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前,做点啥?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65岁前,做点啥?

先不说热点。讲点我擅长的古代人开拓自己潜能和精神世界的故事,再打捞一个故人的明珠之心。

当我写了范成大、辛弃疾之后,一个加拿大的老读者朋友说,你一定会写韦庄(约836年-910年)的。

被他言中了。

韦庄何人?他是苏东坡最喜欢的诗人之一,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一般呢,富贵不过三代,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寒微,他的父母还早亡。晚唐之人,命运多半曲折,倒也不用太惊讶。

年轻的时候,都得读书考试,他也不例外,但是考得不好,也只能四处谋职,29岁开始,工作才慢慢稳定下来,但也只是个幕府人员。

众所周知,晚唐黄巢兵乱(878年~884年),韦庄及家人身困重围,并且病痛加身。于是,47岁那年,他在洛阳写下长诗《秦妇吟》,留下了当时妇女的悲惨生活痕迹。后人将《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

49岁的他,还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任职,还是一个幕府人员。浑浑噩噩大半生,人生怎么办呢?也退休不了,也没有退休工资。

不过到了50岁,他突然好像就开悟了。从51岁开始,他去旅途中探索自我了。从浙江衢州出发,一路向北,到了宝鸡、孟津、许昌、泌阳、太行等等。

这还没结束,他又从壶关东行,途经林州、辉州,再折北而行,经正定,至古北口,达山海关。

然后,以山海关为拐点西行,至蓟杭大运河乘船南返,经清河,至山东,达徐州,下扬州。

找不到答案,就继续找。人生随性点儿活挺好的,你掌握的核心技艺会成为你人生的延长线,你打破自己认知的武器,也藏在自己身上。

因为在途中跟一个人聊得特别投机,他后来就在南京住了下来。

不过很快,他又走了,再到苏州,湖州,富春,桐庐,绍兴,宁波,诸暨,东阳,金华,甚至还回到衢州,然后再去江西、湖北。

这七八年间,他都在游动,生命是动态的,人挪活,你每天都想着变,就能变过时代。命运的齿轮转动了,58岁他中了进士。

自我变革是家常便饭,于是任何变化和决定都不会太消耗自己的心力,任何的遭遇就当是在路上遇到的曲曲折折之景。

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907年,也就是韦庄71岁那年,他在蜀地力主王建称帝,得以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他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司政,他相当于是前蜀的宰相。

动荡的时候,你更动,你也更静,大器晚成。所以,生命啊,腐败和璀璨本是常态。

加拿大朋友说,韦庄的文字会起伏,能跟着人的感情自由行走。他对生活饱含着感情,赞颂江山时让人有入画的感觉;明明是表述不平,又有婉转的释然。他的行文又和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特别契合,所以读他的诗词基本不生分,比如他写过很多首《菩萨蛮》,其中一首有一句“劝君今夜须沉醉”,多像个现代人。他说,在加拿大的游子,“青葱一念劫千千,直许缘枫缘碧水”,读韦庄的诗特别有感觉。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最典型的代表。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作对处于内部空间的女子闺阁着墨颇多;而以韦庄为代表的“花间别调”却呈现了极为宏大的外部空间。

我在花间寻觅,第一次见这句,就觉得他气质很特别。“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他整个人是松弛的。乱中之松,想想就难得。

乱世里,那么浓烈的感情被安放得好好的,明明应该很费力,但他的心大概调动了一个非常好的调试机制,比如他也忧愁,但是总是带有很深厚的感情把忧愁拉下来,不要轻浮。我情重,所以我的忧愁很有质感,它可以随时被艺术化——“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苏东坡并不是使用“呵呵”的源头,真正的源头是韦庄。他写“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还写“惊睡觉,笑呵呵,长道人生能几何。” 感慨“呵呵”和“几何”真是最佳CP词啊。

我去年写了很多篇“五十岁,还能做什么”,其实就是在强调,人的内核在那时候,可能更容易去找寻到吧。然后接下来的15年,你就活出自己。

要开始插手自己的进化和迭代。越是“不景气”,越要成为引擎般的存在。我总觉得,人生应该大段大段地过,大块大片地塑造自己的内核。

回到当下。

我先说两个朋友的故事。第一个,是在我杭州探班我参与的一部苏东坡音乐剧时,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管约我吃饭聊天,我觉得受益颇深。他从我《鱼鱼雅雅》时期就认识我了。他说,商学院和西方管理学,说的都是你应该怎么上升,增长,发展,没有人告诉我们,长久的下行期该怎么办。于是,他开始了一种探索。

