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一名缉毒民警的“毒战”故事

2024-06-26 21:16:38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6月26日电(记者尹思源)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职业群体,而缉毒警察则是警察队伍中最危险的警种之一。

国家禁毒办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中国毒品滥用规模持续萎缩,毒品滥用治理成效持续显现。这背后,离不开缉毒民警们的默默付出。他们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直面艰难险阻;他们出生入死,勇往直前,守卫人民幸福安宁。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天津一位缉毒民警,从他口中了解到禁毒工作一线的故事。

2011年至今,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一支队民警钟铭(化名)一直工作在禁毒侦查破案一线。采访时,他背对镜头坐着,讲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这既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保护我们的家人和战友。”钟铭说。

涉毒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不同,少有发案报案过程,案件侦破难度较大。借助已破获的毒品交易案件顺藤摸瓜,是重要的案件侦破手段。

2013年,一位刚刚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希望通过与毒贩再次交易的方式争取立功表现,刚参加禁毒工作不久的钟铭接到任务:扮演买家与毒贩进行直接接触。

钟铭和同事选定在某酒店顶层与毒贩见面,并提前打开录音录像设备固定办案证据。尽管提前进行了部署,但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对方显然有一定的反侦察经验,在与毒贩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对方有2人在楼上进行‘交易’,另外有一部分人在酒店外进行接应。”钟铭和酒店外部署的警力协同合作,最终将4名毒贩抓捕归案,缴获毒品4.5千克。

采访时,钟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他不好意思地冲记者笑笑说:“平时在外执行任务时因为不能用手机,经常‘闹失踪’,在‘家’时就尽量多处理些事。”

缉毒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时刻面临生死考验。今年4月,为了打击毒品犯罪链条,钟铭和同事化装成买家,到云南某地进行抓捕工作。晚10点左右,经过近3小时的蹲守,埋伏在车内的钟铭和同事们终于等来了毒贩的身影。

毒贩来到车附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用手电筒向车内照,如果被毒贩发现车内埋伏的民警,车外的人员将面临无法预知的危险。钟铭第一时间拉开车门,和同事们一起将毒贩扑倒在地。直到将毒贩控制住,钟铭才发现,对方腰间别着一尺多长的大刀,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危险。“那种情况下都是本能反应。”钟铭说,事后也觉得后怕,但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近年来,中国禁毒部门大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全力防控毒品问题反弹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89.6万名,同比下降20.3%;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407.8万名,同比上升7.6%。全年共查处吸毒人员19.5万人次,同比下降1.1%。

“多缉一克毒,就能让一个人、一个家庭少受毒品侵害。”钟铭的话语掷地有声,道出了无数缉毒民警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坚定信心。

“能够亲身参与到禁毒工作中,并且看到禁毒工作取得了实际成效,是一件很自豪的事。”钟铭说。

和很多人民警察一样,他也得到了来自家人的支持。一次在家吃饭时,钟铭的儿子突然问妈妈:“歌里唱‘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爸爸是不是就是在黑暗中前行的英雄?”

“当然是了!”钟铭的妻子坚定地说。

选择成为一名缉毒民警,就是选择了责任与担当,选择了直面危险与黑暗。在世人眼中,他们是保护在人民群众身前的英雄;在家人眼里,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今天,向缉毒警察致敬!

为您推荐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千分之十》

杭州之家2024-06-29 16:23:55

和美乡村焕新颜

经济日报2024-06-29 16:19:31

深中通道:湾区立新虹

新华社2024-06-29 16:15:25

星火成炬|文脉流淌 传承不息

央视网2024-06-29 16:12:50

为什么是兴安盟?

内蒙古新闻网兴安频道2024-06-29 12:32:40

冲绳连发驻日美军涉性侵案

新华社2024-06-29 12:29:18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桥”见大运河

中国蓝新闻2024-06-29 12:21:27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