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 09:36:28央视新闻
在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80岁的张廷福老人,从1992年开始,每周一都会在自家屋顶升起国旗,这样的“仪式感”,他已经坚持了整整32年。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张廷福老人召集一家人聚在一起,庄严地升起了国旗。
从1992年在家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32年来的每个周一清晨,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闷热的酷暑,80岁的张廷福都会自发举行这样简单而庄重的升旗仪式。
张廷福:1992年的时候,我们升的国旗在平房上,现在我们升的国旗是在六楼上,越来越高了 。
张廷福老人搬了三次家,五星红旗换了好多面,竹子做的旗杆也换了好多根,行动也开始不方便了,但32年上千次的升旗从未变过。而他也希望后辈继续保持升国旗的习惯。
张廷福:我们一定要把这光荣的传统传下去,希望我的重孙和孙女把升国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这边国旗永远高高飘扬。
张廷福1944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长大后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和踏实能干,他被推选为水库建设者,再后来,又当选了复盛镇庙坝村党支部书记。他给记者展示了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1953年2月5日,发土地证”“1965年4月9日,结婚”“1995年6月8日,入党”……
张廷福:这个就是我们解放过后享的第一次福分,就是共产党发给我们的土地证,我们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了,就能够种上自己的庄稼。分了房子,分了土地,分了好多田,好多面积,这个很珍贵。
日子越过越好了,张廷福一直想着要做点什么来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儿时常唱的一首儿歌让他深受启发。
十月一日国庆到,家家户户红旗飘。
五星红旗就是新中国的象征,从1992年开始,张廷福买回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山中砍回一根竹子在自家院子制成旗杆,学着附近一所学校的升旗仪式,在星期一的早上举行了第一次升旗仪式。这一升便是32年。张廷福老人如今还保存着他升过的每一面国旗。
张廷福:我的这些国旗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些都是我们全家对国家的一个感情。
张廷福妻子 陈广秀:我们老张他每回换的国旗,他都保管得很好,他就很爱惜,比他新衣服都还爱惜些。
一位老人,一面国旗,一份信仰,续写着爱党爱国的光荣传统。张廷福老人说,升国旗这件事,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总台记者 牟亮 刘大洋 孙晓璐)
追光的“向阳花”如何发电——走进西藏首个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施工现场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5-06-14 22:04:04
石榴云2025-06-14 22:03:22
专访|“许多国家更加把中国视作可靠合作对象”——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
新华网2025-06-14 22:02:43
【“中国游记”第一季㊳】商务座媲美宇宙飞船、卧铺成“移动宾馆”……中国高铁的“神仙体验”让老外秒变“铁粉”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6-14 22:02:13
【中国那些事儿】卢旺达经济分析师:中国消费升级为发展中经济体创造新机遇
中国日报网2025-06-14 22:01:42
新华网2025-06-14 22:01:07
专访|中非经贸博览会彰显中非务实合作持续深化——访津巴布韦智库专家马达库凡巴
新华网2025-06-14 22:00:39
心相近丨“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中国中亚共筑友好合作的青春纽带
新华网2025-06-14 21:59:26
新华网2025-06-14 21:58:50
人民网2025-06-14 21:55:29
千龙网2025-06-14 20:45:45
千龙网2025-06-14 20:45:10
中国新闻网2025-06-14 19:51:45
动静原创2025-06-14 19:50:17
人民网2025-06-14 19:49:34
央广网2025-06-14 19:48:19
规模大、空间广!基层就业“大礼包”来了 这些优惠政策毕业生需知晓
央视网2025-06-14 19:47:45
经济日报2025-06-14 19:46:56
光明日报2025-06-14 19:46:16
央视新闻2025-06-14 19:46:12
中国经济网2025-06-14 19:45:23
央视新闻2025-06-14 19:44:53
中国青年报2025-06-14 19:43:06
新华社2025-06-14 19:39:51
央视新闻2025-06-14 19:38:53
新华社2025-06-14 19:37:56
石榴云2025-06-14 16:00:15
央视新闻2025-06-14 15:59:44
中国日报网2025-06-14 15:59:07
【小新的Vlog】We are friends!中非经贸博览会见证“跨越山海的友谊”
中国新闻网2025-06-14 15: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