他说他5、6月,他们的业绩降幅很快,他开始强调真实、公开、透明,让全部的员工,都知道到底亏到什么程度,数据一律公示,大家坦诚不公,面对真实状态,尽量也不裁人,然后去掉所谓的KPI,增长业绩,先把每个人的心气儿理顺了,大家都返璞归真,做自己该做的事,想办法让掉的速度不要那么快。他说7月,果然速度就平缓了。

现在杭州的公司,包括阿里,“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我最近看日本一个帮助2000家企业扭亏为盈的长谷川广和写的《萧条中的生存智慧》,里面写到7条思想准备,就是:

1. 重视原理、原则。2.不隐瞒不好的消息。3.行动迅速。4.最大可能地减少会议。5.能自己找到工作做。6.切实执行赏罚分明。7.不搞分裂主义。

他最强调的就是“真”,真的东西一定能生存下来;枪打出头鸟,但打不了高飞的鸟;要挑战工作中的硬骨头,才能磨练出真正的工作模式;以及真诚对人,以心换心,靠真实的自己一决胜负。

还有另一个朋友,在上海做电商的,现在还有400个员工,一个人都不裁,去年亏了一两千万,今年上半年亏了275万,说是好点了。人在下坠期能做点什么?就是支棱着,可能自己会扭曲(会玩世不恭,不修边幅,乱开玩笑),但是自己的内核自己坚持。

这两个朋友是江湖中传说的别人都可以躺平,这群人躺不平的70、80后,那些奔五或已经五十多的人。

十年前,流行过,追求财富自由潮流,时兴35岁就退休。我刚从北京回上海时,还不到30岁,在我现在工作的张江地区见了一个创业两次的同学,跟我描述的就是35岁退休,然后退休后再生一个娃,如今,她在进行第四次创业,也没再生娃。

从寄情财务自由到委身退休工资,也就短短十年。你不知道十年后,世界又会变化成什么样。

我外婆八十多岁,看着她的一众子女,感慨,怎么都这么老了,我妈妈是老大,50岁退休,现在还不到65岁;我舅舅刚退休没几个月,门牙都掉了,作为大学老师可能话说得太多了……

爱比克泰德说,让人不安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想象。

只有换一种精神状态和身体保养状态,自我变革,甚至逃出自己的专业,才能跟上一辈活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求退休,不求超级卷和骤然停。

我会想我八九十岁还能上台演讲,出书讲课,但是让我幻想我的65岁,想不出来。不过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要靠退休金生活。但是大家的人生,要是觉得65岁之前还必须工作,那整个社会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

我看了古代那么多人物,50岁附近,心力和内核最强大,理论和思想体系最丰富,集大成概率最高的就是这个年龄;以前还常说要“三十岁过三十年”,一看也不对啊,我的心力预期,也就是到60岁……我最喜欢的苏东坡和王阳明,一个64周岁走了,一个57周岁多就走了。

还是要变一变思维了,人生呢,你无论折腾还是躺平,都有一大堆问题会涌现。继续研究生命的痕迹和节奏吧。

最近的新闻也是挺悬的,都是65岁现象。除了被辟谣的90后男女都要65岁退休;还有65岁的人大教授,还在性骚扰自己的博士生,用公权获益;在北京地铁上,用拐杖袭击女子双腿让其让座的65岁老男子被刑拘了。

此外比较大的新闻也都是60多岁的主人公们酿成的,62岁的俞敏洪,维持了体面,把与辉同行送给了31岁董宇辉;69岁的马未都,公开回应说博物馆运行正常,裁员没有那么严重,只有个别几个没有谈妥离职纠纷。可见社会对于失业的敏感神经,已经很脆弱了。

下行期间,金钱关系和缘分的了结要干净利落、划清界限。不然都是绵延不断的问题。越是不好的时候,可能越要大方和体面。新教授说,每一次登楼,都想象过下楼。每一次迎面,都预留了背影。

人始终是有两个方向可以走,而且都可以走得不错。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德国数学家卡尔·雅各比(Carl Jacobi)以擅长解决棘手问题而闻名,他发现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Man muss immer umkehren”,翻译过来就是“倒置,永远倒置”。

