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了近10年的沪苏湖铁路,即将迎来通车时刻。
11月23日9时27分,首趟试运行列车G55505次从上海虹桥站开出,沿着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沪苏湖高铁)驶向湖州站方向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标志着沪苏湖高铁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记者在这趟车上掐了掐表,由于试运行列车全程不停靠中间站,最终到达湖州站的时间为10:10,耗时43分钟。也就是说,湖州-上海两地即将实现1小时通达。
记者 祝依凡 摄
“江浙沪第一天路”来了,何为“天路”?
沪苏湖高铁由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线路全长约1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湖州站等8座车站,其中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站为新建车站,上海虹桥、湖州站为既有车站。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高铁的运营里程达到了7100公里,超过了排名世界第二、第三的西班牙和日本。而这条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高铁网中唯一一次性贯通江浙沪的项目,用最短的路径连通了两省一市。因此,也被不少网友称为“江浙沪第一天路”。
在今天的首趟试运行列车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韦强介绍了接下来试运行阶段的安排:”沪苏湖高铁试运行将持续1个月左右时间,预计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目前,长三角的高铁数量已经达到了20余条,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条“天路”?
制图 祝依凡
从路网来看,江浙沪三地早在多年前就已形成了由沪宁、沪杭、杭宁等铁路构成的三角状铁路。而沪苏湖铁路位于沪宁、沪杭两大客运主轴的中间。
“沪宁通道上虽已有沪宁城际、京沪高铁、苏南沿江高铁等3条高铁,但线路能力依然紧张;而沪杭通道上仅有沪昆高铁1条高铁,线路能力已经饱和,成为上海与杭州及以南地区的交通堵点;合肥往上海方向客车需经沪宁通道,加剧沪宁通道能力紧张的局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沪苏湖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陈国全说。
翻开地图,沪苏湖高铁在湖州与合杭、宁杭高铁衔接,形成“十字”型枢纽,通过湖州枢纽节点可实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互联互通。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沪宁、沪杭两大客运主轴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上海对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辐射功能,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西出上海的第三通道。
沪苏湖铁路线路走向示意图 殷超 制图
对于湖州而言,这条铁路更是成为连接上海的捷径。从浦东新区开发以来,湖州接轨上海已有 30 余年。然而,湖州虽然身处长三角中心,但目前想要去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一天只有4班高铁,且线路需绕行杭州,耗时2小时,票价在100元左右,性价比不高。因此,不少湖州人选择通过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开车前往上海,省时省力。
如今,沪苏湖铁路的到来,将两地的时空距离最快拉近至40分钟,也让湖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铁”。若中间设多个停靠站,则全线预估耗时1小时左右。
平均每公里造价2.33亿元,值不值?
从造价来看,这条163公里的高铁含“金”量不低。项目投资总概算380.04亿元,其中,湖州段投资70.83亿元。算下来,每公里的平均造价达到了2.33亿元,虽然低于通苏嘉甬铁路造价3.31亿元/公里,但高于衢丽铁路一期(造价1.39亿元/公里)、杭温高铁二期(造价1.61亿元/公里)。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8年批复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文件中可以看出,总概算里拆迁成本均超过了50%。
记者 祝依凡 摄
花大钱造的这条铁路,值不值?
陈国全认为,这一铁路位于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沪杭、宁杭三条主轴间的长三角核心区域内,虽然线路不长,经过的高级别行政据点不多,但沿线城镇密集,多为经济重镇、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商务、旅游、务工等城际客流需求旺盛,其城际铁路功能显著。
例如上海松江,是G60科创走廊的起点;苏州吴江,是正在建造的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的通苏嘉甬高铁的站点之一,能够与沪苏湖高铁形成“十”字换乘,为湖州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北上通道。
在湖州市区域合作办副主任沈鑫钰看来,这条铁路让湖州迎来了“跑起来”接轨大上海的新机遇:“沪苏湖高铁开通让湖州与上海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以高铁为纽带,将进一步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流向湖州集聚。”
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湖州已将自己定位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今年市委市政府发文实施《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聚力实施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策、文旅共兴、民生共享六大工程。
和过去不同的是,今年的方案提出到 2026 年,全市域全领域接轨上海和融入长三角取得突破性新进展,有力支撑“六个新湖州”建设。这也是湖州首次提出“全市域全领域”接轨上海的目标。
对此,沈鑫钰表示:“紧扣交通、平台、产业、科创、人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33项2024年重点事项加快推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