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仁爱礁的胆小鬼?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谁才是仁爱礁的胆小鬼?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中美博弈,就是胆小鬼游戏,双方都避免迎面撞上,但谁退谁输。

正如近期的仁爱礁争端再起,这是第一次,中方依据《海警法》新规登船执法,在菲船上执行补给任务的是菲国特种部队,却“全军覆没”难堪收场。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方能以非军事手段解决海上主权争端,也再次证明,只要中方敢于亮剑,美方必然是胆小鬼。

按照惯例,美菲官方与美媒会又来一波“中国入侵论”常规炒作,但由此这次冲突强度较高,菲方有意将球丢给美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被舆论端上了台面,小马科斯政府希望美军介入为他出出气。但形势的发展立马让华盛顿现出原形,赶紧将球丢还给菲方。

整起事件中最有意思之处,是英国《金融时报》在事发四天后的一篇独家报道,该报道援引“六位熟悉此次行动的人士”之说法,称菲律宾“已秘密执行了增援马德雷山舰艇的任务”。

众所周知,英国《金融时报》是美国国安单位匿名对外放话的传声筒,因此,该独家就是美官方态度。

内容大致是说,尽管马尼拉否认运输建筑材料,但菲方其实已秘密“加固”了马德雷山舰,北京为此感到愤怒,致使事件不断升级。

此外,该报导还援引美智库专家说法,称美菲“正一步步接近”援引共同防御条约第五条“应对共同危险”。并称美印太司令去年提议派遣美陆军工程师加固马德雷山舰,但因风险过高而被否决,虽然如此,美方仍支持菲方“大胆”加固马舰。

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截图

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截图

这则独家,让专注于中菲南海争端的美国记者专家们全傻了,美媒“外交官”(The Diplomate)随即刊登了一篇针对《金融时报》该独家报道的质疑,该媒体记者正确指出疑点:1. 何谓“加固”,具体情况是什么?2. 没有提及秘密行动的时间点。3. 菲官方不是否认“加固”马舰吗?

该记者的立场是“反华挺菲”,其关注的是美菲的下一步突围,其仁爱礁叙事向来都支持菲方说法:没有加固意图,只有人道顾虑,而中方是“侵略者”。但《金融时报》该篇独家让人摸不清虚实,模糊了他的圣母视角,也无从判断美菲的下一步。

我猜,挺菲记者平时可能不大关注台海问题,所以才蒙了,美官方这波操作是常见的“代理人认知作战”,就是个假消息,意在对菲方发出信号——暂时撤退。这与“联合利剑-2024A”事件一样,美方在吃鳖后果断撤军。正常的台湾观察者都知道美国的“圣旨”要怎么看。

简言之,美国就是不敢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金融时报》该独家报道到底有哪些意思?

1. 菲方已成功“加固”了马舰,是胜利而不是挫败。

2. 所以不必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3. 中方是因为阻挡失败而暴怒升级事态。

4. 菲方确实有“加固”马舰的意图与作为,而美方“精神支持”。

妙的是中方对此报道的反应,完全不提菲方是否曾经或已经加固了马舰,单单针对上述第4点,揭穿菲律宾的虚假叙事。

拆穿该独家的认知作战并不难,如果菲方已成功“加固”了马舰,还有必要派特种部队来冲撞吗?美官方发出的撤退信号,中国外交部与小马科斯都懂,但第一线敲边鼓挺菲的专家记者还在状况外,回头一看,美菲官方怎么全下班了?

美国“圣旨”透过《金融时报》下达后,菲国海事委员会主席被推出来苦情表演胆小鬼,称“我们还没准备好将其归类为武装袭击”,言下之意就是不必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并称“菲军vs中警”可能是一场误会或意外喔,“如果中国想与我们合作,我们可以与中国合作”。

赖清德在520酿祸后,接受时代杂志专访,将其“两国互不隶属”的说法硬改成“两岸互不隶属”,并谎称马英九与蔡英文都这么说过。是不是?台菲被推上胆小鬼舞台的情节如出一辙,都怂称“误会一场”。

重点是,一旦台海南海情势升高,美航母的膝盖反应都是先跑再说,里根号与罗斯福号的主要任务似乎都是“跑给代理人看”。

况且,菲律宾特种部队被中国海警缴械,是发生在美日加菲联合军演(海上多边合作)刚结束的那一天,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堪?