比如夏天,你可以吃点苦的直接补心,也可以吃点咸的利肾,进而养心。夏天,最需要开心,凡事不要纠结,要向外发散。

在这个世上生存,你只要不倒就是胜利。即便在最卷的赛道,最难的困境,你被迫负能量的时候主动转念,或许就是生机。

比如据我老师说,奔驰宝马因为做新能源车是亏的,做一辆亏一辆,它们的策略那就不让价,而且也不打算迎合年轻人,连MINI cooper都是找于谦代言,说明他们正在走一条新的路,自己的路。

无论是公司还是人,都在置身事内,自己发展自己的路,创造积极情绪给我们的上升螺旋。

这个年代,谁不是负债累累,负伤累累。喊疼喊累的人,都是外求心态。这个时代大家都护住自己的神,哪有功夫管你的疼痛,只能自修。

找到自己获胜模式、解决问题思维更新的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身心都是被虐强大的。任何时候做好更坏的打算,不要犹豫,不要胆怯,诚意正心,毅然决然,能忍是福。

日本楠木新写过《退休后:50岁之后该如何生活和老去》,提到他的调查,不管哪种方式或年纪退休的人,在退休之后,80%的人都不满意自己的退休生活。

所以退不退休,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本身。多创造点活路和生机,才是王道。一定要让自己有一技之长,那是开辟新道路的利器。

其实如果你不满意现在,你就不会满意未来,如果你现在不快乐,你就永远不会快乐。这句话是纽约大学商学院Scott Galloway的《快乐算法》里提到的。

人生什么时候开始认真规划都不晚,安逸也不代表一直会幸福。人最重要的是保持敏感和觉醒。

好好规划自己的储蓄,金钱,当然,还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坚强,不要整天像在谈恋爱一样是一盘痛苦内耗的散沙。

我小时候因为有强大的不安全感,所以我24岁一毕业,大部分工资都给自己买了年金和寿险。那时候的利息,不是现在能比的。以前我喜欢咖啡馆茶馆文化创业等等,后来失败惨痛,现在觉得,人生应该享受的时候何必忍受。我前阵子身体不好了七七四十九天,于是开始享受人生的吃喝玩乐。悄然发现,下行期,享乐变得更有性价比。身体最重要,最诚实。心令如山。

所以,第一点就是多做安全措施,也别延迟满足。

第二点是有创伤的时候,就去创造。作品和自己的高层自我,才是很好的救赎。你活在人间,该受的苦,一定要受,但是不要浪费了这苦和疼。也是一盘好菜。记住,一切痛苦作品化,我的良方。好多人生的奇迹可能就埋在垃圾堆里。作品化之后,还可以创造被动收入。要发展,就永远要想着发展,想躺平,就让各种方式保驾护航自己的躺平。

叶檀最近分享一个读者的悲惨境遇,说她失业,然后担忧房贷和两个孩子的费用,夫妻之间满是争执,让她喘不过气,想一死了之。叶檀说,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叶檀建议,活在当下,抱抱自己的亲人。直面问题的每一步,该处理的赶紧处理。那些失去感是很真实的,其实死才是最大的失去感,再进一步就是生。

人要有点创意,失业,失恋,没钱,失去自信等等,这些痛苦太普通了,当个段子都没人听。不如去创造吧。沉下心来,总有自己的一步一步能做到的事情。

作家黄佟佟在朋友圈有一段话特别好,比较长,作为本篇结尾:

过了五十,层岀不穷的小毛病,深切地感受到因为无知,前面多少年对身体的剥削给后来的自己带来多少麻烦,时代转变太过激烈,小时候没有人教过我们要把锻练视为日常,工作时没有人教我们要悠着点,或许有人教过,当成耳旁风,觉得老生常谈,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异于常人,哈哈,其实没有什么人真的与众不同,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你没那么重要,没那么有才华,没那么精彩,至少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没有了你,世界照样转,打破自恋,认清自己,接受真实的世界是一件痛苦的事,怨别人怨世界一点用没有,满脸戾气,只会让运气越来越差,往前看,别回头,只有老到某个时候你才真正知道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只陷在苟且里,你就会变成苟且里的一部分,心里要有诗和远方,遇到什么接住什么,别去伤害别人,别做让自己后悔让自己觉得自己面目狰狞的事,因为到最后你会知道外面的一切都不重要,拥有一颗平静坦然的心,才是终点最美的风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