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中国工人,梦碎韩国电池厂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17名中国工人,梦碎韩国电池厂

◆6月25日,消防人员和调查人员进入AriCell电池工厂的火灾现场。

6月25日,消防人员和调查人员进入AriCell电池工厂的火灾现场。

关珺冉

编辑丨漆菲

烟雾缭绕的厂房内,白色火光伴随着刺鼻烟味,不时传来啪啪的爆炸声。

当地时间6月24日下午,当消防员抵达韩国京畿道华城市Aricell电池工厂火灾现场时,一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已被烧焦。工厂院子内黑烟升起,扩散到外面的马路上。逃离现场的一名工人告诉在场媒体:“堪比战争电影中的轰炸场景。”

事故发生后,韩国《朝鲜日报》驻京畿道的金记者一直在火灾现场做报道。当他抵达现场时,起火点所在的工厂三号楼被烧塌了一大半。金记者在周边步行才几分钟,就全身沾满了灰,半小时后衣服就变黑了。他向《凤凰周刊》回忆说:“我当时感到呼吸困难,总有烧焦的味道萦绕在周围,化学药品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

经过22个小时的灭火工作,6月25日上午接近9时,Aricell电池工厂的大火得以全部扑灭。韩国警方事后通报称,这场火灾共造成23人遇难,包括中国公民17人、老挝公民1人、韩国公民5人,另有8人受伤。截至6月27日,遇难者中有17人身份已得到确认。

这是韩国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化学厂事故,引发国内外强烈关注。因此而遇难的17名中国工人,更让国人牵挂。

◆6月24日,在火灾现场,消防人员正在清理遇难者遗体。

6月24日,在火灾现场,消防人员正在清理遇难者遗体。

外籍工人对工厂结构缺乏了解

火灾发生在6月24日上午10时30分许,当时工厂共有102人在工作,但大部分是临时工。

“只用了15秒,整层楼就被浓烟和火焰包围。”韩国京畿道消防灾难本部长赵善浩(音)如此表示。他从监控视频中看到,事发时工人们正在对锂电池成品进行验收和包装作业,其中一个电池组突然发生爆炸。起初电池区域升起一股细小的白烟,工人们拿着灭火器试图灭火,但没有成功。赵善浩说,“因为是锂,所以不容易熄灭。”

◆监控视频记录了事发时一个电池组突然发生爆炸的场景。

监控视频记录了事发时一个电池组突然发生爆炸的场景。

火势蔓延很快,一些工人没能等来救援,选择自行跳楼逃生。在隔壁工厂工作的一名工人告诉《韩民族日报》:“着火的工厂大楼后面有一处有栏杆的楼梯,我看到有两三个人从楼梯上跳下来逃生。”

一名从工厂逃出来的员工表示:“一开始听到很大噪音,我前往查看,发现电池正在燃烧。我很了解(工厂的)内部结构,所以很快逃了出来。”

“爆炸声持续了约40分钟,就像连续在放鞭炮。”另一名目击者林正赫(音)称:“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约10年,头一次遭遇如此大的伤亡,令人震惊。”

事发时,在工厂附近经营员工餐厅的郑玉子(音)正在准备午餐,突然闻到了烧焦的味道,并听到类似烤豆子的噼啪声。“最初我以为是枪声。不久后,几位女工跑了出来,脸上沾满了黑色的灰尘。她们说,‘我不舒服,请给我一些泡菜汤’,于是我给她们每人盛了一碗汤。”

考虑到锂是有害化学物质,伤亡规模以及火势可能进一步扩大,当地消防部门迅速发布二级响应,并出动160多名消防员和60辆消防车开展灭火工作。

◆当地消防部门迅速发布二级响应,并出动160多名消防员和60辆消防车开展灭火工作。

当地消防部门迅速发布二级响应,并出动160多名消防员和60辆消防车开展灭火工作。

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遇难者都倒在了起火的二层。来自华城市消防局的官员表示,该楼层有两个通往室外的出口楼梯没有上锁,但很多人在到达出口之前就被火焰和有毒烟雾熏倒。