苦啊真的苦,代理人终究要将拳头塞回自己嘴里。

可以说,这是美菲“中国侵略论”文宣的大崩溃,再次证明,只要中国敢于强硬以对,美国必退,而纸老虎原形毕露,受伤最重的就其代理人。现下,菲国企图加固马舰一事,已获美国认证,小马科斯进退失据,下一步还能怎么走?

四月初我就撰文分析过,美菲没胆启动共同防御条约,当时,小马科斯声称要用军船补给马舰,前印太司令阿奎利诺也拿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恫吓中国,护航菲国。结果,小马兑现了承诺,派军补给,美国则再度背信毁约,怂态百出。

在这一局胆小鬼游戏里,中方采取了稳步推进的策略,用“拨开”的方式处理代理人,而不是往死里打,但眼睛盯着主要对手美国的命门,只要华盛顿不敢启动美非共同防御条约,就是北京胜。

在地缘政治上,美方的战略思维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所以中方的战略思维就应反过来,任何与美国代理人的纠纷,都要将美方卷入,确保华盛顿无法置身事外,如此一来,胆小鬼游戏就没有输的道理。

胆小鬼游戏要赢,诀窍就两个字:无畏。

立规矩的目的是避免“模仿犯”丛生

南海争端中方输不得,也让不得,因为失败会导致其他美国代理人争相模仿菲律宾模式。此前我曾提醒,最想模仿小马科斯的就是赖清德,因为这两个儿皇帝有一个共同的妄念,就是“引清兵入关”遂行内部政治斗争。

果不其然,号称与赖清德说得上话的绿营人士,终于在岛内蓝媒公开主张,要学习菲律宾的操作方法,将海上争端透明化,并增加相关预算强化内外宣传,以反制大陆的“台海内海化”战略。

这个人名叫洪奇昌,是绿营内主张“知中,友中,和中”的所谓中间派,与大陆涉台学界保持来往。我不想浪费篇幅批判此公,只是想带一句——建立有效的“民共交流”这种想法,是条死路,赖清德吃硬不吃软,绿营里的中间派起不了作用。

在2月“金门撞船事件”后,个人主张要扩展大陆海警执法的广度与深度,着眼点是台海、南海、东海问题势难切割处理,台日菲在美国的牵头下,必然会扩大各自的海警建制规模,并偷偷展开合作。应对此一趋势,北京要先发制人,除了积极将“台海内海化”,还要无畏于在东海、南海与日菲冲突。美国代理人的每一次挑衅,都是中方在战略上向前推进的机遇。

617仁爱礁事件,可以说为中国周边海域立下了规矩,给美国代理人小马科斯上了一课,没有免死金牌,任何域外国家都不是靠山。与此同时,也给众多两岸观察者提了个醒,“台海内海化”势在必行,是不可逆的新常态,顽固“台独”分子只能做困兽之斗,想学菲律宾将海洋问题国际化,等于找死。

眼下,杜特尔特家族与小马科斯家族已公开决裂,前者是中方之友,后者是敌,中方要严惩后者,才不会让朋友吃闷亏,并让其他敌人争相仿效。须知,我们正在为美国下一任总统设置天花板,无论昏君或暴君掌权,上蹿下跳的空间都应受限,因此行事要特别顾及代理人内部的朋友,削弱美国打手。

中美博弈,美方的优势在于灵活,目前华盛顿只是暂时撤退,日后还会与小马科斯暗谋,如何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国际宣传战也不会停。我们要以美方视角看中方还有什么需要补强之处,方能在明年的变局里立于不败之地。

