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惩独22条”让谁发抖了,又该怎么定位?
资讯
资讯 > 台湾 > 正文

雁默:“惩独22条”让谁发抖了,又该怎么定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大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已十多天了,观察岛内对这份《意见》的反应,可以说效果明显。

《意见》在台湾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各方意见纷杂,也吓到了不少人,相反地,统派都很受鼓舞。喧嚣中,我想,这对北京而言,不是容易的决定,因为现在大家会期待第一个被定罪的,第一个被逮捕的,与第一个死囚,而压力都在大陆这边。

6月21日,国台办在北京举行专题发布会,联合相关部门解读《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6月21日,国台办在北京举行专题发布会,联合相关部门解读《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个人认为,真正重要的是,《意见》会不会抵触大陆的和平人设?以及,是不是融统战略的一部分?因为战术行动要遵循战略原则,否则无以为继。

于此,我相信《意见》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对赖清德“独言独语”的象征性反制,或者是威慑工具,而有着更深远的布局与深刻的思考。

本文探讨三件事:台湾的回应,未来的影响,行动的定位。

反动,反动与反动

关于岛内的反应,总结而言就是三种观点:无效论(徒劳无功),悖谬论(适得其反),危害论(顾此失彼)。

无效论,即声称大陆管不到台湾。这是台湾主流政党一致性的膝盖反应,充分说明蓝绿白政客在“反独促统”工作里,全站在大陆的对立面,拒统的态度一致,只是挂着不同的旗帜,在两岸问题上存在细微的差异。

悖谬论,即抨击大陆此举适得其反,只会将台湾推得更远,不利于两岸和平,遑论心灵契合。这也是岛内除了统派,不分党派的共同意见。

危害论,即称大陆此举将加剧台湾内部对立,甚至挑起两岸人民对立,不利于民间交流,更耸动的说词是,《意见》可能使台商财产被没收。这种论点,原则上蓝绿白也一致认同,只是程度不一。

无效论,悖谬论,危害论是德裔美国学者阿尔伯特·赫绪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对保守派“反动叙事”所做的归纳,以抨击那些反对改革、不愿改变现状的腐朽说词根本经不起检验。

换言之,蓝绿白在“反独促统”问题上是反动,反动与反动,言辞“反独”是假,拒统是真,维持现状的侥幸心态,牢牢控制着自己,并意欲扩散到全台人民。北京若真信了这些论调的有效性,反独促统工作就都别做了。

在实际运作里,无效论,悖谬论,危害论往往相互矛盾,如“台独”声称《意见》对台湾无效,却又说此举推远了台湾,若无效怎么会“推远”呢?再者,中间派称此举将加剧台湾内部对立,那不正凸显了《意见》的有效性?从大陆的立场看,台湾内部若团结,会团结促统吗?显然是不会的。

这就是为何我反复强调要“逼统”,按岛内当前意识形态的这副样子,不逼,才会导致两岸渐行渐远。一试就灵,《意见》所逼出的牛鬼蛇神,又何止“台独顽固份子”?因此,若要利用台湾内部这种矛盾,将现状调整成有利于促统,那就得逼,别无他途。

稍微往细看,大家会发觉,不单是“台独”顽固份子,连“中间派”也怕了,特别是那些由蓝转绿,由绿转蓝,或由绿与蓝转向中间靠拢的各色人等。这些人其实算不上什么“顽固份子”,全是投机份子,刀切豆腐两面光,几乎全都对号入座了,心里发毛,而且还溢于言表。

中间派的恐惧,来自《意见》的不确定性,他们认为法条解释空间太大,怕自己的“不顽固”也被归类为顽固。

大陆为了消除多余的恐惧,国台办还特别出来解释……用我的话说,就是澄清《意见》是狙击枪,而不是霰弹枪,不会乱枪打鸟,但会精准出手。

在此建议大陆,说明一次足矣,不用再反复解释,那些连《意见》标题都不看的人是异常心虚,也是重点观察对象,别给他们定心丸。既然心虚,就不会信你的口头说词,因此,最好的澄清之方,就是判例,判例,判例,大家会从判例来判断虚实与方向。

身为统派,个人十分感谢《意见》相挺,但我也要呼吁台湾统派,不必公开拉清单,说谁谁谁应被定罪,关于此,我猜北京搜集的清单比我们详尽得多,何时出手,对谁出手,不需要统派激情多嘴,淡然看戏即可。

而且,别高看“台独”,他们就是群贪生怕死的宵小,内部多的是叛徒将来会帮大陆拉清单,轮不到我们统派带路。

我猜,《意见》会对“现行犯”出手,例如,未来谁在配合美国炒作“联合国2758号决议”,谁将放宽台湾兵役限制以扩军,谁将在文化教育层面推动“去中国”政策,这些都是现行犯,定其罪,才能降低犯罪。不过,这也只是个人猜想。

总言之,我期望看到的是台湾内部对立加剧,统独选边站,而不是继续反动,不作为,或者服膺于美国公式——明反独,暗挺独。

就是要逼出选边站

别听反动派妖言,以为《意见》会将台湾人民愈推愈远,事实是,一般民众对此措施没什么特别反感,不影响本来就想去大陆看看的台湾人,也不影响支持“台独”的民进党选民。须知,后者在《意见》出台以前就不愿去大陆了,没有感化可能,无需在意他们的观感。