“救援人员通过楼梯进入大楼内部时,在右侧发现了许多遇难者。”一名消防局官员透露,“发现死伤者的地点是二层的成品验收与包装车间。包装车间里大多是手速快的女性工人。”

然而,当烟雾弥漫时,不少工人跑向了另一边。“在这里工作的外籍工人大部分是由中介公司派遣来的临时工,对工厂内部结构缺乏了解。这是造成遇难人数上升的因素之一。”上述官员说,“如果他们当时前往二楼的入口,伤亡人数恐将大大减少。但他们跑向了封锁区域。”

遇难者家属四处找寻遗体

6月24日深夜,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赶赴火灾现场。邢海明促请韩方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为中国遇难者家属提供一切有必要的支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表示,对于火灾的具体原因和伤亡情况,韩方还在进一步调查和确认之中。“我们对于在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人员深表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在火灾现场,73岁的中国朝鲜族老人蔡成范(音)用蹩脚的韩语接受了韩国媒体的采访。他表示,一收到女儿遇难的消息,他就穿着拖鞋从距离华城30公里的始兴市赶来。据悉,当天一早,他39岁的女儿便来到工厂上班。

金记者也在现场见到了蔡成范,他向《凤凰周刊》转述了这一家人的故事。蔡成范长年在韩国生活,女儿去世的消息是从远在中国的儿子那里得知的。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先通知了他的儿子,儿子再将消息转告他。蔡成范抵达现场后便开始寻找女儿开的车,因为车里有她的护照。

蔡成范的女儿15年前来到韩国,一年前开始在Aricell工厂工作。她平时上午8时30分上班,18时下班,一周两次夜班,每月收入约为300万韩元(约合1.56万元人民币)。“我女儿从去年四五月开始在这家工厂工作,一个月前刚刚被聘为正式员工。”蔡成范回忆说,“可她从没说过,自己的工作会如此危险。”

蔡成范的女儿原计划今年秋天结婚。得知这一悲剧后,蔡成范与准女婿前往华城的多个殡仪馆以及警察署寻找女儿的下落,截至目前尚未找到遗体。金记者解释说:“这是因为遇难者的遗体被损毁得非常严重,如果不通过基因鉴定,很难确认身份。”

6月24日,金记者在当地的殡仪馆看到了不少遗体,但长度都只有1米出头,完全无法辨认。“蔡成范告诉我,他女儿有佩戴项链的习惯,他也将这个消息告诉给警方,可是(无法辨认的)遗体已经被送往首尔进行尸检了。”金记者叹息道。

在华城中央医院殡仪馆,金记者遇到一名中国工人,对方正在寻找自己的两个表姐,她们都在事发工厂工作,他本人则在附近的另一家工厂务工,得知出事了立刻过来寻人,却一无所获。“后来我在死者名单中,看到了他两个姐姐的名字。”金记者说。

在身份得到确认之前,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被编上了编号,安放在当地的五所殡仪馆内,分别是华城殡葬文化中心、松山殡葬文化中心、华城中央医院殡仪馆、汉白山殡仪馆和南阳佑一医院殡仪馆。

◆6月24日,遇难者遗体被安放在华城市的五所殡仪馆内。

6月24日,遇难者遗体被安放在华城市的五所殡仪馆内。

同在一线做报道的韩国媒体人姜记者向《凤凰周刊》描述了殡仪馆内的场景。

“6月24日事发后,我陆续前往这五家殡仪馆。因为遗体受损程度非常严重,亲属难以确认身份,所以没法在殡仪馆内设立灵堂。”姜记者回忆道,“6月25日凌晨,好多家属哭着奔走寻找(遗体)。后来(华城)市里安排了临时住所,大家在那里等待尸检结果。他们无法为亲人举行葬礼,无疑是巨大的痛苦。我还遇到一名中国朝鲜族大叔,他的侄子在火灾中遇难。他哭着说,‘小小年纪就走了’。”

据韩媒后续报道,这名大叔的侄子是来自中国黑龙江的陈宜恒(音)。23岁的陈宜恒是韩国天安市一所大学文学专业的留学生,他的父母在韩国做生意,经济上其实没有困难。但陈宜恒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不想再从父母那里伸手要钱”,所以在这家电池工厂做兼职。