6月13日,“罗斯福”号通过巴士海峡离开南海进入太平洋 图片来源:微博@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6月13日,“罗斯福”号通过巴士海峡离开南海进入太平洋 图片来源:微博@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如何处理其他美国队友

菲方吃鳖了以后,开始唱和平,经贸官员公开主张中菲关系应“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欢迎中国投资与贸易。这番表态,可不是示弱,而是对齐其他美国队友的作法,以经贸策略制约中国,既赚人民币,又能反华。

将视野放大,中方近期展开“经贸之旅”,于日韩,澳新,印马,依序划出了一个大三角“务实主义交流”,给邻居们提供一个将经贸与安全问题分开看待的交往之道。我认为中方带头指出交往坦途是很有必要的,但相信北京也不会对此期望过高,毕竟日韩澳新都是美国队。

果然,互相握完了手,中方前脚刚走,日方、韩方、澳方都对最新的南海争端表示“严重关切”,站在美、英、加的队伍里指手画脚,偏袒菲律宾。此外,新西兰早在四月就与菲律宾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且对南海议题表达严重关切”。

那么,如何处理美国队友左手言和,右手拿着小扁钻的问题呢?

概念是:避坑的最佳途径,就是将对手绑在自己腰上。对挖坑的那一方而言,这是一条“索命绳”,想把别人拉进坑里,自己也会掉下去。但反过来说,挖坑者也可将此绳视为“救生绳”,放胆往坑里跳,让对手不得不拉住你。

简言之,中方愈是希望这些美国队友将经贸与安全问题分开看待,这些国家就愈将经贸交往视为“救生绳”,好让他们放心干涉南海与台海问题,因为中方终究会为大局而克制。

当然,美国队友们也学会了节制,反华音量过太高,“救生绳”也会成为“索命绳”。然而,“节制”的尺度不是反华方说了算,而是中方说了算,北京要立规矩,就需要精密计算比例原则,不要过于粉饰双边关系,让美国队友产生误判。

白话说吧,该拉“索命绳”的时候要拉一下。

美国队以经贸制约中国,与中国以经贸制约美国队,是一体两面,但用意相反的策略。根据过往经验,华盛顿知道北京的战略性格就是“稳大局”,且中美关系切不断,因此激怒中方的战术底蕴就是将“索命绳”视为“救生绳”,一边不断怂恿代理人往坑里跳,一边告诉代理人不要怕,中方会拉着你。

案例如近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克勒(Stephen Koehler)怂恿澳大利亚,要以中澳经济上的“和平相处”作为杠杆,利用铁矿石威慑中国。这就是“索命绳=救生绳”的概念,美方意欲彻底消费中澳在经贸上的和平红利。如此一来,美国队友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就能为美方所利用,成为中美博弈里美方的救生绳。

我们不断被告知,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组关系,不能失控。这样的论点虽有其道理,但也让美国逐渐相信中国玩不起胆小鬼游戏,因为只要敢玩命,中方就会来救。

这便考验着中方,如何在坚持大局观之余,防止对手更放胆地挑衅中国。不能轻忽的是,中方最大的弱点,恰恰就是自己的强大,他国很容易对中国的突飞猛进产生恐惧,而这不是中国单方面采取包容政策所能克服的。

解决之道,就是更细腻地区分敌友,赏罚分明,与美国队友的交往,强化经贸合作可以,但在安全问题上,要针锋相对,以眼还眼,不受贸易牵制。当然,对方若想打贸易战,中方就奉陪到底,我们要及时而灵活地界定敌友。

不过,这方法尚不能用在菲律宾身上,如果中方轻易地就与菲方在经贸层面和解,那么这场胆小鬼游戏,中方就输了,因为小马科斯会将中菲经贸红利,分给自己人,借此打击政敌杜特尔特家族。

美国是胆小鬼,小马科斯是胆小鬼养的小鬼,只有敢玩命才能保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