谈《意见》对未来的影响,我认为就是要逼出“选边站”,特别是那些仍受困于“台独”意识形态——就算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还得附加一堆“但是书”,想挣脱又胆小不敢挣脱的台湾民粹——的部分中间派。

因此,既然蓝白阵营自证为反独促统工作上的反动派,首要就是于在野阵营里逼出“真反独”,扩大自己队友圈,削弱口是心非的“华独”同温层,让次要敌人的队伍也缩小。

中国国民党愈来愈不“中国”,愈来愈“独”,其党羽公然宣称所谓“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论调与“台独”已无二致,连装都不想装了。希望北京能借由《意见》或相关措施,将规矩立清楚。

再来是柯党。我在台媒撰文笑朱立伦心虚,对号入座,但没笑柯文哲,主要原因在于,赖清德正发起罢免大战,若国民党“立委”席次因此少了几席,民进党在“立院”成了相对多数,那柯文哲就完全没用了。可笑的是,柯党还不愿与蓝营合作捍卫在野党多数席次。

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侯友宜和柯文哲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图自IC Photo

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侯友宜和柯文哲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图自IC Photo

柯党这样的中间骑墙派,一旦失去杠杆作用就会泡沫化,连取笑的价值都没有,在“反独促统”工作上也可有可无。

我个人倒是希望柯党的特别顾问邱毅能发挥点作用,柯文哲小聪明有余,大聪明为零,请邱教授将大势分析清楚,给柯补补脑——《意见》有利于在野势力,而不是相反,连美国都很难有效反制大陆将台湾问题“内政化”,别空等圣旨撑腰,站错边是死路一条。想走务实路线,没有什么比定罪“台独”更务实的了。

民进党的反制措施,是立刻裹挟所有台湾人,称只有“统促党”不是“台独”,其余两千多万人都是“台独”。将所有台湾民众都推上前线,为少数顽固份子挡子弹,本来就是“台独”惯用的手段,一点不新鲜。

不过,此一信号的接收对象,其实是与大陆有生意往来的台商,尤其是那些背地里支持“台独”的台商。民进党并没有能力保护台商中的自己人,所以台“陆委会”对大陆旅游改成“橙色灯号”,意思是,今后台商若在大陆出了什么事,责任自负,与我无关。

从执行面看,风险最高的确实就是台商,一旦被锁定,不只大陆不敢去,连去其他国家都怕被引渡,更别说在大陆的资产了。因此,北京将如何处理部分“绿油油”的台商,将是观察重点,处理的不好,《意见》想达到的效果就会功亏一篑。

这便凸显了《意见》与“和平诉求”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解方在“融统”战略。

“融统”不宜只有软的一手

一般理解,“融统”几乎等同于“惠台”,只有软的一手。至于硬的一手,大都体现在军事(如围台军演)或类军事(如海警法)层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于2024年5月23日至24日,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图为演习区域示意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于2024年5月23日至24日,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图为演习区域示意图

讲究软硬兼施的对台战略,对大陆这一边或许是清楚的,桥归桥,路归路,简言之,霹雳手段是要打击少数“台独”,菩萨心肠是要拢络广大的台湾人民。然而,台湾人民是分不清楚的,而这便给“台独”一个绑架全台人民的战略空间——无论软硬,都是恶意。

就像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的可笑言论 —— 月球背面永远都是黑暗的。“台独”玩的是“信者恒信”,不信大陆黑暗的就是“中共同路人”,而这又可笑地与“全台都是台独”的说法相矛盾。

因此,《意见》出台是一回事,会不会有判例?判例说明了什么?则是另一回事。定罪判例,对台湾人民区分利害,辨别真假,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若是迟迟没有定罪判例,那么“台独”将更嚣张,中间派也会更倾独,因为大陆自证“光说不练”,一切反独措施与言词均属无效。

这便是为何,文首说《意见》对北京而言不是容易的决定,毕竟,压力在亮剑的人,不出剑,不如别亮剑。

换言之,要解决软硬信号不明,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好将软硬手段都纳入“融统”战略里,并让台湾人民知道,和平是要努力争取的,不是大陆欠台湾的。

软的一手,与硬的一手之间应有逻辑关系,而不是桥归桥,路归路。简单说,逻辑关系如“先后”,“比例”,与“范围”。

所谓先后,如先硬后软,在策略上就是“先兵后礼”,先呈现恶果,那么之后的宽容就会被珍视。

所谓比例,就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但此策略要见效,硬的部分就要具体实现,而不仅仅流于言词,不如此,软的部分不会有效。

所谓“范围”,就是“精准出手”,赏罚分明,让敌人恐惧,让朋友安心,这才能让那些介于敌友之间的人选对边,甚至觉得不选对不行。

软硬两手之间有了逻辑关系,“融统”的具体工作方向就会浮现:在统一前,尽可能将统一后要做的都先做好。

《意见》就是统一后要做的事之一,现在先做了,并显然不是软的一手。类似的工作还有非常多,所有领域的未竟之业,不分软硬都可以先作,这才能营造出大势所趋,在统一前有效缩小“台独”作妖的空间。

这样的“融统”工作若做得好,就不会与中国在全球的和平人设相矛盾,不但能让硬的一手合情合理合法,也能大幅降低统一成本,减少两岸人民可能受到的冲击。

《意见》的施行百分百正确,台湾所有的反动意见都不值一驳,多说无益,就让判例说明一切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