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花7.5万找人代写论文,处罚学术不端能否买卖同罚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博士生花7.5万找人代写论文,处罚学术不端能否买卖同罚

学术单位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处分当事人,也将线索进行移交,便于相关部门对违法机构进行查处,反之亦然

近日,成都青羊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围绕论文代写产生的案件。据报道,某高校博士生小李为顺利毕业在网上找到一家经营“论文修改”的店铺咨询,该店铺客服向小李表示可以提供“论文代写”服务。最后小李一共支付了7.5万元,但论文因质量差而未通过导师审核,于是小李起诉该店铺,要求退还所有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学术诚信和公序良俗原则,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故原、被告之间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关于原告的赔偿诉求,法院部分支持37500元,原因是原、被告对于合同无效均有过错。

52698761_cd29f0ea-fb36-41f5-bac2-bb935208dae8copy.jpg

↑某商家在写手群内发布的需要代写论文信息,记者调查发现,多数订单被写手秒抢。图据新京报

这起案件一经披露,迅速了引起了网友的好奇:“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学术不端吗?”确实,代写论文本身就极为敏感,居然还公然对簿公堂,这未免太“大胆”了。

或许也是这笔金额实在太大,令当事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名博士生,先是找人代写、再是直接起诉,无论是学术意识还是法治意识都颇为堪忧,似乎对代写一事并没有多少“耻感”。

他的这种心态,可能也是某种现实的反映,如今代写论文并不罕见。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记者卧底了一家“论文工厂”,仅一个月就接到了600余单的论文业务,甚至有职高生代写博士论文,手段也大多是剽窃论文、AI编造。真实的需求、火热的业务,或许也让一些学术中人对此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连这是不端行为都意识不到了。

今年4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学位法》就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而一些学校对学术不端的处分也越来越严格,今年3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因论文存在剽窃等问题,撤销了一位学生的本科学位,而这位学生已经毕业半年;2023年时,江西农业大学也因为学术不端,对一位已经毕业10年的学生撤销其硕士学位。这些“倒查”举措,无疑显示出对待学术不端的严肃和坚决。

对学术不端的处理不可谓轻,但学术不端的行为却并不罕见,这也说明高校还是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处理力度,同时提高技术强度,实现对学术成果更加细致、全面的检查。一些学生寻求代写机构,其实也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学校查不出来,学校当然不能给这样的侥幸留下“闯关成功”的空间。

另外,在这起案件里,有网友提出应对双方进行处分。从法院角度来说,这是一起民事诉讼,法院当然无法以其他名义介入。但法院认为双方均有过错,并判赔一半的“费用”,这其实也是个启示——打击学术不端,终究还是要买卖同罚。

目前对于学术不端的处分,主要还集中于学术机构对“论文买方”进行处罚,这主要也是囿于机构职责所限,很难越过职能直接去处罚“论文卖方”。因此,治理中也常常形成一种偏重,即高校处分一位学生往往十分严厉、乃至引发舆论关注,但大量的论文代写机构却毫发无损。

这或许也意味着应当探索一种全链条治理,真正做到买卖同罚。比如学术机构、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等应当形成联动机制:学术单位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处分当事人,也将线索进行移交,便于相关部门对违法机构进行查处;反之亦然,相关部门查处论文代写机构之后,也不妨将线索同步给学术机构,提醒后者注意。

相信只有构建起这种全链条、多部门联动的治理网络,才能对这类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打击,从根本上廓清学术生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