起火工厂两天前刚发生火灾

这场大火是近年来韩国国内发生的最严重的火灾。2020年,京畿道利川市一座正在建设中的仓库发生火灾,造成38名建筑工人死亡。2018年,庆尚南道密阳市驾谷洞的世宗医院发生火灾,造成46人死亡。更早的2008年,利川市一座冷冻仓库发生火灾并伴随爆炸,导致40名工人死亡,其中12人是中国朝鲜族。

此次事故发生后,韩国总统尹锡悦于6月24日晚紧急前往火灾现场视察。“动用所有可用人力和装备,竭尽全力开展搜寻和救助工作。”尹锡悦向事故遇难者及家属表示哀悼,并要求彻查事故原因。

◆6月2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紧急前往火灾现场视察。

6月2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紧急前往火灾现场视察。

此前有传言称,Aricell公司是韩国SK集团旗下一家锂电池制造商。但SK集团于6月25日在其中国社交媒体微博发表声明称:“昨日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发生火灾的Aricell公司与SK集团无任何关联。”

官方信息显示,Aricell是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 Connect的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含电池制造、批发与零售等。

Aricell工厂总建筑面积5530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11栋建筑。据悉,这家工厂主要生产智能电网用的锂电池,出口中东地区。火灾发生在2018年4月建成的三号楼。起火点所在的二楼是锂电池成品检验和包装的地方,总面积达到1185平方米。火灾发生时,里面存放了3.5万块锂电池。

◆韩国是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但Aricell只是一家小企业。

韩国是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但Aricell只是一家小企业。

锂是一种可以用小体积储存大量能量的金属,这也是为何它作为电池材料备受青睐。但这意味着在短路的情况下,有很多能量可以转化为热量甚至火焰。

有韩国专家解释称,电池中锂金属的负极遇到水分和氧气时会发生发热反应并着火,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导致瞬间火势蔓延。如果喷水灭火,水分和氧气会变得活跃,反而会增加危险。正由于这种危险性,电池生产工序需要严格进行安全管理。

华城市消防局防灾科科长金镇英(音)表示:“第一批消防人员进入时,里面的电池还在不断爆炸,火势迅速蔓延。由于锂电池无法用水扑灭,消防人员只能使用大量的干沙和膨胀蛭石来灭火。”

韩国庆旼大学消防学教授李容宰(音)认为,三号楼的墙壁是用薄金属板砌成的,中间夹着塑料绝缘材料,很容易着火。消防部门则透露,工厂将一些易燃材料存放在二楼的一个出口附近,这是另一个安全漏洞。

一些死者家属声称,悲剧发生两天前(6月22日),该工厂发生过类似的火灾,但公司将这一消息掩盖了。消防部门对此回应称:“我们检查了消防厅119应对局两个月的记录,未发现(该公司)任何报告。”

6月25日下午,Aricell公司负责人朴重彦(音)在记者会上解释说:“周六(6月22日)下午的火灾发生在工厂二号楼一层,与此次火灾发生的地点不同。”

朴重彦还反驳了有关“掩盖火灾”的指控:“我们之所以没有报告,是因为我们被告知时已经没有问题了,并没有掉以轻心。当时火灾的规模和类型与此次火灾不同,并由训练有素的工人进行了处理。6月22日起火的原因是操作员在注入电解液的过程中,电池温度急剧上升造成的。”

韩国是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国,这种电池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许多其他产品提供动力。韩国不少专家认为,这是一场预料之中的灾难,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够造成的。

◆6月25日上午,Aricell公司负责人在电池工厂火灾现场鞠躬致歉。

6月25日上午,Aricell公司负责人在电池工厂火灾现场鞠躬致歉。

“造成此次事故的最大原因是公司的疏忽,将包括危险物质在内的物品堆积在一起。”韩国崇实网络大学教授李昌宇(音)表示,“尽管他们知道一旦起火就很难被扑灭,但却并没有分散并少量储存。”韩国草堂大学消防防灾系教授孙元培(音)亦称:“对于锂电池等自燃材料,必须遵守定期储存和处理标准。如果不遵守安全标准,放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同样的火灾。”

“对锂电池来说,如果受到外部冲击,会导致离子温度上升而发生火灾,火势可能会蔓延到其他电池,引发连锁反应甚至爆炸。”韩国又石大学消防防灾系教授孔夏成(音)提出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对其进行彻底管理。”

安全教育为何难以推进?

