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双石》一诗,被认为是早期中华赏石理论“丑石观”的起源——从美学特征看,古代的玉文化是审“美”,石文化则是赏“丑”。
“丑”有何好赏?其实,此“丑”非彼“丑”,指的是石头天然形成的奇形异状。“别看这石头又黑又粗糙,其实很有赏玩门道。”近日,白沙陨石文化展览馆负责人甘强摆出其收藏多年的陨石,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道。
神秘的“天外来客”
甘强的白沙陨石文化展览馆开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福安东路,一间不大的展厅摆着上百块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陨石。这只是甘强陨石收藏中的一小部分,他的陨石“宝贝”多达数千块。“大部分是我自己捡回来的。”甘强说。
在白沙牙叉镇,有一个直径达3.7公里的陨石坑,它隐藏在郁郁葱葱的山峦之间,仅在西南边因两条溪流冲刷出现豁口,成为人们进入古老陨石坑内部的通道。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此处并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带来了这个大坑,坑内残存大大小小的陨石碎块。15年间,甘强不断收集着陨石,这些有着不同纹路和印记的黑色石头让他着迷。
“这块陨石是球粒陨石,你看上面有很多‘小疙瘩’、小圆球;这块是定向陨石,就是说它穿越大气层时没有翻滚,是定向降落的。”甘强说,鉴赏陨石既要看外形,又要看内质,“每块陨石来到地球都要经过大气层的高速摩擦和高温熔融,这些气印、流纹能展现这种‘天外来客’的美。”
甘强喜欢陨石的原样,来自儋州的何老二则以雕刻陨石为生计。“这是陨石雕刻的蟾蜍,这是龟,它们寓意着招财进宝和健康长寿。”何老二说,通体黑色的陨石经打磨后显得光滑,雕刻成摆件很有观赏性。“很多人喜欢买来摆在家里、店铺里,希望能带来好运,像这只龟2000多元,我们需要打磨好几天。”
石头工艺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摄
在众多陨石中,有一种神秘的“天然艺术品”吸引着海南陨石爱好者的注意——“雷公墨”。“雷公墨”是我国广东雷琼地区人民对当地一种散布状产出的黑色玻璃质岩石的俗称,古时人们常见这种石头在雷雨后从地表上冲刷出来,就误以为是因雷电而生成,故称之为“雷公墨”。这种石头通体墨黑,边缘部分因为薄而呈现一种半透明茶色,散发着金属光泽。
海南雷公墨陨石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南洋大厦,藏有雷公墨300余块,该馆与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开展合作,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设立陨石标本展示区。
同样,甘强也投身于陨石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他的白沙陨石文化展览馆门口写着“展示白沙陨石风采,弘扬星月文化知识”,他还创建了短视频账号,时常发布自己收藏的石头,抖音粉丝达1.1万人。
令人垂涎的肉石
8月底,甘强带着6块为之得意的陨石来到儋州,参加2024年海南儋州“东坡杯”石展,他的展位对面,摆放着几块“东坡肉”。甘强走近一看,原来这也是石头。
东坡肉石。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摄
“东坡肉”石头的主人是来自万宁市观赏石协会的梁海,他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这是不能吃的“东坡肉”,它们其实是黄蜡石。仔细一看,这些石头呈现出蜡黄色,上层颜色较深,宛如肉皮,其他部分层次分明,如同肥肉与瘦肉,从远处看去令人“垂涎三尺”。
据介绍,海南奇石主要产自昌化江、珠碧江和六连岭等地,品种有黄蜡石、梨皮石、卷纹石、黑珍珠石、米粒石、七彩石、九龙壁、红线石、海南太湖石、昌江玉等,其中黄蜡石在国内比较有名。
“看颜色、看形状、看层次。”梁海告诉记者,判断一块“肉石”品质的重要标准,就是要与真正的肉相似。
同样爱好收藏“肉石”的还有陵水黎族自治县赏石文化协会会长张宏聪。“陵水肉石的特点是以‘熟’为傲,酱色飘香,以假乱真。”张宏聪说。
据了解,陵水是我国著名的肉石产地,2019年,陵水文罗镇的赏石爱好者胡硕清在当地一座山里首次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石头,挖出后用水清洗,一块栩栩如生的“肉”就出现在他的眼前。2021年,陵水举办海南观赏石精品展暨陵水肉石展,展出的陵水肉石包罗万象,既有烤肉、炸肉、熏肉、卤肉、腊肉等形态,还分为五花、排骨、脆皮、精瘦、肥肘、猪蹄、猪腿骨等“部位”,令人啧啧称奇。
除了“东坡肉”,儋州“东坡杯”石展现场还有形似中和香糕小吃的黄蜡石、形似紫菜的木化玉、形似苏东坡的水冲石等,让人不得不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
奇石雅韵与东坡文化
赏石,赏的是什么?
宋朝书法家米芾说,赏的是“皱、瘦、漏、透”;郑板桥说,石丑,“丑而雄,丑而秀”。丑石,实际上就是怪石、奇石,石头越是嶙峋粗糙,越是耐人寻味、令人遐想。
观赏石是自然造化形成的奇异之石,具有特殊的造型、色彩、质地、纹理等表征,具有观赏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自东汉末年起,中国人便有赏石的传统,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文人雅士赏石藏石。白居易在《双石》诗中写道:“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开启琼岛人文之盛的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是大名鼎鼎的赏石爱好者。他曾为文同(文与可)所画的梅竹石题诗,其中写道:“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苏东坡钟爱原生态的石头,特别是未经雕饰、奇异粗犷的怪石,为此他写下《咏怪石》《双石并序》等诗作,并画下《枯木怪石图》流传千古。
说到海南的奇石文化,便不得不提到苏东坡。苏东坡谪居儋州,途经儋耳山,写下“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将儋耳山山路上的石头比作女娲补天的五色石,这是东坡借景表达自己的心境,也因此让儋州的奇石声名远扬,为海南的奇石文化奠定了基础。
“我们成立协会,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赏玩石头,发展石头文化。今后我们要将儋州的石文化提到更高的层次。”儋州市收藏协会创始人黄木春说。
原标题:
琼岛奇石的赏丑之道
责任编辑:孙婧
内容审核:陈咏棋
值班总监:刘冀冀
值班主任: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