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发文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千古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颜宁发文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千古

8月5日,据中国新闻周刊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处获悉,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8岁。

颜宁发文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千古。”

据李政道研究所消息,李政道研长期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彻底改变了世人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为此共同获得1957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人首获这一世界最高科学荣誉,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鉴于李政道在相当广泛的科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做出的巨大贡献,李政道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是对祖国充满深厚感情和眷恋的爱国科学家,他十分关心祖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倾注了满腔热忱。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访问讲学。40多年来,他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科技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科技界的影响,加快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政道就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英文简称CUSPEA),培养了915位博士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此后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他积极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帮助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推动了中国科学基金制度的建立,对促进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的建议和安排下,几十位中国学者被送到美国、欧洲学习培训,成为后来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研究与实验的科研骨干。正是在他的积极努力和推进下,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在方案选择、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与支持,使对撞机如期建成。李政道始终关心和支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改造升级工作,使之成为世界上在τ一粲物理研究能区最先进的试验装置。他帮助上海光源立项、建设,推动和促进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举办中国加速器学校,为上海光源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为了鼓励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勤勉不辍,李政道先后同意在江苏、甘肃设立李政道讲学基金。为了鼓励本科生投身科研,1997年还将个人积蓄,设立了“秦惠䇹-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专门用来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本科生见习科学研究,20年来培养了3800余名“䇹政学者”,使他们能够跨学科地熟悉科学研究,更多地接触科学家,从而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关心科学、热爱科学。

多年来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科学事业后继有人,殚思极虑,全力以赴。2014年12月,李政道致信党和国家领导人,提议在上海交大建设一个类似丹麦“玻尔研究所”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历练一批属于中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他的建言得到了高度重视,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2018年4月7日,李政道受聘为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教育经历

1943-1945浙江大学

1945-1946西南联合大学

1946-1950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50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1951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195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1955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1956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1960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1962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196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1963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1964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1984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1986-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北京大学)主任

1988-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浙江大学)主任

1997-2003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18-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主要荣誉

1957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美国叶史瓦大学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86意大利政府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5中国政府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美国纽约市纽约市科学奖

1999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政府友谊奖

2007日本政府日本旭日重光奖章

2009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

2015中华文化促进会2015中华文化人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