华城市位于韩国京畿道西南部,距离首都首尔约40公里。截至2022年,华城市企业数量达11.6万家,在职员工数为59万余人,均位列京畿道第一。而截至2024年,华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工业园区数量达22个。

该市产业门类齐全,截至2018年,从事食品加工、化工产品、机械、电器、制药、汽车配件等行业的企业有2600多家。就在6月5日,当地政府刚刚在首尔举行了工业园区开发招商引资说明会,超过110家国内外企业表达了投资意向。正因此,当地吸引到大量的外籍务工人员。

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韩国企业对外籍劳工的需求近年呈井喷式增长。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23年的外籍就业者达到92.3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另据韩国法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在韩居留的外国人达到250.8万人,同比增加11.7%,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从国籍来看,中国人数量最多,达到94.2万人;其次是越南人和泰国人。

此次事故中遇难的外籍劳工多为派遣员工,也就是临时工。据韩媒披露,韩国派遣服务公司Macell在事发当天向Aricell工厂派遣了50名外籍工人。

◆图片为设在京畿道华城市政府的火灾遇难者吊唁处。

图片为设在京畿道华城市政府的火灾遇难者吊唁处。

Macell相关负责人6月25日向韩联社表示,我们只不过是派遣了人力,Aricell却想把此次火灾事故的责任推给我们。“我们只是向这些工人发去短信,并发送了前往工作地的通勤巴士照片,相互之间根本不认识。”

另据《朝鲜日报》报道,此次火灾事故遇难者中,13人持在外同胞签证(F-4),2人持访问就业签证(H-2),6人持结婚移民签证(F-6),1人持永久居留签证(F-5)。据有关部门称,所有人员均持合法滞留身份。中国籍死者中,3人为男性,14人为女性。女性中大多是1999年至2001年出生的年轻人。

自2007年起,韩国对非韩国籍朝鲜族同胞设立了访问就业签证(H-2)制度和“外国人雇佣许可制度”,拓宽了中国朝鲜族到韩国合法打工的渠道。此外,他们还可持有在外同胞签证(F-4)和永久居留签证(F-5)。拿到F-4签证,就能够长期在韩国居住和工作,还能邀请汉族配偶过来;而拿到F-5签证,则相当于拿到绿卡。根据中国侨联文章中的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在韩居住的中国朝鲜族达到70.1万人。

“韩国由于出生率降低,国内劳动力越来越难找,加上本国国民一向回避体力劳动的社会风气,使得外籍劳工填补了这些岗位的空缺,这也造成目前韩国产业界的结构性问题。”金记者向《凤凰周刊》直言:“越是危险的工作越需要扎实的安全教育,但很多公司却对此不够认真,带来了极大隐患。”

◆6月25日下午,京畿道华城市厅悬挂着纪念电池工厂火灾遇难者的横幅。

6月25日下午,京畿道华城市厅悬挂着纪念电池工厂火灾遇难者的横幅。

在韩国,包括中国朝鲜族在内的外籍劳工做的大多是所谓的3D工作——即Dirty、Difficult、dangerous,也就是脏、累、险的差事。

来自韩国雇佣劳动部的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812人)中,外国劳动者占到10.4%(85人)。他们主要投入到危险的工作中,因此工伤死亡的外国劳动者比率是在韩国就业的外国人比率的三倍以上。以今年第一季度(1-3月)为例,外国劳动者工伤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11.2%(213人中有24人)。

而在涉及外籍劳工的安全问题中,最大的难题来自于沟通。《朝鲜日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因语言问题,外国劳动者很多时候是在不熟悉安全教育内容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的,而越是临时工,安全教育就越难以推进,“一些制造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书时只进行15分钟左右的安全教育就结束了”。一位中小企业界相关人士告诉该报:“过去中国朝鲜族在沟通上没有太大问题,但20多年过去,韩语表达困难的中国朝鲜族变得越来越多。”

(实习生张鑫对本文亦有贡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