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56%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56%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2024年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以及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所提出的有关举措,与之前的支援帮扶工作的关系,并介绍了下一步城乡支援帮扶工作安排。

图片来源:中国网

图片来源:中国网

已有1163家县医院

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记者:在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到县级和城乡基层的过程中,国家卫健委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政策?目前这些政策取得了哪些实质的效果?

李大川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统筹各类资源为基层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以县医院能力为重点来加强多种支援形式,包括城市支援农村的各种措施,具体有这样几个工作方式:

一是会同中央组织部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工作。通过「以市担责、以院包院」,采取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方式,帮助受帮扶医院培养综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提升综合能力。目前,已经有148家重点帮扶医院达到了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其中有67家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服务能力。

二是持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全国1173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940个县的1496家县级医院,帮助县医院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专业骨干,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目前85%的对口帮扶县医院达到了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其中44%达到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较2020年分别增长6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三是自2005年起,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累计派驻超过8万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在县医院支持工作,另外自2011年起,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医院组织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到现在已经累计派出170支国家医疗队超过1000名医务人员,以县乡为重点,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人员培训等巡回医疗工作,把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通过以上这些工作,全国的县医院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23年,全国2062家县医院参加了县医院能力评估,覆盖了全国98.6%的县域,这其中有1894家县医院达到了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另外还有1163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医疗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图片来源:中国网

图片来源:中国网

每院选派不少于3名医务人员支援社区

原则上每周派驻不少于3个工作日

记者: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印发《通知》中的有关举措与之前的支援帮扶工作是什么关系,对下一步城乡支援帮扶工作有哪些安排?

李大川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方面做的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的支援,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对口支援工作模式,有一定工作基础。

这次针对性地印发文件,是对支援工作的范围、内容、形式和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和深化。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支援工作的统筹和前后衔接。指导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总结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以及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现有合作关系,合理有序确定省内支援关系,避免重复布局。

第二,采取具体措施推动人才、技术、服务可持续地下沉和共享。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内的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每院选派不少于3名医务人员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周派驻不少于3个工作日,以多种形式来服务基层患者。

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组织城市二级医院和县医院分梯次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援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要至少派驻1名相对固定的医师,派驻周期可以结合实际,但一般不能少于6个月。

同时,创新联合工作模式,推动乡镇卫生院与上级支援医院和村卫生室建立纵向贯通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组织开展巡回医疗。一方面,扩大国家医疗队的巡回医疗,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组织全部44家委属管医院组建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另一方面,建立县乡村巡回医疗制度,由城市三级医院到县和乡,县区级医院到乡和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

原则上,县级巡回医疗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级巡回医疗每个月不少于1次,村级巡诊每周不少于1次。根据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巡回医疗工作。

第四,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完善并用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拓宽帮扶形式,提高支援效率。鼓励各级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谢谢。

把支援基层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医院评审评价等相关联

记者:在城市医联体建设中,如何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挂牌或短期支援。

李大川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些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在推进以医联体建设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在城市网格化布局城市医疗集团,同时以专科联盟为补充,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化的医疗服务。这次就城市医疗资源支援基层又做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力争结合这两项工作做一些系统安排,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总体有这样几个考虑:

第一,建立长期的支援工作机制。

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抓手,构建激励约束相容的医联体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在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管理方面的一体化、同质化,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性,确保支援能够长期可持续。

第二,细化支援工作的形式和任务。

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在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除了开展带教培训等帮助基层提高能力的工作之外,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通过常态化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来促进人才、技术、服务下沉。同时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将门诊号源和住院的床位向基层下沉。

另外,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能够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有把医生在基层工作内容充实了,他们才能够在基层待得住、待得下去。

第三,注重激励和约束。

要求执业医师常驻基层机构期间,原单位对其开具处方等诊疗活动做出调整,促进派驻人员能够按照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支援任务。

另外,执业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的时候,派驻支援和巡回医疗将作为基层工作经历累计计算,而且不受工作量的考核限制。

同时,要求支援医院要保障人员长期派驻期间的工资、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对于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薪酬补贴、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规范派出医院下沉人员的数量、工作时间、学科建设的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把这些考核结果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评审评价和目标责任制相关联,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力争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让人民群众在身边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