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刘雅婷 姜李 张妮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王欣然】11月24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这个名字的前面,常被标以诸多称谓,比如“古典文学研究泰斗”“诗人”“教育家”等,但叶嘉莹自己曾为它们排过序,因为大半生时间都用于教学,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都排在后面”。叶嘉莹先生堪称“诗词的女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对古典诗词文化的追寻。25日,南开大学多名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叶先生,是“老师中的老师”。
一生漂泊
24日,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
叶嘉莹的一生充满波折与艰辛。她生于战乱岁月,长于动荡年代,曾一度漂泊海外,直到晚年才终于回国定居。叶嘉莹先生1924年生,北京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969年她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叶嘉莹先生始终心系祖国。自1979年开始,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1993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2007年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后定居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便在诗书的熏陶下成长,然而,命运对她并不宽待。抗战爆发后,叶父随公司前往后方,音信全无;不久,母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痛欲绝,写下《哭母诗八首》。
1941年,叶嘉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1948年,因随丈夫的工作调动,她远离故乡,来到宝岛台湾。1969年,她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1年,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的院士。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系任教期间,她努力向当地其他族裔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培养了一些非华裔的中国古典诗词专业研究者。随着大温哥华逐渐成为新老华人聚居的城市,中华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日益得到当地社会重视,亚洲研究系和亚洲研究图书馆在UBC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叶嘉莹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赤子之心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叶嘉莹始终心系故土。1974年,她回国探亲的申请终于获得批准,阔别26年后重返北京。她创作了两千余字的七言古诗《祖国行长歌》,诗中的“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既表达了重返故土的喜悦,也概括了她二十多年生离死别、风雨漂泊的种种经历与生活。
从1945年大学毕业起,此后余生,叶嘉莹几乎都站在讲台上。96岁的她坐在轮椅上,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文学院原院长陈洪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道,他与叶先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从1979年叶先生来南开大学时开始,他参与了叶先生的教学活动、招生、组织等工作,甚至帮叶先生收拾行李。叶先生因此赠送了一首诗作为纪念。
1979年和1981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了诗词讲座。文化翻译终身成就奖得主、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谷恒东两次讲座都未缺席,详细记录了6万多字的笔记。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曾将自己的诗作交给叶先生请教。“叶先生非常认真,花时间细读后给出了修改意见,她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作和翻译的信心。”
2014年,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叶嘉莹博士生闫晓铮曾成为叶先生家里的旁听生。“叶先生对学术问题充满兴趣,甚至与讲述者讨论物理学的高级话题,如量子纠缠和高维空间。这表现了叶先生学识的广泛和深入,不仅限于诗词,还涉及其他学科。”
陈洪评价称,叶先生的教学风格生动、深入,喜欢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并且她从不休息或喝水,讲课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展现了她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尊重。
著名诗人梁晓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谈到叶嘉莹,就不能不谈到她自己所说的:“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这里的教书两字几乎凝结了她一生的心血,得知国内恢复高考,她立刻给国家教委写信,不要任何报酬,只希望能回国教书。她奔波大洋两岸,在数十所大学讲学,来回机票都是自费。“所谓赤子之心在她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和彻底的展示。”梁晓明说,正因为她从小就历经艰难、战火和亲人的离散,使得她对于诗歌中的苦难和艰难以及忧愁更视之为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美学理念,并形成其古典诗歌的“弱德”观点。她以弱肩坚强坚定、自觉自愿地挑起了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担子,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兴发感动”
在对诗词的理解上,叶嘉莹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观点,比如“弱德之美”和“兴发感动”。她认为,中国诗歌之传统,以其中所蕴含的兴发感动之生命为主要质素。谷恒东教授说:“叶先生讲解诗词时,对诗歌的艺术结构和情感表达的分析令我如获至宝。让我意识到,研究外国文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功底,还必须有深厚的国学底蕴。”
南开大学文学院原院长、中文系主任沈立岩表示,叶先生的教学是对文学、诗词乃至人生的深刻体察。叶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老师中的老师”,其教学不仅塑造了学术,也传递了人文精神。
哈佛大学博士张元昕是叶嘉莹的“关门弟子”,因对叶嘉莹讲课提出学理性问题,在13岁就被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张元昕曾向叶嘉莹提问,如果我这一生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经过什么离乱,我怎么能够去体会古人经过的离乱?叶嘉莹回答说,为什么古人写的诗能感动我们?因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古今时代不一样,但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的诗词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就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叶嘉莹常说,诗歌是“人心不死的力量”。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卢桢表示,为了继承叶先生的精神,南开大学文学院计划将继续推动叶先生创立的“兴发感动”叶氏解释学,整理叶先生的学术遗产,包括未整理的录音和资料,确保其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和数字化。正如叶先生生前所说:“只要有中国人在,古典诗词就不会消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