上别了一枚孔子学院徽章。和平鸽和地球的视觉造型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变体的“汉”字。
“我将20多年的人生时光奉献给了白中友好事业。我曾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5年,并永远爱上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和文化。”托济克说。
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发生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那天我看到了成千上万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在人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如今投身孔院事业,75岁的托济克在处理行政工作之外仍坚持一线教学。他开设两门课程,“中国学”介绍中国各领域的现代成就,“中国历史”教授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脉络。从就任孔院院长至今,这两门课他已任教8年。
“在给白俄罗斯学生讲课时,我讲述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所有我在中国以及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都对我从事孔院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托济克说。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前更多是通过工作接触产生体会、感受,现在作为学者系统研究中国,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从政坛走向讲台,托济克带着朴素的愿望前来——希望孔子学院能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希望自己能为白中友好作出更多贡献。(完)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11-26 18:59:11
新华网2024-11-26 16:44:26
青年突击队|筑梦高原,多林至色麦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建成投运
新华网2024-11-26 16:43:56
新华社2024-11-26 16:43:21
人民网2024-11-26 16:42:47
新华网客户端2024-11-26 16:42:10
中国日报网2024-11-26 16:41:47
新华网客户端2024-11-26 16:41:25
央视新闻2024-11-26 16:40:24
央视新闻2024-11-26 16:39:59
“昌响 e 文明”网络文明主题活动分享会举行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携手建设网络文明
中国青年网2024-11-26 16:03:55
【奋斗者笔记】燃青春演讲vlog|“毛泽东号”司机长开讲,点燃信仰续写时代新章!
未来网2024-11-26 15:04:49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如何从概念走向实践、从构想变为方案?
上观新闻2024-11-26 15:04:06
人民网2024-11-26 15:03:26
央视新闻2024-11-26 15:02:24
人民网2024-11-26 15:00:48
中国经济网2024-11-26 15:00:01
【中国那些事儿】多国专家:中国绿色转型提供宝贵借鉴 技术创新助力“绿”意常在
中国日报网2024-11-26 14:58:58
中国新闻网2024-11-26 14:57:52
新华网2024-11-26 14:57:09
赛场掀起“花炮热” 各地健儿“竞攀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圈”“出彩”
新华网2024-11-26 14:56:23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一眼看千年!这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为何如此了不起?
中国新闻网2024-11-26 14:55:26
新华网2024-11-26 14:54:33
健康中国2024-11-26 14:54:33
人民网2024-11-26 14:50:53
河北日报客户端2024-11-26 14:50:11
央视新闻2024-11-26 14:49:17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厦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央视网2024-11-26 14:48:10
各地沉浸式演艺不断“上新” “花样百出”激发文旅消费澎湃活力
央视网2024-11-26 14: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