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跨越山海格桑花开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地评线】东湖评论:跨越山海格桑花开

巍巍珠峰,见证沧桑巨变;皑皑雪域,迈向幸福家园。近日,“30年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拉萨召开,自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对口援藏工作已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实施“对口援藏”政策,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

对口援藏是“何以中国”的最美回答。从古看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西藏地方的历史发展决定的,也是由西藏各族人民与中华各民族血肉联系的客观事实决定的。中华各民族互通有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援藏”展示了民族团结的融洽和美,是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千房同蒂,千子如一”的生动注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推行民主改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迈向新时代,“对口援藏”是党实施的一项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帮扶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在时代的呼唤和内心的感召下,有一群人从疾风地北、烟雨江南,往高山走去。30年间,他们的身影一如坚韧热烈的格桑花,遍布高原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位藏族同胞的心灵。徐坡主动请缨从中国宝武集团到高寒苦远的日喀则市仲巴县援藏,推动教育基础振兴,申请为6所乡镇小学建成了标准运动场,完成3所小学的示范直饮水工程;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靖,援藏期间推行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研发适用于高原环境的急救车、便携式微压帐篷等,推动智慧医疗特色化、保障体系健全化、远程医疗应用广泛化;王文生作为江苏省南京市第一批援藏干部,曾担任墨竹工卡县委书记职务,他结合墨竹工卡县的资源优势,建立了汽车运输队、成立了装潢公司、扩建了自来水厂、兴办了加油站……“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是一批批援藏干部的真实写照,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他们用高于高原的精神,在30年风雪中书写了高原故事新的篇章。

“格桑”在藏语中意为“美好的时光”,在缺氧的高原上,这低调又粉嫩的小花带给人精神的恬静与满足。而“对口援藏”这朵“格桑花”,在30年风雪中,使西藏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民生活更加安康,带给西藏和西藏人民成色更足、更可持续的美好时光。

千里鄂藏情,格桑花更艳。30年来,湖北省累计选派10批1194名援藏干部人才,投入资金48.6亿元、704个项目深深扎根在雅砻大地。跨越万水千山,长江与雅江同朝夕、共澎湃、情交融。湖北省对口援藏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紧紧围绕西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推动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为山南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湖北智慧、湖北力量,写下了一份具有湖北特色的援藏答卷。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西藏70余年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才能实现西藏繁荣进步,才能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新形势新任务下,要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选派优秀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到西藏各地,与各族群众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让“格桑花”的绚丽铺满中华的广袤大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宸(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伍佳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